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戳”即时间信息的展示方式,它是一个在UX设计中经常出现,又容易被忽视的元素。许多人都以为时间戳仅仅向用户传递时间信息,其实它也会对业务带来重要影响。同时时间戳的设计非常灵活,在不同场景和状态下都有差异化设计。那么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可循呢?本文将结合58相关产品的实践向读者阐述时间戳控件的设计方法。
绝对时间
相对时间
相对时间是指事件发生的时间与现在所处时间的差值,目标是提供相对的模糊时间,向用户强调事件发生的即时性。它大多数由“日期(年月日)/时间(时分秒)+定语”的格式组成,如:“帖子发布于2天前”、“会员30天后到期”等。使用场景多用于:倒计时、即时性资讯、通知推送等。优势是用户的理解成本低,不用通过计算来判断时间过去或还剩下多久;缺点是相较于绝对时间不够精确。
设计时首先要注意单位换算。试想一下随着时间的增加,单位前的数字会不断增长导致字段所占空间越来越大,以至于浪费空间并增加阅读成本。因此时间单位需要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尽可能使用简短的字段描述相对时间,如将“48小时前”简称为“2天前”,将“712天前”简称为“2年前”。
其次要关注时间取整。由于相对时间只提供及时性的模糊时间,因此为了降低用户理解成本并节省空间,我们可以将相对时间戳做取整处理,如将“1小时15分钟前”取整为“1小时前”。
粗颗粒度
中等颗粒度
细颗粒度
精确到“秒”的时间戳,应用于金融交易场景,如交易记录、订单记录等。举例:58到家App的订单模块,用户在查看订单记录时,给他们传达强烈的确定感,从而产生安全感并提升对平台信任。
重要内容
行为标记
记录用户的关键行为。在用户进行某个动作后打上时间的标记。很多关键操作都存在可追溯性,包括付款、修改内容、创建产出物等。因此设计时间戳为的是让用户能够在查找相关信息时,实现快速定位。以下图的B端产品为例,我们在「智慧营销平台」和「云效2.0」使用了时间戳引导,方便用户以时间维度查看操作行为。
Tips信息
用户在浏览产品内容时,时间戳作为该条内容的附属信息,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该场景下时间戳的优先级较低,需要弱化处理。根据内容的差异性可以选择不同的类型和颗粒度,如下图中的收到消息时间使用绝对时间展示从而强调准确性,而Feed流中帖子的时效性更强,可以不提供精确时间,故使用相对时间展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58UXD”作者:58UXD(ID:i58UXD)。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