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体育营城撬动城市新生的转型样板(三)

柳州:体育营城撬动城市新生的转型样板(三)

文丨瞿 晶
图丨全景网

《柳州:体育营城撬动城市新生的转型样板(二)中说过,柳州通过三大策划,成功实现“吸睛又吸金”的城市再出发。下面,我们继续看柳州是如何聚集市场人气,小众走向大众,扩大品牌市场影响力?

02 聚市场人气

从“小”到“大”——小众走向大众,扩大品牌市场影响力


打造精品赛事只是第一步,将水上运动文化植根于城市生活、底蕴之中,才是最终目标。为此,柳州开始面向群众,大力推广水上运动,进而激活全民健身热情,带动体育休闲发展。


1. 变小众赛事为大众节庆——“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构建旅游人气磁极


继举办IAC等国际大赛后,柳州探索和创新的脚步没有就此停下。2011年,柳州再次顺势而上,推出集专业竞技体育、水上娱乐表演、国际文化交流等于一体的“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


从F1摩托艇世锦赛,到IAC,再到水上狂欢节,短短5年,柳州实现了水上“三级跳”。如今,其已成为柳州赛事旅游、节会经济的一大核心磁极,大大提升了柳州“水上娱乐运动之都”的名片印象。2017年水上狂欢节期间,柳州8天接待游客289.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5亿元。自2011年举办至今,水上狂欢节期间来柳游客不断在增长。


1)多元趣味体验,构建全民可玩的水上娱乐天堂。


水上运动赛场,更是水上娱乐天堂。水上狂欢节期间,市民、游客在观赛之余,还可以体验水上嘉年华、夏威夷艇环江拉力赛、百里柳江激情畅游等丰富的水上娱乐活动。专业与业余同框,不同兴趣,N种玩法,让大众既是观演者,更是参与者!这样的“全民共享”,也推动了柳州“水上运动”向“水上娱乐”的延伸发展!


2)以节为锚,链入全城特色资源,打造全民可游的城市文化秀场


是水上娱乐天堂,更是城市文化秀场。利用柳江及沿岸空间,柳州在狂欢节中充分融入了民族文化、工业精神、柳州美食等元素,并转化自身旅游资源,发展出摄影、音乐等多个内容的节庆盛会,强化节庆吸引力的同时,也成为柳州展示城市形象、彰显文化特色的盛大舞台。


以江为链,全城资源巧串联,打造全维展示柳州的文化宜游风景线。以2020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为例,围绕柳州“工业精神,秀美山水,民族风情”三大元素,充分整合柳空文创园、百里柳江、静兰水上运动基地、君武森林公园等各具特色的项目资源,打造了一系列狂欢主题文旅项目,共计12项子活动。


3)以节为媒,积极互动国际城市,构建对外交流展示窗口,让柳州元素全球可见


是城市文化秀场,更是对外交流展示窗口。所谓“文体不分家”,文化产业是体育产业的优选配套产业。自2015年起,水上狂欢节还引入了“狂欢文化双城交流季”活动,通过双城文化交流、美食分享等,不仅打开了柳州的对外交流窗口,更推动了柳州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强化“柳州印象”的全球传播——水上狂欢节成为了柳州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盛大节日,更是国内外水上运动爱好者重要的交流平台,还是文化交流传承的融汇舞台,展示柳州城市形象、彰显民族特色、扩大开放合作的闪亮名片。


2. 丰富亲水运动场景,变城市生态河流为运动生活水岸,让水上运动成为生活方式



在举办水上赛事的基础上,柳州还沿“百里柳江”打造了一系列亲水惠民设施:如人工沙滩、水上大舞台、30多公里环江滨水大道和江岸自行车专用道等。美颜城市景观的同时,亦激发了全民健身热情,成为大众体育休闲的好去处。


3. 转化城市品牌价值,多维拓宽体育经济,变“水上运动之城”为“休闲运动之都”


首先,拓展体育赛事领域。尝到发展水上运动甜头的柳州,不断拓展体育赛事领域,引入世界铁人三项赛、国际网球公开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等国际体育赛事,营造柳州“活力之都”形象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柳州“运动”基因的对外能见度。



       

自行车——18支世界车队


世巡赛·环广西”柳州段从市民广场出发,途经环江滨水大道、三门江大桥、鹿寨县等地,全长112.4公里。2019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8支车队,120名运动员参赛。



       

铁人三项——1000名+世界运动员


柳州世界铁人三项赛自2016年举办以来,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4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0余名运动员参赛。



       

网球——51个国家和地区


2019柳州国际网球公开赛在柳州市网球中心开拍,赛事吸引中、美、俄、法等5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职业球员参加。


其次,促进“群众体育”发展。长达30多公里的环江滨水大道通车,将健身与观光结合,开启了柳州市民休闲健身新方式。但这只是柳州“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城市建设理念的一个缩影,通过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力度,丰富健身运动项目种类以及培育本土品牌赛事等,柳州推动自身的体育人设影响力不断壮大。


除竞技场馆外,柳州还加强了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体育公园建设;并在2019年提出“每个县区建设一个体育公园”。截至2020年底,柳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91m²,居广西第一“十四五”期间,柳州力争这一数值达到3.2m²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45%以上。


随着体育活动的日渐发展,柳州如今每年举办的羽毛球超级联赛、气排球超级联赛等一系列柳州本土品牌赛事,已吸引了众多外地爱好者报名:如2021年柳州市第九届气排球超级联赛,吸引了80个参赛队近1000人参赛


最后,开发户外运动产品。柳州充分放大自身的气候优势,利用城市多元的生态、山水场景价值,开发户外运动产品、线路与服务等;同时,融合柳州作为壮、瑶等民族聚居地的文化风情,构建“体育+旅游”跨界融合的良性生态圈,推动特色体育旅游发展。



       

民俗传统运动


融水•民族体育公园将民俗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进行有机结合,是综合性文艺体育表演比赛和训练基地。除了足球场等,还有斗马场、斗鸟场等极具民族特色的运动休闲空间,可容纳2.5万人。



       

徒步、溯溪、露营


三江石门冲景区以瀑布群生态为特色,市民可体验徒步、溯溪等户外运动的野趣;景区还设有自驾车营地,是户外露营的热门目的地。2015年,柳州首届户外运动节在此开幕。



       

水上运动


百里柳江景区位于中心城区,集城市风貌、历史文化、生态山水于一体,是皮划艇、帆船等水上运动的核心承载地。入选“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是柳州的城市名片和必游之地。




       

户外飞行



     
螺蛳粉小镇飞行营地周围连绵喀斯特山脉,风景秀丽且气流稳定,全年可飞天数达280天,颇受专业滑翔伞运动员、业余体验者喜爱。入选“广西山地户外运动营地”。
     
 

 

版权声明:本平台全部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他相关合法权益归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高莱斯)所有,未经华高莱斯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摘抄、改编、翻译、注释、复制、发行、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等方式使用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否则,将可能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华高莱斯将通过一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华高莱斯”(ID:RL-CONSUL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