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自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60余年的历史。虽然造型上依旧很大程度的保留了当初憨态可掬的模样,但是MINI已经从最初的家用经济型小车,进化成为了一种汽车文化现象,时尚又复古的外观,灵巧的操控体验,再加上独特的英伦风情和悠久的历史,让MINI成为了青春乐享的代名词,并收获了一众粉丝。今天就让我们走进MINI的世界,一起了解这个全球最成功的微型车品牌的发展史吧。
图1 MINI充满“青春气息”的宣传图
在回顾历史之前,让我们先聚焦于现在MINI,了解一下MINI的产品“家谱”。大家经常能听到MINI Cooper这个名字,但其实Cooper并不是MINI的一个车型,而是性能序列(就好像奥迪有S4,RS4一样);除此之外还有clubman,clubvan什么的后缀,下面就来详细讲解一下MINI品牌下所有的车型序列和命名规则。
首先从性能序列讲起。在MINI的命名体系下,按照性能从低向高排列依次是One,Cooper,Cooper S,JCW。其中one就是最基础的版本,对应当下在售的MINI就是1.5T低功率版本,很多时候基础车型叫的时候大家不会带上one,不过如果你去车屁股那里看的话还是会有个one字。Cooper就是比one稍强一点的,对应1.5T高功率版本;再往上就是Cooper S,发动机也变成了2.0T;MINI的最强性能车型尾部会被贴上JCW的标识,同时车身会加上两条运动感十足的赛车拉花,对应2.0T的高功率版本,峰值马力230匹,搭配轻巧的车身和灵活的底盘,让其也获得了小钢炮的标签。
图2 MINI的性能序列
图3 JCW车型拉花
不难看出MINI的性能版本命名都是以“Cooper”这个名字为核心,最高性能的JCW版本全称叫做John Cooper Works,至于这个Cooper的名字为什么对MINI这么重要,这里卖个关子,下文会讲到。
接下来讲一讲MINI的车型序列。MINI最基础的车型是3-door Hatch(三门掀背),衍生的车型有5-door Hatch,Countryman,Paceman,Clubman,Clubvan,Coupe,Convertible七个。最基础的三门掀背(其实最早的MINI并不是掀背车)一般官方命名里面不会加上3-door这个后缀,不过在国内大家对三门车型接受度没那么高,所以会叫MINI三门版。5-door hatch很好理解,就是对应三门版在侧面各加一扇门。Countryman从字面意思也能看出,老在“country”里面走的肯定和越野有关,Countryman就是MINI的五门SUV版本;Paceman则是晚于Countryman诞生的三门SUV,车身造型与性能配置也更加运动,有点像GLC Coupe之于GLC。Clubman也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夜店男”,可以理解成为MINI的旅行车版本,至于旅行车和“club”有什么关系,这可能就要讲到欧洲的休旅车文化和国内的差异了。Club诞生之初是一个?门休旅车,至于这里为什么打了个问号大家可以参考下图的clubman开门示意,一侧对开门,一侧单开门,尾门对开,严格来说应该算五门车型,但其实更接近大家理解的三门车,这种开门方式过于怪异(以至于MINI自己都不知道这算几门车),因此在新一代的Clubman上改成了两侧都为双开门,不过仍然保留了尾门对开的设计,也算Clubman的标志性特征。至于Clubvan,就像一般欧洲MPV变Van的方法,把本来就内部空间大的Clubman后窗封死,二排座椅拆掉,就变成了Clubvan。最后两款车就非常好理解了,Coupe就是MINI的溜背版本,Convertible就是敞篷版。
图4 MINI的各种车型
图5 第一代Clubman的神奇开门方式
最后讲到命名,MINI的车型一般是性能序列在前,车系序列在后,比如最厉害的Countryman就叫MINI JCW Countryman。除此之外MINI还有柴油版本的一套命名规则,还有ALL4四驱版及各种特殊的Edition,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多赘述了。
图6 MINI Countryman Cooper S Untamed Edition
梳理完MINI品牌的车型谱系,然后让我们把目光投向50年代,看一看MINI诞生之初的故事(其实应该叫Mini了,具体原因后文会讲到)。
二战之后欧洲百废待兴,与美国不同,受到战争重创后的欧洲亟需排量小油耗低,身材小巧,灵活又实用的车型。这句话你几乎可以在每一个介绍传奇小车历史的文章中看到,我们的MINI同样也诞生自这样的背景下。
1952年英国的Austin和Morris公司合并组成了BMC(英国汽车公司),50年代正好是雪铁龙的2CV发光发热的年代,有感于微型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同时为了应对苏伊士运河封锁导致的石油危机,BMC公司提出了ADO15计划,决心也要做一款像2CV那样小巧省油又能装的小车。
图7 雪铁龙2CV
当时刚回到BMC工作的伊斯格尼斯(Issigonis)便接到了这个任务,坊间流传伊斯格尼斯是在酒店的露台上灵感大发,随手在餐巾纸上画下了Mini的第一张草图,然后便诞生了初代“mini”汽车,这款小型车分别在Austin品牌和Morris品牌下销售,一边叫Austin 7,一边叫Morris Mini Minor,1962年更名Mini(注意这里是小写的)。
图8 相传的餐巾纸草图
至于这个坊间传闻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从这张草图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代Mini的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首先最重要的是前横置的布局,在那个发动机普遍纵置的年代,横置的发动机大大缩减了发动机要占据的车身长度,让Mini的空间使用率大大提高,在仅有3m的车长下依旧能塞进4个人还能加上部分行李。Mini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四轮死角的布局,同时为了适应拥挤的发动机舱布局,Mini选用了橡胶悬挂的形式,以上两个因素再加上Mini小巧的车身,让Mini获得了很好的操控性能。最后由于发动机横置,导致mini没办法使用传统的风冷散热,转而使用了水冷散热的方式,这也让Mini发动机的散热性能得到提高。
图9 早年Austin 7的广告海报,突出一个“小又能装”
Mini诞生之初BMC公司打出了经济实惠,造型时尚的口号,这样的特点让Mini吸引了一批女性用户,但销量却并不十分理想,Mini要成功还需要一个新的机会。
前文讲到,虽然设计Mini的初衷是打造一款经济实用的小车,但是却意外给Mini带来操控极佳的优势,所以这款小车诞生之初就有着“运动基因”,阻止Mini进入赛场的唯一因素就是那颗0.85升排量的无力的小发动机了。
John Cooper发现了Mini的操控优势后,对Mini进行了改造,将一个0.95升排量55匹马力的发动机塞进了Mini的发动机舱,第一代Mini Cooper就此诞生。
图10 第一代Mini Cooper
1962年,BMC公司使用Mini Cooper组建了Mini车队,并在1963年带着Cooper的升级版-1.1升排量的Cooper S征战蒙特卡洛拉力赛,此后便开始在赛场上大放异彩,连续多年蝉联拉力赛冠军,直到F系列911和Alpine的出现才将Mini拉下神坛。
图11 在蒙特卡洛大放异彩的Mini
就像拓海的86战胜GTR一样,以弱胜强的故事是最鼓舞人心并且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Mini作为一款家用小车却能在赛场上斩获如此优异的成绩,这一下让Mini名声大噪,将Mini一举推入“神车”之列。虽然后来Mini没有在赛场上继续出彩的表现,但是其以小搏大的勇气,和背后的赛车精神却变成了文化瑰宝保存下来,同时也让John Cooper成为Mini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并作为性能版的命名延续至今,让世人都能记住“Cooper”这个名字。
图12 John Cooper与Mini
随着市场的浮沉,Mini品牌也几经转手。90年代Mini所属的罗孚集团(Rover)被宝马收购,2000年时宝马正式放弃了罗孚集团,但是却将Mini收入囊中。
也就是2000年同年,宝马迅速推出了Mini的继任品牌,品牌有了新的Logo,并更名MINI,大家所熟知的大写的MINI品牌从此诞生。同时2000年新MINI推出了经典Mini的继任车型,也是宝马时代的第一代新MINI。
图13 第一代宝马MINI(三门掀背版)
新MINI作为MINI新品牌的第一款基础车型,依旧延续经典使用了两侧单门的形式,但是为了应对变化的市场需求,改变了行李箱的开启形式,后窗随尾门一同开启,变成了三门掀背车型,另一方面新MINI也扩大了车身尺寸。除此之外,新MINI基本完整保留了经典Mini的设计风格,方方的车身,饱满的曲面,倒梯形的格栅配合两个小圆灯,基本经典Mini的设计元素都得以保留,宝马也算给Mini的老粉们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图14 新老MINI大小对比
除了造型设计外,新MINI也继续继承了经典Mini优秀的操控特质和“原始”的操控感受——也就是方向盘巨沉,悬挂巨硬。时至今日虽然Mini仍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但是这些重要的特征一直都保留了下来,这也让MINI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MINI车型也成为汽车市场上一种特殊的存在。
复古,英伦风,个性时尚;这些都是提到MINI人们经常联想到的形容词。换代后的MINI虽然也长了一副当下汽车的样子,但是许多设计元素的巧妙安排又让MINI看起来和其他车相比那么的与众不同,下面我们就从这三点出发对MINI的设计进行解码。
首先是复古风格,这可以说是MINI最与众不同的地方。营造复古风格不单单是对上一代车型的设计元素继承(很多历史悠久的车都会传承一些设计元素),MINI在很多方面都有精妙的考究。一辆车外观最重要的就是整车姿态,MINI相比于一般两厢车(姑且可以把MINI归类为两厢车),车顶轮廓线的处理非常有特点。如图15,我们以最常见的两厢车高尔夫举例,现在的两厢车,从引擎盖到A柱,再到车顶过渡到C柱,都会处理得非常“顺滑”,A柱和C柱非常倾斜,和车顶及引擎盖之间也有很长的过渡区域,彷佛“一笔画成的”;而MINI则A柱和C柱非常的“立”,与引擎盖和车顶的关系也“棱角清晰”,这些正是上世纪60年代以前车辆的共同特点。
图15 MINI车顶线对比
看完整车姿态再来看曲面处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受新浪潮的影响,汽车造型喜欢通过扁平的姿态和硬朗的表面来营造科技感,再到2000年初新锋锐风格的诞生和班戈的火焰燃烧表面,汽车设计朝着流体雕塑的方向发展,表面处理也越来越复杂。而MINI依旧使用了更早期的简单饱满的曲面处理方式,如图16,这也是MINI复古感的来源。
图16 MINI的曲面处理
最后到细节,MINI上运用了大量的简单几何形状的设计元素,尤其是圆形,例如车灯和仪表中控(如图17)。相比于其他车复杂的形态,这种简单的圆形更能彰显MINI复古和可爱的气质。
图17 MINI的圆形元素
除了复古外,MINI另一个主打的设计特点就是英伦元素。首先就是前文讲到的简单的圆润饱满的曲面风格,比如另一个英伦风的品牌-捷豹也经常使用这样的手法(英国人嘛,主打一个Old money)。另外新MINI还将英国米字旗的元素运用设计中,除了车顶涂装外,还有尾灯,仔细看其实是米字旗砍两半放在了两边的尾灯上。如图18。
图18 MINI的米字旗元素
复古和英伦两个词就赋予MINI足够的个性了,同时MINI在设计相关的运营上还非常重视车主独特的个性化设计。前面讲到MINI的车顶线设计除了复古元素的营造外,还将车顶单独划出了一块方方正正的规整区域,这样的设计让车顶非常适合在个性化涂装上做文章。车主在订购MINI的时候可以分别为车顶与车身选择不同的颜色,同时官方还提供车顶贴纸的售卖,再加上MINI时不时推出的特别版,纪念版都会在车顶上玩新花样。在官方这样的带动下,还诞生了许多专门为MINI车顶做个性化贴纸的第三方商家,颇有一种“每辆MINI都有自己独特车顶”的感觉。
图19 形形色色的MINI车顶
MINI作为一个传承经典与文化的汽车品牌,随着整个行业的电动智能化的进程,也走到了命运的转折点。一方面要顺应大的时代浪潮才可能活下去,但如果失去了“经典传承”这一MINI品牌最重要的立身之本,可能很难让大众接受。18年的时候,MINI以经典MINI的造型为基础,推出了一款电动概念车;就在22年MINI也发布了自己的概念车,据传闻将在近日量产下线。MINI能否一边拥抱新趋势一边守护品牌的经典传承,顺利转型继续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这就要交给时间来给出答案了。
参考资料:
图1引用自MINI官网
图2为自制,原图引用自汽车之家
图3/5-6引用自netcarshow
图4/15-17为自制,原图引用自netcarshow
图7/10/13引用自autowp.ru
图8引用自doublestonesteel
图9/10引用自pinterest
图12引用自Automotive News
图14引用自bmwgroup
图18,自制,原图引用自MINI官网
图19,自制,原图引用自网络
END
*本文为ICONA发表的设计观点分享,文章不含任何商业目的,其引用的图片、LOGO、车型名称和品牌均属各自法定著作权所有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为ICONA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ICONA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cona意柯那设计”(ID:ICONAGROUP)。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