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砸了甘孜旅游的锅,我一定砸他饭碗。”

“谁砸了甘孜旅游的锅,我一定砸他饭碗。”

绿遍山原白满川

出门旅游最怕啥?又累又挤还被坑,近期甘孜康定某酒店辱骂差评游客的新闻上了微博热搜,网友在网上爆料称,给了差评之后,居然收到了酒店的多条辱骂信息——

“你耳朵有问题吧?”、“人山人海的康定,我能给你提供住宿就是你上辈子烧高香了。”

经甘孜州多方调查取证,该酒店已经停业整顿,向当事人及广大网友公开道歉,并已经退款给被害游客,文旅局局长刘洪更是霸气回应:

“谁砸了甘孜旅游的锅,我一定砸你饭碗。”

这种新闻请多出一些。图\微博

这是什么霸气爽文男主的台词?微博一大波好评,送给最帅局长,就这执行力,甘孜州旅游不燃起来都说不过去。

微博一大波好评,送给最帅局长。图\微博

有一说一,甘孜州的美景绝对个顶个得炸裂,让每一个来到甘孜的人都不虚此行。


绿遍山原白满川,在甘孜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处中国最高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属横断山系北段川西高山高原区,是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

这里是四川海拔最高的地方。

甘孜州地势高亢,北高南低,中部又突起,山川平行相间,现代冰川发育面积大,地域差异显著。

其中主要的两大山脉是沙鲁里山和大雪山,沙鲁里山山脉位于州内西部,是金沙江与雅砻江的分水岭,山岭绵延500余公里,山脊海拔多为5500米以上,著名的格聂神山就位于这个脉系上;

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形图。制图/地道风物·F50BB

大雪山脉位于州内东部,是雅砻江与大渡河的分水岭,山岭绵延300余公里,山脊海拔多为5000米左右,其中,闻名全国的贡嘎山位于这个脉系。如此庞大的山脉体系达到12万平方千米,占全州总面积的78.4%。

贡嘎,位于中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上,世界上7000米以上的高峰大多都在贡嘎以西,东部则是两三千米高的传统名山。 制图/地道风物·伍攀

如此险峻复杂的地貌,形成于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交界之处,巨大的压力将高原东部挤压、紧缩,一系列落差极大的高山强势崛起,如同“大地的褶皱”

海拔差异巨大,地势强烈抬升,地形复杂,深处内陆,导致在地理纬度本属于亚热带气候区的甘孜州,绝大部分区域已失去亚热带气候特征,形成了大陆性高原山地型季风气候。

再加上甘孜州作为四川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相当于9.3个北京的面积之和)南北跨6个纬度,随着纬度的自南向北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在6个纬距范围内,年均气温相差达17℃以上。

尽管地势复杂,气候跨度大,甘孜州依旧成为了游客心目中的美景圣地,“蜀山之王”贡嘎山、“贡嘎长子”海螺沟、“日照金山”格聂神山、“情歌之乡”和“茶马古道”的康定……这些耳熟能详的打卡圣地,都在甘孜州。


这里,不止有「蜀山之王」

贡嘎山在藏语中,“贡”是冰雪之意,“嘎”为白色,这个坐落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白色冰山”,主峰海拔可达7556米

贡嘎山的周围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45座,作为主峰更是高出其东侧大渡河6000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绝对是实至名归。

贡嘎山雪线海拔4600~4700米,冰川发育规模较大在长期冰川作用下,山峰发育为锥状大角峰,周围绕着60°~70°的峭壁,贡嘎山峰的高峻,远非内地一般名山可比。

站在山顶放眼望去,万里银白的雪域匍匐在山下,辽阔的视野和由山体的高度而产生的登山成就感绝对值得一攀。

所以,贡嘎山是国际上享有盛名的高山探险和登山圣地,但也是最难征服的极高山峰,其登顶难度远远大于珠穆朗玛峰。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登山死亡率远远超过珠峰的14%和乔戈里峰的30%,仅次于梅里雪山和雅拉雪山。

贡嘎山以冰川闻名,山麓有现代冰川159条,面积达39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海洋性冰川最早发育地区之一,由于冰川的侵蚀,陡峭的山峰变为金字塔形,高耸入云,直刺青天。

贡嘎山主峰由花岗闪长岩组成,受海洋季风影响,形成多样的植被和自然生态环境,山间蜿蜒两条姐妹峡谷:燕子沟和海螺沟,燕子沟被称为“东方阿尔卑斯”,而海螺沟无疑是贡嘎的“长子”。

它跨越中高山、高山、极高山地,以亚热带为基带的垂直自然带谱,但这里最出名的还是冰川,简直就是一座冰川博物馆

冰蚀谷、悬谷、谷中谷、角峰、刃脊、冰坎、冰斗、粒雪盆、磨光面、刻痕、刻槽……海螺沟拥有冰川面积31平方公里,包括3条山谷冰川和悬冰川、8条冰斗冰川。

最大的一号冰川,从贡嘎山主峰海拔7514米处发源,汇聚在海拔4900米以上的雪,蓄势待发,然后翻越盆沿,一座巨型冰川瀑布倾斜而下。

这个举世无双的大冰瀑布高1080米,宽500-1100米,比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大出10倍,瑰丽非凡,旁边还有巨大的冰洞、险峻的冰桥,使人如入神话中的水晶宫。冰瀑以下是长达5700米的冰舌,缓缓延伸,进入海拔2980米的峨眉冷杉密林深处。

世界上的冰川大都位于海拔较高处,遥远神秘,然而海螺沟拥有地球上同纬度低海拔的现代海洋性冰川,在碧蓝天空与墨绿林带的环绕下,雕刻而成梦幻般的高山琉璃世界。

在理塘县的西部,有座海拔州内位列第二名的神山,山顶终年积雪皑皑,山势陡峭险峻,这就是格聂神山

藏地多神山,在24座藏传佛教的神山中,格聂神山是排行第13位的女神,交通的阻碍,让它远离了318国道的喧嚣,而巍峨壮观的气势,却让人甚至在几百千米以外都能仰望。

神山山行和缓,肖扎神山与克麦隆神山拱卫左右,它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圣地,朝拜转山之人甚多。

相传,两千多年前,释迦佛就曾赞叹过,此地正是殊胜清净之修禅圣地。它也是胜乐金刚的八大圣地之一,在藏区聚居区,成为胜乐圣地的只有喜马拉雅和格聂。

历史上,从理塘到巴塘的古驿道,便是绕着格聂的山脚下一路蜿蜒。这条路已经年深日久,如今几近荒废少有人行,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一些路面几乎已被草丛完全覆盖,可它却是一条仰望格聂的最佳路线。

从理塘出发,沿着古驿道一路西行。道路先通往格聂神山的东坡,东坡的山脚下佛音缭绕,有藏传佛教中黄教发祥的冷古寺。再往前行,来到山峰南面时,可见冰川沿着山脉倾斜而下,十分震撼。

山脚下的冷古寺。图\视觉中国

沿着古道继续向前,转到山峰的西面。格聂神山西坡的山下是生机勃勃的热梯河谷,一大片草地翠色欲流,无边无涯。河谷边,还生长着茂密繁盛的森林。

日照金山的风景最是壮丽,神山的魅力也最是吸引人。

从神山的西坡望去,日暮时分,天空晚霞笼罩,面对阳光的离别,连白头的神山也渐渐摆脱矜持。

就在那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冰雪覆盖的山巅色彩瞬息万变,从浅青到淡紫,从明黄到橘红,直到灿烂的大红热烈燃烧起来,随后又迅速蜕化,重归寂静。

雪山下必然有雪水滋养的湖泊,措卡湖便是其中之一,它是新龙人心目中的一方圣水。虽然它面积不大,仅仅占地3平方千米,但它景色殊胜、历史悠久。传说众多,故而被当地人视作“人间仙境,九天瑶池”

亚丁三怙主山包围下的湖。图\视觉中国

沿着麻日乡政府后面的山路一路前行,翻过山头,越过山坎,便可以看见措卡湖好似“新龙”之睛,明丽地静卧在一方天地之间,正如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巧艺》中所写:“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措卡湖形似明镜,照映天地,洞鉴虚明,不仅仅是春天,每一季、每一刻的措卡湖都是“方佛兮若轻云之闭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美不胜收。


多彩文明,在康巴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中国的第二大藏区,也是康巴的核心区。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创造了灿烂多彩、底蕴深厚的康巴文化

康巴文化不是单一的藏族文化,它是多民族相互影响形成的多元性复合体文化,在这种大文化背景下产生存在的民风民俗文化包罗万象,丰富多彩。

四川理塘藏蜡烛黄油灯。图\视觉中国

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就诞生在这里,唐朝末年,强盛的吐蕃帝国开始崩溃,藏区从此陷入征伐战乱,人民遭受涂炭,这时,格萨尔出现了,他历经磨难建立了岭部落联盟,使岭地百姓过上了安定的富裕的生活,这位藏民族的大英雄的故事已成为藏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纸质版《格萨尔王传》。图\视觉中国

同样是诞生于唐朝,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自然是茶马古道,一曲“康定情歌”而闻名中外的康定城,在这段历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康定市范围及市中心位置。 制图/Paprika

唐朝时,茶叶辗转传入西藏,它清香可口的滋味很快赢得藏民的喜爱,催生了大量的购买需求。高原不产茶,但产良驹,而中原反之。

朝廷为了在政治上稳定边疆,在经济上促进贸易,在军事上储备战马,与藏民“一拍即合”,茶马互市诞生。

茶马古道。那时从雅安到拉萨,一般需要三四个月。另一条线路在西藏与云南(主要是普洱茶产区)之间。茶马古道增进了贸易和民族交流。 制图/Paprika

四川雅安的蒙山茶,被竹条包裹成长条形的茶包子,由“背夫”背着,走过崇山峻岭和羊肠小道,到了康定之后才能由螺马接棒,继续运输。

据记载,康定在康熙年间每年的茶叶成交量多达80多万包,到了嘉庆年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0多万包,换算下来整整1600多万斤茶叶。

茶马古道上的铁索桥。图\视觉中国

经济繁荣带动文化发展,还有更多灿烂的文化产物流传至今,比如素有“千碉之乡”美誉的丹巴嘉绒民俗文化,是古蜀西部两千多年以来至今尚存在的实物见证;

丹巴古碉是康区嘉绒独具特色的大型古代建筑精粹之地,境内曾有古碉3000余座,至今还保存有500余座,还有新都桥、道孚、雅江等木雅文化,九龙“藏彝走廊”文化等等。

图片正中间为丹巴古碉。图\视觉中国

能让甘孜旅游燃起来的,从来不止是丁真或者文旅局局长,而是实打实的自然美景与文化魅力,春天来了,你的旅游行程里,有没有甘孜州这一站呢?

-END-

文、编辑丨笑笑

封、首图来源丨视觉中国

参考资料|

《康巴文化的发源地之魅力甘孜》藏地阳光

《四川康定,有多“溜溜”?》作者樂兮

《丁真的四川,到底有多极致?》作者九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家地理BOOK”(ID:cngbook36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