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御窑:“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争奇斗艳,谁更值得收藏?

明代御窑:“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争奇斗艳,谁更值得收藏?


     

中国瓷器的发展,由宋代的大江南北成百上千窑口百花争艳的态势经由元代过渡之后,到明代几乎变成了由景德镇各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虽然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朝御窑瓷器自问世以来已经过400余年风雨的洗礼,但这些造型丰富、釉彩华丽、纹样纷繁的瓷中佳品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仍会引人入胜,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嘉靖、隆庆、万历
         
- 三朝的瓷器发展和对比-
         
         

           
           
           
           

           

           
           

明嘉靖:大件瓷器多,花色品种丰富

嘉靖朝御窑瓷器产量激增,祭祀用瓷器、大件瓷器较多,由于嘉靖皇帝崇信道教,致使该朝御窑青花瓷器在造型和纹饰方面呈现浓郁的道教色彩。

   

明万历 青花经文观音菩萨图碗

高7.6cm,口径16.5cm,足径7cm

   
此外,反映国泰民安、万寿清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树干绕成“福”、“禄”、“寿”等纹饰亦很流行。
   


   
明嘉靖五彩人物图委角方盒

   
边长12厘米
   
   

       

       

左 明嘉靖 青花龙穿缠枝莲纹大盘

高10.7厘米,口径77厘米,足径55厘米

右 明嘉靖 
   
斗彩灵芝纹盘

高3.6cm,口径14.8cm,足径8.6cm

   
从传世品和出土标本看,嘉靖朝景德镇御器厂烧造的瓷器在花色品种上不少于37种,其中最受人称道的是青花、五彩、瓜皮绿釉瓷等。
   
   

   
明嘉靖瓜皮绿釉碗

   
口径17.8厘米
   


   
典型的嘉靖御窑青花瓷器以进口“回青”料混以国产“石子青”料描绘纹饰,呈现蓝中泛紫的鲜艳色调,开创了明代御窑青花瓷器发展的新境界。
   
   
左边 明嘉靖青花开光南极仙翁寿字上圆下方葫芦瓶 67.5厘米                  
   
右边 明嘉靖青花松竹梅福禄寿罐 高34厘米
   
   
此外,蓝釉、白釉、矾红釉等瓷器,在嘉靖年间也多有烧制,多为大件瓷器,釉色和工艺均属上乘。
   

隆庆朝:年代虽短,产量仍大


隆庆朝御窑瓷器品种较嘉靖朝有所减少,有青花、青花加矾红彩、黄地青花、五彩、斗彩、白釉、浇黄釉瓷等。

明隆庆五彩鹭鸶鸳鸯纹大缸
   
高36.5cm,口径53.8cm,足径36cm
   


隆庆御窑青花瓷器注重造型多样化,所用青料仍为进口“回青”与国产“石子青”的混合料,但由于配比掌握的更加准确,致使烧成后纹饰发色更加纯正。


隆庆御窑青花瓷器所署年款有别于传统惯例,多为青花楷体“大明隆庆年造”,六字年款结尾用“制”字的极少。


     

     

     

明隆庆 青花人物诸葛碗

高7.9cm,口径14.2cm,足径7.4cm


大部分御窑瓷器采用了以“造”代替“制”字结尾的落款方式,与以往形成明显区别。


青花团龙纹提梁壶

通高30cm,口径10.5cm,足径15.3cm


万历朝:新创黄地青花五彩瓷器

万历皇帝是明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朝的景德镇御窑瓷器在器型和纹饰上基本延续嘉靖、隆庆朝御窑瓷器特点;


从传世品和出土标本看,约有20多个品种,其中最受人称道的是青花、五彩、黄地绿彩和茄皮紫釉瓷等。


左 明万历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高49.5厘米

右一 明万历黄地绿彩开光海水云龙纹盖罐 通高19.1厘米

右二 明万历淡茄皮紫釉暗划云龙纹碗 高7.3cm,口径15cm,足径5.5cm

万历后期,因进口的“回青”料短缺,青花瓷器逐渐采用“土青”料描绘纹饰,其中以浙江产的“浙料”最好,其图案蓝中略泛灰色,淡雅明快。
   


   

   

   
左 明万历款青花龙穿缠枝莲纹带盖梅瓶 通高72厘米
   
右 明万历青花钱纹锦地菱形开光二龙戏珠纹委角长方盒 长18.5厘米
   


   

万历朝景德镇御器厂还新创烧一种黄地青花五彩瓷器,系彩饰完工后再在图案空白处填涂低温黄 釉,入低温彩炉焙烧后,黄地与诸彩相映生辉,于艳丽中平添几分含蓄柔和之美。


       

       
   
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瓷器特点
   
     
     
     


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景德镇御窑瓷器产量空前大增,产品造型更加多样,装饰愈加繁缛,色彩愈显华丽,大件器物明显增多,胎体趋于厚重,工艺略显粗糙。


     

     

     
明万历黄地素三彩二龙戏珠纹盘
   
高4.4厘米,口径23.3厘米,足径16厘米
   
   

   
明嘉靖矾红釉描金缠枝莲纹高足碗

   
口径13.3厘米
   


   
民窑瓷器产量和质量比以往有很大提高,“官搭民烧”制度普遍实行,官窑瓷器与以前大不相同。
   


   
表现在器形上:小件器物虽仍精工细作,但大型器物如大缸、大罐、大瓶、大盘等明显增多,且一般都工艺较粗糙在。
   


   


       
明嘉靖青花赶珠云龙纹缸口径55.6厘米
   
明嘉靖青花海水云龙纹盖罐通高54.2厘米
   


   
色彩上:画风朴拙、色彩浓艳的五彩瓷器制作达到鼎盛,尤其是万历五彩瓷器,数量之多,堪称空前绝。
   


   
在装饰上:盛行具有道教色彩的吉祥图案,常见将吉祥文字变形为纹饰。嘉靖、万历时期推崇瓷器仿古,所仿成化青花和斗彩瓷器颇具形神,为明代仿古瓷器的佳作。
   

       

       
万历款青花梵文莲花式洗
   
故宫博物院藏
   

▲明万历时期,朝廷与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教主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往来密切,黄教文化传至宫廷当中,此梵文洗的制作应与此有关。

           
           


   

   
明嘉靖浇黄釉高足碗

   
高15.3厘米
   

▲黄釉,是皇家控制最严格的一种釉色,因“黄”和“皇”同音,故黄色作为皇家的象征。明代黄釉瓷器以弘治朝烧造最好,色泽均匀娇艳,有“鸡油黄”、“娇黄”或“浇黄”之称,后世多有仿品。

           
           
 
   
后仿嘉靖、隆庆、万历朝御窑瓷器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01

一是造型、纹饰、款识等均模仿这三朝御窑瓷器原作的一类作品;

02

二是只仿写这三朝御窑瓷器年款,造型和纹饰则具有仿制时期瓷器特点的一类作品;

03

三是在原胎上后加彩的一类作品。

后仿这三朝御窑瓷器以清代康熙至乾隆朝、清末光绪朝至民国以及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仿品最为多见。
   


   

   
左 明嘉靖款五彩海水云龙纹方盖罐 通高15.6厘米
   
右 民国仿明嘉靖五彩海水云龙纹方盖罐 通高15厘米
   


   
所仿万历朝御窑瓷器品种主要有青花、黄地青花、黄地绿彩、五彩瓷等。
   


   
鉴别时主要还应从造型、纹饰、胎釉彩、款识等方面寻其破绽。
   


   

   
明万历青花折枝花梵文莲花式盘 通高19.2厘米
   

   
民国仿明万历青花折枝花梵文莲花式盘 通高19.7厘米
   
   
中国瓷器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它经历了近五千年的传承,伴随着人们走向文明的步伐,不断地发展着。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研究价值、艺术价值的明代御窑瓷器,现已成为当今收藏界中热门的收藏品,备受瓷器爱好者推崇。
   
   
       
       

       


   
近期,域鉴APP的严选优品中上新一明万历·青花折枝花果纹茶圆,愿请诸君共赏之。
   
   

明万历·青花折枝花果纹茶圆

   
口径9.5cm,高5.9cm
   
     
   
此件明万历·青花折枝花果纹茶圆,敞口,弧腹,圈足。器型规整,白釉青花,色微微泛青,青花发色略古,蓝中泛灰,晕染自然。运青花于碗外壁绘制折枝果纹,果实饱满,略有色彩过渡更显细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域鉴”(ID:YJ-c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