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识别2 | 人工智能的眼睛

视觉识别2 | 人工智能的眼睛

正文字数:1823字

图片总数:14张


引言:机器人视觉,是指不仅要把视觉信息作为输入,而且还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进而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提供给机器人。今天的视觉技术已经能够识别人的手势和面部表情了,即人机界面的功能也可以实现。 


01

SONY-Translator 传译官 听障人士交流辅助产品设计

Designer:张信宇


对大部分人来说,在生活中接触到聋哑群体的机率很低,频繁接触过的更是少之又少,唯一的印象可能是在一些公共场合看见这类群体与同伴“比比划划”而不知所云,我们可能会想:他们从哪里来?他们是做什么的?他们是谁的父母或是谁的孩子?人与人之间的刻板印象无处不在。聋哑人,并不是内心充满自卑、并不是想逃离社会、并不是蜷缩在社会的某个角落等待着国家和某个人的援助来解决温饱;恰恰相反,他们中的很多人正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也会抵抗生活的安排,他们也有热血、也想奋斗,他们更是对融入社会和人群充满自信和希望。他们想要的很简单:listen, and talk

02

MOOOS陪伴型机器人

Designer:白米工业设计


这是一款能够陪伴宠物玩耍并且能够通过摄像头将“老鼠的视角”转换成为元宇宙手机游戏的互动型宠物陪伴机器人。机器人通过头部的摄像头和红外扫描仪将拍摄的画面通过WIFI实时导入到用户的手机终端中。手机终端将机器人拍摄的画面实时处理成冒险游戏的界面。将主人最熟悉的环境换成最独特的视角,并辅助以种种游戏设定。吸引家中猫咪和老鼠mooos一起完成一次奇幻的冒险。

当下元宇宙概念被资本市场炒作的如火如荼,也正在以极快的速度闯进群众的视野,但传统意义上的元宇宙都是以人为核心去进行搭建,而在此时提出一个以动物为核心的元宇宙概念无疑是有一个非常新颖和吸引人的创新概念点。

另一方面宠物市场正在逐步升温,随着疫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宠物,喜爱宠物,由此产生的对宠物的关怀也逐步升温。我们抓住“宠物也需要陪伴”的概念,以此为核心推出了这款能够给宠物带来乐趣和陪伴,同时能给主人带来乐趣的mooos老鼠型机器人。

03

辅行机器人设计

Designer:sydong


生活中很难看到身边年轻的残障群体坐轮椅出行,大多只会看到老人坐着轮椅,总是会想:其实轮椅可以设计的更好看、更智能的。

在设计之初一直思考,如何设计一款让年轻人也愿意坐的轮椅?如何让残障人士更有尊严的出行?

这是一款侧重于为老人和残障人士设计的智能辅助代步车,摒弃传统轮椅的固有外形,将未来科技元素和人性化设计融入产品的造型之中,旨在增强用户出行的自信心与舒适感。车身配备有激光雷达和深度摄像头,可视探周围环境,以及在狭小的空间安全倒车,配合麦克纳姆全向轮,不仅能适应室内狭小空间,在室外还具有优越的越障性能。除此之外,在机场、医院等公共场所,可设置固定路线,依据自主导航、自动驾驶功能实现真正智慧自由出行。

04

消防机器人设计

Designer:白狐设计


消防员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消防员的主要职责是消灭火灾,参与其他救援工作,需要经过特殊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训练才可以胜任工作需求。消防员在抢险救援过程中如果遇到化学危险品或放射性物质泄漏以及燃烧、爆炸、坍塌的事故,就会增加隐患,增大救援的难度系数,风险指数也会升高。

消防机器人是针对机动消防研发,是特种机器人之一,能代替消防员进入火场,检测火灾现场有毒气体浓度,并报警;具有自动避障、寻找火源、采集数据、图像传输、双向语音、摄像实时回传的功能。可以通过消防机器人传输的数据确定火源位置,了解火灾现场,制定合适的营救方案。

消防机器人可通过无线遥控控制,同时完成灭火和救人,提高工作减率,减少人员受伤。有效的解决了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数据信息采集不足等问题,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消防机器人机身结构紧凑,采用防爆设计,车身上有两个涡轮水雾发射器,能将水流喷成雾状小液滴,并将液滴喷射到很远的距离,可使水障或者厚水层直接作用于需要冷却的燃烧物上,达到高效冷却的目的,可以起到灭火、稀释粉尘和有毒气体等;车顶配备了消防水枪和摄像头,可以远程控制消防机器人进入火场灭火;车底盘高,具有超强的爬坡、越障能力,转向半径小,可以原地转向,防护等级高,可以达到IP67

素材来源:

https://www.zcool.com.cn/work/ZNTIxMzM3ODg=.html

https://www.zcool.com.cn/work/ZNjAwNzUzMjg=.html

https://www.zcool.com.cn/work/ZNjI5OTU0MDQ=.html

https://www.zcool.com.cn/work/ZNTM2NTk4MDQ=.html


版权说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



 
          
编辑EDITOR|杨洋
审核REVIEWER|辛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所”(ID:gh_c1cd7847b23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