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设计各阶段需要用到哪些软件?

UI设计各阶段需要用到哪些软件?

UI设计的流程,或者说用户体验设计的流程,其实有很多种阶段归类和呈现方式,但总的来说,大致分为了解用户明确需求、发散方案设计呈现、产品迭代测试和实施这几个步骤。

阶段一:了解用户明确需求

在这个阶段需要采取二手或一手的设计调研来对目标用户进行深入的体察,目标就是挖掘出用户在特定场景或体验流程中的真实痛点和需求。此时需要使用设计调研的分析工具分析并总结出用户需求,并明确设计目标。

可使用的软件:Figma 等......

图片来源:figma
Figma 的 figjam file中有许多在调研分析过程中可以用到的工具,比如empathy map、persona、user journey map等,又由于其便捷的线上合作编辑属性,团队工作也方便实用。

阶段二:发散方案及设计呈现

在明确了设计目标之后,会针对目标发散解决方案,最终形成功能明确的初步设计方案。此时,需要根据功能搭建信息架构(Information Structure)、工作流(workflow/wireframes)、设计交互行为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合特定审美风格(mood-board)和品牌视觉语义的高保真(Hi-fidelity)视觉设计,并建立交互原型(prototype)。

可使用的软件:
Figma/ Sketch/ Affinity Designer/ Adobe XD/ Invision /Axure等,根据个人便好和习惯选择。

图片来源:Invision
阶段三:产品迭代测试和实施

产品测试阶段就是在产品的初步设计阶段完成之后,进行可用性测试(Usability test)对产品的功能、交互设计的可用性、易用性、合规性以及视觉呈现上是否能够顺利的运行,从而收集反馈数据和建议来更好的改进你的产品,达到让人体验良好的效果,从而提高转换率和客户满意度。
可用性测试一直以来都需要有比较完整的规划,在特定的场景对测试用户进行前后的访谈、观察、记录和分析。

图片来源:google

当然相应的工具和平台也有很多,可以借助热图跟踪分析、眼动追踪、视频录制(用户表情反馈)、书面反馈、A/B测试等方法帮助你了解你的用户的使用偏好,比如在页面哪里停留最久、哪里点击次数最多、那些部分可以进行后续优化、那些部分可以忽略,等等。

可用性测试的网站有:
User Testing、Crazyegg、Userlytic、UsabilityHub等。
图片来源:Crazy Egg软件官网

Crazy Egg跟Google Analytics这类的分析测试工具很相似,对设计师和营销人员来说很实用。它可以帮助你跟踪用户在网站上的一些操作路径。利用鼠标跟踪技术,你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反馈比如:

·你的用户主要来自哪里
·用户在页面哪个部分停留最久
·页面哪个部分用户点击次数最多
·哪些部分可以优化,哪些可以忽略
等等......

图片来源:UserTesting软件官网

UserTesting是一个为开发者和设计师提供网站可用性测试的平台。可以定制自己想要测试的内容,比如指定目标受众的特定区域、希望有多少潜在用户参与测试,希望潜在用户在自己的网站或者平台上执行怎样的操作等。接着这个平台就会去联系潜在客户,并组织他们参与测试。

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到一些数据反馈,如用户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退出你的网站等。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反馈来优化你的网站和应用程序。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ODO”(ID:sodo_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