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旧藏▕ 明拓史晨碑

梁启超旧藏▕ 明拓史晨碑


善本碑帖精华·明拓史晨碑
 

江吟  主编

西泠印社出版社

ISBN 978-7-5508-3759-1

开本:889mm×1194mm 12开

成品尺寸:195mm×354mm(不包含函套)

定价:520.00元



 

 
《史晨碑》因碑文刻于阴阳两面,故多称“史晨前后碑”,立于山东省曲阜市孔庙,今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碑高二三一厘米,宽一一二厘米。碑阳为东汉建宁二年(一六九)三月七日之“鲁相史晨祀孔子庙奏铭”,乃奏请之章,是称“史晨前碑”,十七行,行三十六字,尚无漫漶之处,首尾完备,奏词行文格式和《乙瑛碑》相似,用许多荒诞谶纬之语赞颂孔子,可见当时谶纬盛行。碑阴为“史晨飨孔子庙碑”,无具体刻立时间,十四行,行三十六字,先述飨礼之盛和祭祀之人,后叙刘耽等人募捐劳力修路、补墻之事,尾刻武周天授二年(六九一)杨君尚、欧阳智宗等题名,是称“史晨后碑”。此碑阴阳内容实质契合,是石刻中普遍的碑阴、碑阳关系,仅因字形略异、字体大小不一等因素,被误分为“前碑”“后碑”。
   

   

   

   

   

   
古人评价此碑隶书书法“尔雅超逸,可为百代楷模,亦非后世可及”,“修饬紧密,矩度森然”,是“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与《乙瑛碑》《礼器碑》并称“孔庙三碑”,是历代习汉隶之楷模,向为世所重。
   

   

   

   

   

   

   

   

史晨碑》满行三十六字,因碑身下沉,最后一排字陷于土中,一度拓本每行仅现三十五字,清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何梦华“升碑”,此后拓本每行多出半字,故先后有三十六字本、三十五字本和三十五又半字本。国家图书馆藏本为梁启超旧藏每行三十五字的“大半秋字本”。

此本二行“弘德”之“弘”的“口”部未与石花相连。


   

三行末“畔宫”之“宫”未损作“官”。


   

五行“西狩获麟”之“获”字草头尚存。


   

九行“有益于民”之“于”之“方”部仅与石花相连。


   
十二行“增异辄上”之“增”字下“日”部中横已泐。
   

   

十五行“叹”字右下横仅首尾与石花泐连,末两笔皆可见。


   

梁启超先生跋云:“此本当为明拓,即不尔,亦清初拓也。


   
前后碑分装为上、下两册,蓝色丝质书衣,书衣下端有白色丝质签条,梁启超正书题“明拓史晨飨庙前后碑 饮冰室藏”木夹板,册高三五点五厘米,宽一九点五厘米,半开墨心高二七厘米,宽一四厘米。前后碑皆有隶书内签。前碑十四开半,后碑十三开,墨本凡二十七开半;半开三行,行六字。
   

   
书衣外白色丝质外签和两册内签皆梁启超所题,上册有梁启超校记多处,册尾另有一则民国六年腊八日梁氏题跋。钤“周赓寿印”“仰山收藏金石文字印”“双涛阁”“饮冰室藏”“任公”“启超”“张启泰印”等藏书章。采访号为二五七九九,一九六一年七月二十日登记入藏。
   
文|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金石拓片组卢芳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七零后水墨”(ID:qilinghoushuim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