千禧年之初,我们走上了文化和交流非物质化的道路,或多或少介于蓬皮杜中心的机械和早期数字乌托邦与我们想要进入元宇宙的当代之间。赛博这个前缀听起来仍然是新的,个人电脑和自媒体正在取代最后幸存的纸张和模拟技术,护送我们从20世纪到备受期待的2000年代。 伊东丰雄创造了一种将这种现象扩展到普通城市的日常文化活动的建筑,同时承担了整个时代的象征性项目的价值,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与文化具有全球相关性和建筑领域本身,涉及当时新兴或最近建立的人物,妹岛和世、卡里姆·拉希德(Karim Rashid)和罗斯·洛夫格罗夫(Ross Lovegrove)等等。 · 01 · 媒体丛林中的泰山 伊东丰雄 博物馆、图书馆和剧院能够彰显其作为文化地标和独立建筑原型角色的时代已经落下帷幕。 墙上的画和纸上的书不再享有绝对的特权地位,电子媒体将它们变成了以相对价值而非绝对价值衡量的对象。未来,绘画、书籍和电影将与光盘和录像带等电子媒体并列,没有任何等级区分。人们以互补的方式使用这两种媒体,通过电子媒体欣赏绘画和书籍将摧毁博物馆和图书馆曾经建立的秩序。 它们都将融合成一个单一的、无缝的建筑类型,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或剧院之间没有界限。它们都将以一种新的形式重建,它就像一家媒体便利店,所有形式的媒体都安排在一起。 这种新形式的便利店式公共建筑不会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孤立在一个远离城市生活的空旷广场的另一边,相反,它应该靠近火车站,每周7天营业至午夜,随时为公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在60年代,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 说“衣服和住所是我们皮肤的延伸形式”。自古以来,建筑就是一种适应自然环境的手段,它同时作为皮肤的延伸,与自然和信息相关。建筑现在必须充当媒体,人们穿着叫做汽车的机械套装时,他们的身体经历了扩张,穿上媒体服的人,可谓脑洞大开,以媒体为幌子的建筑可以描述为外化的大脑。 在威胁淹没我们所有人的信息过载漩涡的背景下,个人可以自由浏览信息,尝试控制外部世界,并与那个世界对话。人们现在可以通过穿着轻便、柔韧的媒体皮肤来解决外部世界问题,并由坚硬的盔甲保护,身着这种媒体皮肤的人是媒体丛林中的泰山。 · 02 · 信息漩涡 Deyan Sudjic 仙台是一个安静有序的省会城市,距离东京以北三个小时的火车车程,距离足够远,让人们可以真正逃离日本大都市的无尽触角。它是一个网格城市,按照日本的标准,它与东京的混乱相去甚远。十一月的天空清新湛蓝,街道两旁种满了树木,市中心有教堂,它给人提供者安心的舒适感,但有点沉闷。 伊东丰雄的媒体中心位于仙台市中心,既反映了其环境的局限性,也反映了一种野心。它矗立在城市主要林荫大道之一上,但在日本城市的混乱方式中,它的其他三个立面俯瞰着杂乱的车库、停车场和朴素的棚屋。 它取代了一个简陋的市民图书馆,学童们在这里查阅百科全书,当地插花协会每周开会,热情的业余水彩画家举办他们的作品展览。但是,当这座城市着手重建其图书馆时,它寻找的是在文化和建筑方面都更具挑战性的东西。 仙台为一场公开的建筑竞赛写了一份任务书,勾勒出一种新型文化机构的想法,一个想要根据新的信息技术重新定义传统图书馆的图书馆,它必须容纳现有的藏书,但它也要容纳一个艺术画廊、电影院、演讲厅和网吧。 这对伊东和日本来说都是一座重要的建筑,这是他迄今为止所做工作的一种总结,其规模比他以前尝试过的任何事情都更大,影响更深远。作为一座成熟的建筑,它让这位建筑师更上一层楼,也让他在国内外树立了声誉。 尽管伊东关于信息时代建筑无常的言论,仙台在很多方面都是一座高度传统的建筑,它是当地的纪念碑,是公民自豪感的体现。 我们可以想到很多类似语境的项目,诺曼·福斯特的尼姆媒体中心,甚至还有巴黎的蓬皮杜中心。蓬皮杜要大得多,但空间自由,激进的结构显然也是伊东建筑的前身。伊东和皮亚诺及罗杰斯一样,想要建造一座在空间上不受结构限制的建筑,但由于其空间的不确定性,它能够适应和改变。 伊东竭尽全力使建筑非物质化,这是一座玻璃建筑,没有设计正式的立面,每个高度都不一样。虽然它并不比尼姆小多少,但尼姆拥有更优越的地理位置,因此很难让人感觉到它的正面存在。 我们可以从侧面向东看到远景,基本上是一个简单的玻璃矩形,即使每个立面都不同,这是一种有着挑衅意味的努力。西边的侧墙外面有一个金属屏风,用来处理热量的增加,同时也展示了一种对建筑的态度。前墙是双层玻璃,上面纹着类似条形码的标记,它们基本上是装饰性的,尽管可能对热性能有影响,肯定有助于增强立面的模糊感。 但也许比建筑的非物质性更重要的是结构,地板是嵌入混凝土中的钢板,垂直结构就像一片树木, 直达建筑的高度。结构不是依靠坚固的树干,而是一系列不同寻常的随机大小的空隙,由焊接钢管篮结构树支撑。他们以一种似乎否认所有传统结构逻辑思想的方式让建筑扭曲、螺旋上升。 鉴于这是一座必须满足日本结构规范的繁重要求的建筑,这些规范旨在应对400年一遇的地震的要求,这绝非易事。工程师佐佐木睦郎曾谈到,在他刚开始从事项目时,伊东给了他一幅让他非常难忘的草图。“不规则的管子支撑着几块像海藻一样摇曳的薄板,似乎不太现实。然而,这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却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激发了我的想象力。” 佐佐木非常成功地实现了伊东几乎看不见的结构的概念。地板是开放的,结构空隙就像管状钢支柱编织的篮子,似乎与结构的功能需求相去甚远,让媒体中心具有非凡的轻盈性和非实体性。一些空隙专门用于楼梯,另一些则是电梯,还有些只是提升建筑高度的洞,让日光穿透它的核心,一层一层地凸出或向内扭曲。楼层在高度、配置和特征上各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伊东聘请的建筑师和设计师精心塑造的室内设计。 在伊东事务所开始其职业生涯的建筑师妹岛和世负责图书馆儿童区的家具设计,纽约的卡里姆·拉希德(Karim Rashid)制作了一系列雕塑般的、按建筑比例缩放的家具物品,为单色的结构带来色彩,尤其是入口层的开放公共广场。根据罗斯·洛夫格罗夫建议,顶层铺有绿色地毯,建立起所谓的知识花园。 这是一栋非凡的建筑,它在各个层面都非常努力地推动建筑朝着全新的方向发展,但绝不会陷入头脑简单的表现主义。很日本,又属于国际建筑主流,它制作精美,但它依赖于支撑其设计的思想质量。它在空间上丰富而复杂,具有超强的存在感,但它也暗示了其建筑野心与在其中进行的活动的朴素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rchiWorld世界之旅”(ID:archiworld)。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