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节奏感很重要,可究竟该如何练习「节奏」呢?

设计的节奏感很重要,可究竟该如何练习「节奏」呢?

书摘

《伊顿经典基础设计教程》约翰内斯·伊顿


本文摘自伊顿所编著《伊顿经典基础设计教程》之《造型基础艺术》一书中节奏的部分内容
《伊顿经典基础设计教程》(《色彩艺术》《造型基础》)是包豪斯设计理念的精华,是伊顿再包豪斯任教期间必修基础课——色彩课与造型课的内部讲义,也是伊顿作为艺术家、教育家的毕生心血。
约翰内斯·伊顿(1888-1967)瑞士著名的色彩大师,表现主义画家、设计师、设计理论家、艺术教育家,是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创建者。伊顿是包豪斯学校的教员,是最早把现代色彩体系引入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教育家之一。1919年,伊顿到包豪斯担任形式导师职务,倾其毕生精力编著了色彩和造型领域的经典教材《色彩艺术》《造型基础》,对包豪斯的发展乃至后世的整个基础设计教育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节奏——
特征的重复,点、线、面、块区、立体、比例、质感和色彩的和谐等,都是“节奏”这个主题需要研究的内容。
节奏可以像音乐节拍一样有规律地重复,有上有下,有强有弱,有长有短。但节奏也可以是不规则的、连续的、自由的、流动的运动。所有富有节奏的形式都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潮汐涨落的节奏运动改变了大陆的海岸线,而非洲部落中重复的单一节奏舞蹈日夜不停,将人们推向了狂喜的状态。
年轻人是喜欢在舞蹈和爵士乐中体验节奏的。基于此,我选择了一种适合给学生们介绍节奏创作的方法。最初,我让他们以行军的两拍节奏走出来,并且用手打着节拍。这种最简单的节奏所具有的严格性应该达到了能够让整个身体都紧张起来的程度。然后,我数了一个三拍的节奏,并让学生们跟随,从而压力就变成了先在右脚,然后是在左脚。接着,再让他们体验各种节奏的变化形式,有时候两个学生还会随着一张唱片,踏着一段旋律的节拍而舞动起来。
最后,要求学生们将这些节奏的体验画在纸上:行进的节奏用加重的和不加重的直线来表示,三重奏用圆圈的元素表示。如果当一段进行曲或华尔兹的节奏在几拍后突然停止,然后再以不规则的间隔继续,这段有节奏的运动中就会分布着不同的压力。这时,每个人都会发现这种节奏运动的中断几乎是令人痛苦的。为了让学生们体验到这种循环性的节奏感,我让他们站起来,大声地数着拍子,挥动手臂,手里拿着小棒或瓶子,按照圆形或数字8的形式来回摆动着。重要的是,他们的创意也会随着这些有节奏的身体运动而得到发展。最后,所有的节奏练习都必须以绘画的形式再现出来。
无论何时,只要表现形式具有这种连续的且融于整体的和谐性,那么它所产生的这种流畅的运动体验就都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
为了证明节奏感不必拘泥于机械的重复,也可以是流畅的动作,我给学生们写了一句话。然后,我让他们把这个句子快速地写两遍,再快速地写三遍,全都尽可能快地写出来。学生们惊奇地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创造出了最奇怪的字母形式,超越了刻意引导的书写动作,字母之间展现出了一种极具节奏感的黏合力。当将一个简单的具象形式与这种不间断的字母书写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书写笔迹中的个人节奏感就会一直延续到这种具象的形式中,使它似乎也变成了书写笔迹的一部分。这一观察有助于学生们加深对节奏构图的理解。
虽然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和理解这种节奏的本质,但是它的终极性质却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这种有节奏感的书写形式有其自身的内在动力,它们紧密地联系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形式族群。在这方面,我们领会到了真正的“随心所欲”的精髓。如果同样的一封信不是以这种充满活力的方式表现出来,它们的形式就会显得冷淡、断断续续和令人厌烦。
……

——约翰内斯·伊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工业设计俱乐部”(ID:id-clu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