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被无数摄影师模仿的著名的照片,也是成为摄影师的一种拍摄模式,也是表现时间的一种象征性的构图。
只见一个带着手表的手臂,握紧了拳头,伸进画面。成为照片的前景,也是画面的主体,也是对前面风景的一种抢夺。
只见手表上的时间,定格在中午的12点。而这个时间的大街上,却空无一人。
汽车静静的停在路边,商店的大门也都紧紧地关闭,整个城市的运转,好像按了暂停键,一切都处在静止的状态。
这是一个被宵禁了的城市,这是一个被侵略了的城市,这是一个被践踏了的城市,这是一个被控制了的城市。城市里压抑、恐怖,可处处都发出孤鸣的声音。
这就是1968年,被苏军侵略的布拉格。
捷克著名摄影大师约瑟夫·寇德卡,用镜头记录下来,这悲愤的一刻。
1968年8月21日晨,布拉格市民推开窗户,发现一夜间捷克已被50万苏军和华约部队。所全境占领。
30岁的寇德卡拿起相机,冲进了混乱之中,“我是捷克人,我说捷克话,捷克问题就是我的问题。”“那是我一生的最高峰,在十天之中,我这一辈子能发生的都发生了。我在一生最高峰的情况中,也达到了我自己的最高峰。”
寇德卡听到了布拉格万物在孤鸣,人人皆悲愤。他要用镜头记录下混乱中的一幕幕。
1938年,约瑟夫·寇德卡出生于捷克摩拉维亚,1967年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
1968年,“布拉格之春”爆发后他拍摄并且发布了大量的新闻照片,1969年,他被罗伯特·卡帕授予海外新闻俱乐部金奖。
寇德卡的创作生涯中,有许多非常著名的影集作品,比如《吉普赛人》、《流放》、《入侵68》、《混沌》、《墙: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风景》、《遗迹》、《黑三角》等等,从他的大部分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时代的创伤、时代变化的节点事件。
寇德卡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独来独往,从不与人交流,从不对自己的照片加以说明,从不谈论自己的摄影观。
但他独特的“ 寇德卡视觉节律 ”唤起的情绪,令无数人膜拜。
寇德卡说:“ 对于摄影的哲学方面,我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它的极致。
我总是在相同的人、相同的环境下拍摄。因为我想知道这些人、这些环境的极致,以及我自己的极致。
而不关心我是第一次就拍成功了,还是第五次、第十次 ”。
寇德卡试图表现万物的孤鸣,其实最孤鸣的声音,恰恰来自他自己的内心。
本文为原创,喜欢本篇文章的朋友,请点击一下“在看”和“赞”,并把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谢谢您!
...................
....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摄影大师的秘密”作者:Kkk刘凯(ID:wfyk639)。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