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匠人
介绍了多位国风仿妆、变装博主
欣欣向荣的国风衍生文化
正在以创意、鲜明、多样的方式
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
借由充满能量的年轻人
重新焕发它的光芒与色彩
本期「了不起的匠人」
带你认识国风仿妆UP主@o小庄o
● 图片来源于o小庄o微博
“比起现代,
古代的妆都好有创意”
@o小庄o这个账号其实由两个人组成,化妆/出镜/剪辑/后期一般由晴晴负责,而摄影和录制则由小庄完成。
两人已经合作发布了200多个视频,还是B站2021百大UP主、知名UP主。
@o小庄o最出圈的视频,「中国千年之美」系列,综合播放量近千万。
在这个系列里,晴晴凭一己之力还原了大唐、大宋、大明系列的|妆|发|饰|服|演变史,
妆面之细腻,顾盼之生动,让人一秒穿越回历史深处,一幅古代女子生活图鉴跃然眼前。
在这之前,我们只能从古装电视剧里窥见古代女子的仪容、妆造和生活方式,就像弹幕说的,现在部分古偶剧的妆造千篇一律,缺乏创意,也不够考究。
反而在@o小庄o的视频里,能充分感受一路走来的女子风貌。
拿《大唐女儿行》来说,完整再现了从初唐、武周、盛唐、中唐、到晚唐的造型特征,
如果不是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细腻的认识,是无法呈现这样美轮美奂的形象的。
● 初唐(618年-650年)
这一时期整体妆容风格尚轻巧纤丽
「眉」
月棱眉,眉如一钩弯月,上部轮廓分明,下端略有晕开
「唇」
初唐唇式以纤小秀美为尚
「花子」
式样简易的圆点或滴珠形
「发」
双鬟望仙髻,江南地区传来的流行发式
「饰」
金丝花簪、宝钿、对插支撑两侧双鬟
「服」
隋至出汤袖形以细长紧窄为尚
裙装流行“间裙”式样
女子装束讲究纤长柔美
● 武周(651年-712年)
随着女帝时代的到来,女子面上更加稠丽
「眉」
涵烟眉,武则天时代后期的流行眉式
眉心收尖,眉尾晕开
「唇」
唇式逐渐丰满
「花子」
花钿占满额头,繁复艳丽
「斜红」
眉眼双颊施以浓重胭脂,式样丰富,愈加浓艳
「发」
交心髻,女子日常发式之一
「饰」
在发髻上散步小金花钿
开始流行步摇,在簪钗上挂饰各种金花、宝石
「服」
女性参政时期,装束风格一改以往的娇弱、纤巧
转向颀长健美、大胆奔放,裙腰逐渐下移
● 盛唐(713年-755年)
朝堂上女性身影逐渐隐去,妆容再度变得柔和
「眉」
柳叶眉,芙蓉如面柳如眉
「颊」
红粉施于眉下,直到占满两颊,作酒晕妆
「唇」
盛唐时丰满、稠丽、圆润的唇式达到顶峰
「花子」
华丽者用金碧珠翠等物预先制好花钿,贴于额上
「发」
倭堕髻,两鬓蓬松隆起
后发垂颈再上挽,头上挽团形小髻
「饰」
金珠水晶项链,花钿金钗立于发髻中央,两侧对插嵌宝金钿头簪
盛唐已有在发髻上簪花的做法,妆点各式金玉
「服」
盛世背景下贵族女子身型日益丰腴,装束逐渐丰满宽松
以胖为美的风貌形成
袖为宽松筒状直袖,裙式流行压褶,布满折纸或花叶纹饰
● 中唐(756年-840年)
安史之乱后,盛极而衰,面妆变得浅淡
「眉」
鸳鸯眉,又名啼眉,眉形如皱眉啼哭状
自中唐贞元年间开始流行
「颊」
不用胭脂粉妆,而是效仿游牧民族的“赭面”习俗
「唇」
流行圆且小的“樱桃式”,又有乌膏注唇的奇特唇色
「发」
高髻危鬓,头梳高髻,两重危鬓。
「饰」
孔雀双飞小山钗,蛾扑花纹双头博鬓簪
扇形花叶纹大簪,鎏金银簪
「服」
向娴雅雍容的“南朝化”或“汉式”风格啊站,衣裙式样更加宽博
● 晚唐(841年-907年)
战乱频繁,女子妆容重回纤丽精巧
「眉」
小山眉,又名远山眉,
眉色如烟云之中平缓浮现的一脉远山
「颊」
胭脂在双颊下方涂开
「唇」
晚唐时已有强调晕染效果的唇妆,由唇心向外晕染开来
「花子」
花形花钿,鸟靥,形如飞鹤
「面靥」
以金花点缀之
「发」
云髻,中晚唐流行颇久的发式
两鬓垂绕发鬟抱面,发髻宽广如云
便于广插钗梳首饰
「饰」
发梳对插于发髻与两鬓
由于国力衰颓,贵妇人无力置办华丽的花树式花钗
便将金银头钗用作礼装首饰的替代品
「服」
晚唐贵族女性中最为流行的上衣式样名为“披衫”
大袖披衫长垂,宽博长裙曳地。
如果不是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细腻的认识,是无法呈现这样美轮美奂的形象的。
如此细致考究的视频,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更润物无声的实现了古典历史的科普与传播。
对于晴晴和小庄来说,这也是让他们乐此不疲的动力。
「中国千年之美」系列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视频。就是以中国传统色为创意原点,赋予每个历史时期一种传统色。
从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到盛唐、大宋、大明,视频中的,演绎每一款朝代的妆造、服装与仪礼:
苕荣、玄天、赪霞、香炉紫烟、红踯躅、芙蓉红、雨过天青、牙绯……
在色彩里,有中国人的哲学思辨和礼教认识,有大到国家小到民间的大事小情,有诗词歌赋,有国计民生。
中国传统色,是国人骨子里的诗性。
这种诗性,被晴晴与小庄以妆造的形式,视频的形式,表达着现代年轻人对它的理解。
● 先秦 苕荣
王瓜生之承色
● 秦汉 玄天
獭祭鱼之合色
● 魏晋 赪霞
小暑之承色
● 南北朝 香炉紫烟
田鼠化为驾之起色
● 武周 红踯躅
虹始见之承色
● 大唐 翠蓝 芙蓉红
● 大宋 雨过天青
● 大明 牙绯
桃始华之合色
国家宝藏也能拟人化
“古装剧服化道进来抄作业!”
除了复刻古代女子服饰演变,@o小庄o还把目光投向了国家宝藏。
我们在纪录片《国家宝藏》里,感受到的是国宝重器的造型魅力,没想到它们还可以拟人化呈现!
在晴晴的演绎下,乾隆时期的国宝金嵌宝金瓯永固杯,
● 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
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杯金质,鼎式,圆形,直口;口沿錾回纹一周,一面中部錾篆书“金瓯永固”,一面錾“乾隆年制”四字款;外壁满錾宝相花,花蕊以珍珠及红、蓝宝石为主;两侧各有一变形龙耳,龙头上有珠;三足皆为象首式,象耳略小,长牙卷鼻,额顶及双目间亦嵌珠宝
● 清乾隆 国宝金嵌宝金瓯永固杯
寓意国土完整,国祚绵长—— 每年新年凌晨子时,皇帝都要在养心殿明窗,把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放在紫檀长案上,在杯中注入屠苏酒,然后亲自点燃蜡烛,提笔写下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语
幻化成了雍容华贵、典雅端庄的女子形象,举手投足间,尽显国宝寓意的大国风范。
再比如,让人惊艳的“静守百年执着、倾听六朝回响”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
它是南京大报恩寺的重要建筑构件,明代皇家寺庙建筑的代表,寺中的琉璃塔,被誉为中世纪七大奇观之一。
虽然塔已不在,但我们由这座拱门,可以想见当时琉璃塔的金碧辉煌,雄伟壮观。
● 这座拱门是用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一套备用构建复原而成,门券上的形象为藏传佛教密宗所特有的法相装饰(六拏具),门顶端高举着神态威武的金翅大鹏鸟,两侧对称设置龙女、摩羯鱼、狮羊立兽、白象王等神像和神兽。
从晴晴的拟人化呈现里,我们仿佛能重返那风雅和灿烂的文明现场,
也能稍微缓解“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热情。
传统文化这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给了o小庄o太多的灵感与创意,她还兴致勃勃玩儿起了古画仕女形象的复刻。
这幅明代唐伯虎的《吹箫仕女图》,构思巧妙,笔墨美丽娟秀而成画中珍宝。
线条细致、设色妍丽的工笔重彩,《吹箫仕女图》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将贵族女子的风流韵致与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 明 唐寅 《吹箫仕女图》
● o小庄o的1比1复刻版
我们能看到,那种优雅和华贵,正透过画面深入人心,古典之美,仿佛一直离我们很近。
我们的传统,我们自己来守护。
前提是,你得足够了解它的美好,更能意识到,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依然是重要的存在。
在B站,在小红书,在抖音,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有力量的年轻人,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传承、守护、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传统之美,正在新生。
运营 | 匠匠
编辑 | jojo
*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了不起的匠人”(ID:lbqdjr2017)。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