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访|菲奥娜·迪芬巴赫:设计可以使我们走向一个更加包容的未来

《设计》专访|菲奥娜·迪芬巴赫:设计可以使我们走向一个更加包容的未来

ⓒ 编辑:李杰  李叶 

ⓒ 受访:菲奥娜·迪芬巴赫(Fiona Dieffenbacher) 帕森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副教授

ⓒ 采访:李乐人  张弛    


菲奥娜·迪芬巴赫(Fiona Dieffenbacher)是帕森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副教授,曾经于2011年~2018年担任时装设计本科教学负责人。她拥有超过二十五年的时尚产业和时尚教育行业工作经验。她的研究讨论了服装设计的具身化和精神性相关问题,特别强调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空间”。在她担任帕森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本科教学负责人期间,她牵头开发了新的本科课程,并督促了该课程计划的实施。从2007年至2011年期间,她负责学院对外合作,每年管理60个校企合作项目,合作伙伴包括Coach、Louis Vuitton、Swarovski和LVMH。在入职帕森斯设计学院之前,她创立并经营着自有品牌“Fiona Walker”。品牌客户主要来自美国和亚洲国家,并经常被WWD、纽约时报、Harper's Bazaar、InStyle和纽约杂志等报道。

《设计》:根据您的观察,在帕森斯设计学院过去三年的毕业展中,学生最喜欢在他们的作品中探索和讨论的主题是什么?



 


菲奥娜·迪芬巴赫:在过去三年的服装设计本科教学中,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反复出现的话题是关于身份认同、文化传统、美国性的再定义以及相关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例如移民、民族主义和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心理。另外,思辨性的议题也常常出现,包括对于未来的大胆畅想,人类和机器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交媒体的影响。


《设计》:您认为帕森斯设计学院在过去的三年里,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是否有调整或改革?如果有,调整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是否采取了具体的措施并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菲奥娜·迪芬巴赫: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应对疫情优先考虑的是如何在远程教育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保证教学质量。我们的课程大多基于实践和动手操作,因此在我们做出的调整中,关键在于如何在远程学习的环境中探索这些制造为主的课程的教学方法。在偏向技术的设计课程中,我们在核心课程中采用了CLO3D软件,以确保我们的学生在技能掌握方面与行业同步。这些知识和能力除了帮助学生完成本科学业,更会成为学生就业后的的一笔财富。


《设计》:帕森斯设计学院在过去三年中开展了哪些合作项目?您认为这些合作项目是否反映了设计或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

 

菲奥娜·迪芬巴赫:公平、包容、社会正义(EISJ:Equity, Inclusion, Social Justice)原则是我们在合作项目中的核心。 其中一个例子是我们与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合作,该项目于2019/20年度在我们的BFA服装设计课程中运行(在2020年春季,由于疫情影响转为线上操作),随后又在2020/21年度进行了再次延续。这个项目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包容性对你意味着什么?对于特奥会运动员和帕森斯时装学院的学生来说,它意味着相互理解、同理心和耐心。帕森斯的时装设计专业希望与特奥会合作,通过解决神经失调运动员(特别是那些在美国训练和比赛的运动员)日常所面临问题,来重新想象时装设计的可能性。通过高度紧密的合作方式,学生和运动员共同参与到了设计过程中,一起为举重和游泳运动员构思、设计和开发服装和模型。帕森斯的服装设计包含前三年的技能学习和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创作,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有机会参与一个像特奥会这样的项目是很难得的机会,因为像这种基于项目的学习机会体现了某一非时尚行业和时装设计教育的结合,以及这种跨学科合作如何为社会包容和社会正义创造新的可能性。


在Parsons的时装设计学习期间,Vivian Li 创作了一系列与亚洲女性的身体经验相关的作品。她的毕业作品也讨论了亚洲传统文化在精神上和身体上对女性的束缚,无论是相夫教子为家庭牺牲个人的观念,还是裹脚的习俗等等。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鼓励人们去思考遵循这些传统意味着什么。作为一种延续了几个世纪,世代相传的女性实践,Li在探讨女性被美貌和责任束缚的动机和意义,她重新定义并强调了我们与服装的联系及其影响,让时尚成为复杂社会问题的话题引子。

《设计》:帕森斯设计学院希望培养什么样的未来设计师?

 

菲奥娜·迪芬巴赫:创新、创造力和挑战现状的渴望是许多设计学院的责任和目标,帕森斯也不例外。我们的核心责任是培养学生将他们的工作定位为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回应,挑战现状并对他们周围的世界进行批判性思考。作为设计教育机构,我们充分利用纽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与全球城市中心的连通性,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环境,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创作中体现出包容性的设计原则,建立新的设计规范,面对并勇敢地批判现有的系统和社会中存在的不公与偏见。在帕森斯设计学院的教育理念里,社会责任感与设计技能同等重要。我们的使命是通过设计的视角关注并参与当代的社会问题,在设计系统和环境时,优先考虑人性和文化,通过自由的、有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来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设计》:你认为未来的设计师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基本素质?作为设计大学的教授,您认为如何才能培养出面向未来的设计人才?

 

菲奥娜·迪芬巴赫:同理心、谦逊、合作精神以及对公平、包容和社会正义原则的追求。作为教育者,我的目标是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他们最关心的议题来帮助他们判断并了解自己的优势,利用他们独特的才能、身份和个体经验来进行设计创作,进而影响世界。


《设计》:您认为新的冠状病毒流行对2020年后的设计行业有什么影响?对设计教育有什么影响?

 

菲奥娜·迪芬巴赫:总的来讲,这场新冠疫情提醒了我们何以为人。在全球范围内人类集体经历痛苦和悲伤,打破了专业和个体之间的界限,你会看到在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刻,人类无一幸免地变得更加脆弱。这场疾病促使我们重新梳理了价值序列,同情和仁慈被放在了优先位置。在此之前,工作狂的状态是一种被默认为理所应当的常态,我们为追求更多、更快而努力,忽略了人作为有机个体本身的生存状态。 在疫情开始的时候,各个行业的领军者们开始提倡放慢速度、减少生产、优先考虑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疫情三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混合模式的工作形态逐渐出现,为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灵活性。然而,不可否认疫情导致的裁员意味着剩下的员工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压力,为了弥补公司的收益损失,员工必须以更少的资源提供更多的服务。


对设计教育行业而言,我们迅速适应了新型的工作模式,转向了数字化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以动手为基础的设计课程中,在疫情之前,大家习惯性认为这些课程必须在线下进行,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校的技术团队已经可以为远程学习的学生提供更多信息和技术支持,这种更加灵活的课程教学方式在疫情后依然得到了延续。


 Doyeon Yoni Yu 出生于韩国,生活在纽约。Yu的毕业作品名为“肉体的庆典(FATOPIA)”,她重新定义了“胖(fat)”的概念。Yu认为这个词不是侮辱,它只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你的身体里有更多的组织。然而,我们的社会对“胖”这个词有太多的仇恨和歧视,因此我们需要消除对这个词的污名化,接受它本来的含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Yu致力于充满热情地为肥胖的身体和各种身材的身体设计服装,而不是带着羞耻心地试图通过设计掩盖肥胖。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让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身体,享受身体平等,反对肥胖的耻辱,使女性从对身材的单一审美中解放出来。

《设计》:疫情是否促进我们在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菲奥娜·迪芬巴赫:疫情促使教育者们发展出一种同步和异步并行的教学方法。举例来说,我们会提供预先录制的讲座和作业安排,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查阅资料。这提供了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教学方法,所有的学生都获得了相同的信息,在技术的辅助下同样的课程内容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多次观看,这是传统课程教学里很难做到的。在掌握了老师提供的信息后,学生又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深入的研究,可以说后疫情时代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更多元的学习能力。


《设计》:学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在线教学质量?

 

菲奥娜·迪芬巴赫:对于所有选择线上教学的学校来说,稳定的网络平台是一切的基础。我们为学生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服务必须是可靠、及时并且令人满意的。而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与行业同步的核心设计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在2020年秋季,我们的时装学院将CLO3D软件的使用整合到我们的时装设计项目的核心课程中。这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技术设计、制版和制作方面的尖端技术。当2021年秋季恢复面授课程时,我们继续为学生提供使用该软件的机会,结合实践教学,这有利于学生掌握综合的技术能力。


《设计》:您认为未来设计教育的趋势是什么?我们将面临哪些挑战?又该如何迎接这些挑战?

 

菲奥娜·迪芬巴赫:我不认为会有某种单一的固定的教育趋势,我认为未来会出现更多的对于教育的修正,因为我们已经在向更公平、更多样化和更包容的设计教育方式迈进。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将面临一系列持续的挑战,时尚一直在被不断定义,而我们需要努力消除行业内的许多被习以为常的刻板定义,例如流于表面的象征主义,对残疾人的歧视态度,对纤瘦的执念和对脂肪的恐惧,种族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影响的审美标准等。首先,我们从教师招聘到学生录取和教学安排时都会考虑到我之前提到的EISJ的原则,做到公平、包容、社会正义。另外,我们会在招聘中确保教师队伍的多元化。


Jessica Tan是Parsons本科服装设计的学生,同时辅修创新领导力专业。Tan参加了特奥会和Parsons的合作项目,为残障人士设计兼具时尚和实用度的运动服装,旨在创造包容性服装的可持续变化。Tan重新设计完善了一些过去被忽略的细节,例如服装上的小配件,Tan会刻意将拉链定制稍微大一点的尺寸,或者使用磁吸代替拉链,甚至设计完全不需要拉链的衣服,给残障运动员带来更多便利。而在给对材料特别敏感的运动员设计服装时,她也会格外注意面料与手感。

《设计》:帕森斯设计学院是否已经做出(或计划)相应的调整或改变?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菲奥娜·迪芬巴赫:从学校管理层的角度,校长德怀特·A·麦克布赖德(Dwight A. McBride)在其2020年的就职典礼上针对我们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无所畏惧的进步框架” 。这个框架由四部分组成:


1. 定位学校为高等教育中机会、公平、包容和社会正义的卓越领导者,以创建一个更强大、更包容、不断有前瞻性的学校;


2. 通过建立强大的学术社群来全力支持和服务于学生。除了学术项目和课程,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的是教室以外的校园文化,我们希望他们离开学校时不仅为他们学到的知识感到有所成就,而且也会作为校友为他们在这里建立的关系和对学校的认同感而感到自豪;


3. 关于社会责任,我们希望与学生一起成为纽约市和其他地区丰富的市民文化生活里的积极参与者和领导者。作为纽约市的教育机构之一,建立并加强联系,培养与我们的民选和公民领袖、行业伙伴、文化影响者、慈善家和高等教育机构伙伴的伙伴关系和合作,对于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


4. 积极参与跨学科合作。我们积极促成和激励各种机构间的跨学科研究合作,组建跨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鼓励学生拥有共同治理的意识,培养优秀的校友资源。


秉承着上述四项原则,我们时尚学院确立了以联结,包容、公平、可持续和公正为核心的教学宗旨。我们目标是在有创造性的、有思想的、有爱心的和多学科的学习空间内培养一个可持续的时尚社区,以促进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设计》:您如何看待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设计有什么看法?

 

菲奥娜·迪芬巴赫:在设计生产中做到可持续这点对21世纪的设计师来说是必备的要求,没有商量的余地。 在帕森斯设计学院,学生们在第一年的学习中就参加了可持续系统课程,可持续的设计是我们所有核心课程的一个关键学习成果。2009年,在时装学院,我们聘请了第一位时装与可持续发展教授迪莫·里森(Timo Rissanen),并推出了零浪费的服装制版课程,此后该课程被嵌入整个时尚学院不同专业的课程。


2015年,健康材料实验室在帕森斯启动,提供一系列与室内设计相关的专业课程和函授项目。其中的部分课程包括了材料与人类健康,建筑产品与化学,希望通过化学和其他专业的知识让设计者们了解到健康建筑的材料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了解其健康环保的替代品,并用设计的思维来提供一种更符合道德、更持续的方式参与到材料供应链和建筑实践的可能性。


在2017/18年度,帕森斯设计学院与开云集团(Kering)合作,利用他们新推出的应用软件My EP&L试行了一个项目,以更好地了解和衡量学生的创作对环境的影响。这使得时装设计的本科生能够从一个时尚企业的角度了解服装对环境的损益,该方法对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数字化的衡量。学生还学习了如何通过数据的评估和材料的比较,从设计过程的一开始就融入可持续性,并通过新的应用程序了解设计者从采购到制造过程里每一步的选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设计》:您认为设计行业能够如何支持可持续发展?

 

菲奥娜·迪芬巴赫: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企业在个人或行业层面上的一种自我要求。企业在运作过程中要守住三项底线:利润、人和地球,这三点要素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也是用来衡量企业成功的重要指标。我们已经看到消费者对可持续时装的认识和需求在逐步增加,因为有道德意识的消费者期待能提供这种模式的品牌,以确保他们所购买的物品能够代表他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许多毕业生已经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基础上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可行的商业模式,值得借鉴。以下是一些案例:


【Adiff】设计师:安吉拉·露娜(Angela Luna)

Adiff是一个由女性创立的设计品牌,希望通过设计为难民赋权,并将传统的废旧材料循环利用,创造新的服装和配件。该品牌在希腊雅典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并在那里雇佣了来自阿富汗的难民来生产品牌的服装。该品牌的标志性设计是一件可以变成帐篷的夹克,设计初衷是希望这件衣服能为无家可归的难民提供一个栖息地。这件衣服的出售方式是买一赠一,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触及更大的群体,扩大品牌在社会正义和可持续设计方面的影响力。


【MAKE ANEEW】

MAKE ANEEW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设计回收中心。通过对不同材料的研究,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纤维级的修补方案,通过回收、维修、再制造,使服装等物件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在这个过程中重新获得价值。


【New Nature】设计师:帕迪娜·邦达尔(Padina Bondar)

材料系的学生帕迪娜·邦达尔开发了一种名为“新自然”的可持续纱线,这种纱线的制造过程专注于回收废弃的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用于一次性塑料制品时,如垃圾袋。它柔软,有弹性,防水和防气,具有可怕的环境影响。担当这种材料进入纺织品回收的特殊流程中,帕迪娜用新自然的纱线创造出了耐用的,易于清洁,舒适,多功能和延展性良好的新型纺织品。


在这个循环系统中,使用过的塑料袋被收集起来,并在一个节能的过程中纺纱,从而大大减少了二次污染。使用的技术灵感来自传统纱线和纺织品制造工艺,允许单丝纱被编织,编织,缝纫,刺绣,钩编,制成各种纹样的纺织品。作为一名看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师,帕迪娜挑战了一次性塑料的处理过程,发掘了垃圾填埋场的潜力,通过将垃圾变成宝藏来挖掘废弃材料看不见的潜力。


【TÔMTEX】设计师:渊·陈(Uyen Tran)

TÔMTEX是一个百分百天然可降解的、不含任何塑料成分的合成动物皮革品牌。该品牌开发了一种革命性的面料来源:由贝壳和蘑菇废料制成的生物基础高性能材料。疫情使设计师对生活有了不同的看法,由于对户外生活的需求增多而产生了设计上的积极转变。感受到大自然的鼓舞,设计师选择了森里中的蘑菇和海边的贝壳作为基础材料来进行可持续设计的研究,并将这些天然的废弃材料制成了产品。


《设计》:您认为设计在我们这个时代有怎样的价值?

 

菲奥娜·迪芬巴赫:在我看来,设计可以实实在在地改变世界,使我们走向一个更加包容的未来。




本期

《面向可持续的国际设计教育》

分享嘉宾

(版面编排以受访者姓氏拼音为序)

设计师群体展示了集体想象力如何在民主、持续、反思的过程中得以实践

蒂娜·伦茨(Tina Lenz )  
   
设计人类学研究者
   
安内米克·范·博伊坚博士(Dr. Ir. Annemiek van Boeijen)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助理教授
   

设计正向塑造未来的角色转型,设计师要担起人类转变的价值和期望

阿什利·霍尔(Ashley Hall)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层、文化和人性在认识和优先考虑未来的设计教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周传美(Bibi Chew)  

马来西亚艺术学院(MIA)插图系主任、高级讲师

设计可以使我们走向一个更加包容的未来

菲奥娜·迪芬巴赫(Fiona Dieffenbacher) 

帕森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副教授

维修、回收和改造的设计都是可持续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丹尼尔·胡帕兹(Daniel Huppatz) 

澳大利亚墨尔本斯威本大学建筑与工业设计系副教授

未来设计教育需要关注自然、文化和人类之间不可分隔、抽象又复杂的关系

崔炅兰(Choi Kyung Ran)

韩国国民大学(Kookmin University)TED专门大学院教授

设计师要在整合资源的能力和表达的野心之间取得平衡

马泰欧·英格拉姆(Matteo Oreste Ingaramo)  

米兰理工大学教授

从产品设计的视角谈后疫情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与设计教育

罗伯特·菲利普斯(Robert Phillips)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高级讲师

凭借实践原型化和开发新知识的能力跨越学科、技术和材料作出贡献

莎拉·蒂斯利(Sarah Teasley)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学院设计学院教授,研究与创新副院长

设计教育体现于多元性、包容性与社群结合的工作室文化

苏菲·霍达拉(Sofie Hodara)

东北大学艺术、传媒与设计学院助理教授

设计教育与全方位创意人才养成  

胡宗华(Tony Hu) 

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与管理硕士项目(MIT IDM)主任

从社会设计向可持续出发

渡边诚(Makoto Watanabe)  

千叶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国际学术研究院设计学教授

END


文章版权为《设计》杂志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设计杂志”(ID:designma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