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毕业的数学系研究生画手!非科班用理科思维处理画面,自嘲是“不会画画的数学系受害者”-SoulofArt

即将毕业的数学系研究生画手!非科班用理科思维处理画面,自嘲是“不会画画的数学系受害者”-SoulofArt

//////

   

   
       

Amphibia

微博@Tommy_Amphibia37

//////


             
理科生思维创作的画面长啥样?!              

这枚自嘲是不会画画的数学系受害者!

阴差阳错成为黄光剑老师校友的理科生              
从未接受专业美术训练到多种风格拿捏              
如今稳步前进,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定位              
今天一起走进这枚行业新人的故事吧~~              

             
               
               
               
               

A熊-个人作品
               

绘画、从业经历


           

Soul:很荣幸能邀请到老师做客Soulofart,平台蛮多小伙伴对您的绘画和从业经历都蛮感兴趣的~~开始前先和大家分享下您的学习绘画以来及从业经历吧


A熊:大家好,我是Amphibia,可能不太好记,因为头像的关系群友们比较喜欢叫我北极熊或者A熊,目前是一个即将毕业的研究生。




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吧,但认真学习应该是从高中开始的,因为看到光剑老师的画集而觉得“或许我也想做这样的工作”,从而开始接触CG相关的一些教程。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至今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美术训练,还阴差阳错成为了光剑老师的校友,但多亏了各种网络资源和课程也算勉强在绘画上入门了。一开始主要是靠各种资源自学的,后来分别报过张禄老师和阮佳老师的网课,稍微补上了些写实方面的基础,此后就基本在自己摸索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A熊-个人作品

Soul:您最近在忙些什么呢?目前是怎样一个工作状态?


A熊:目前状态的话是个处在毕业困难和就业困难中的数学系研究生(悲),课余时间在一家手办公司实习做原画与一点监修的工作,个人练习的时间就比较局促了,希望毕业后能好好调整一下生活的平衡吧。





A熊-个人作品



风格形成&自我提升


           

         

         

Soul:现阶段会倾向于什么风格题材的创作?擅长的风格题材及创作灵感来源都来自哪里呢,有刻意训练过自己的风格吗?

A熊:我的风格其实到现在还没有定型,这也算是个到现在还在苦恼的问题,不过目前姑且也有一些方向了。网络上已经有很多关于形成个人风格的建议了,除开那些主流的建议,我个人其实觉得“完成”这件事非常重要,画面中的形状的概括程度、复杂程度以及虚实关系、色彩关系都是依附于完成度的。





A熊-虚实关系对比练习


举例说就是草图的形状丰富度和色彩丰富度比起成稿来说是完全不同的,只有真正的完成一张图,才能在相应的完成度下讨论风格的问题,并且在完成每一张图的时候,也会自然的产生一些处理画面最终效果与细节的一些习惯。萨金特的水彩和油画在完成度上差别就极大,但都是完成的作品,将它们放到一起讨论造型的风格、色彩的风格显然是不太合适的,Dean Cornwell的素描底稿和他的完成稿的造型方式的对比也是如此。


A熊-色彩关系对比


因此,如果是以”作品的个人风格”为目标的话,个人觉得应该把每张图的至少某一个部分推进到“作品”的程度(这个部分可以是画面局部,也可以是整体的色彩关系或者画面氛围等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造型、色彩还是细节的处理手法、笔触的痕迹都一定会带上个人的色彩的。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不要忘记积极的、有选择的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作品中的具体的方法。




A熊-个人练习

Soul:在绘画方面,您一般是如何提升/如何练习的?


A熊:在提升方面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有明确的目标吧。问题越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越容易寻找,拆分问题后再针对性的设计练习会更为有效一些。






可能是受到所学专业的影响,我个人在早期是优先建立理论,再通过实践练习检验、反馈修正理论进行学习的。建立理论的流程往往是通过书籍或者是一些网络课程而实现的,比如三大构成、光学原理、透视原理、人体解剖等具体的方向,建立理论的标准是我能否对各个绘画流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准确的预估(如草图解决构成问题,线稿解决结构问题,多光源二分确定画面中的光照条件等流程……)。

建立理论后在具体的创作中检查,合理的部分沿用,出现问题就调整相应的理论理解与自己的绘画流程。这个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应所有人,好处是目标清晰迭代迅速,并且建立理论后出图效果稳定;坏处是几乎没有靠着“感觉”超常发挥的机会,对于个人理解范围外的画面效果也很难进行实现。





A熊-照片练习



Soul:和自己的去年相比,在绘画练习方面有没有一些新的体验?


A熊:近期因为主要的绘画理论较为成型了,开始尝试优先在练习中实现效果,再进行小的总结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目前正在学习一些Richard Schmid的虚实处理方法。推荐的练习方法是带有目标的速涂练习,针对具体的问题去寻找速涂的参考,但尽量避免单纯的跑量。在练习上多想或许比多画更重要。




Soul:怎么才能画出和形体契合又好看的衣褶,怎么把线条画得放松惬意?

A熊:好看衣褶的底层是好看的人体吧,最基本的还是要把人体本身画好。其次建议没有经验的朋友们先看看伯里曼和Glenn Vilppu大师的视频教程,里面非常系统的把衣褶进行了分类并且分析了原理。带着这个分类和原理再来看衣褶的形态会有更清晰、明确的逻辑。  

 

 
此外就是在进行绘制的时候最好不要脱离具体的参考,计算与归纳得到的衣褶和真实的衣褶总是有一些差距的,来自现实的衣褶形状常常会出现不少合理又出人意料的形态,好的参考甚至能成为画面的加分项。线条轻松惬意的重点可能不是线条本身,更底层的是线条代表的形状和体积,如果能轻松、准确的处理后两者,即使是弯弯扭扭的线条也会显得放松舒适的。不过这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还是熟能生巧吧。


A熊-个人练习


Soul:在创作中,抓住好的灵感进行创作是很重要的,那应该如何分辨灵感的好与坏呢?


A熊:个人觉得灵感是没有好坏差别的吧,差别在于表达这一灵感的方式。只要是自己发自内心想画出来的点子,一定也会有别的观众喜欢的;相反只是觉得“应该有人会喜欢”的点子,可能受大家喜爱的程度就会相对低一些了。对于一个具体的想法,是可以通过迭代与修改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的,这一点个人建议朋友们看看@yayaziiii老师的微博,有很多非常精彩的表达。






Soul:对于初学者造型和素描关注的联系,老师对于基础的练习有什么建议吗?


A熊:基础练习一定需要堆一点量的,但不能盲目,尽量把每张图都推到自己的最高水平为止(自己在这里踩了不少的坑其实),完成后再与大师的作品进行对比找找不足,可能可以进步得更快。

此外素描关系方面的理论基础其实非常重要,画的时候能分析清楚每个素描关系和它们的成因会非常有帮助,严谨的理论基础可以帮助自己在塑造的过程中像渲染器一样工作(但是在画面整体上还是可以多进行一些非写实的、风格化的尝试哈)。



A熊-3D软件尝试



绘画参考&避免过度借鉴


         

           

         
Soul:都说绘画需要参考,那绘画参考要我们要如何安排使用呢,主要参考什么?怎样避免“过度借鉴”这种情况呢?

A熊:个人觉得什么都可以参考吧,从光影、结构到构图、创意都可以,但是切记参考不是照抄,即使是一摸一样的光影结构也是需要理解后再重新复现的,创意、构成方面的学习就更是如此,参考的是别人关于“如何得到这一结果”的思考过程。总之不会画的地方都应该找参考吧,切忌照抄就行了。过度借鉴的根本原因是对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不够明确。




用Matte painting做例子的话,即使画面中所有的因素都是源自贴图,画面本身也是根据想要达到的效果完全原创的。在绘画过程中,不妨把参考就当作是这些贴图,它们可以成为实现目标的工具和手段,但不能替代目标本身。如果遇到了“过度借鉴”的情况,不妨想想自己最初到底是想画出什么样的作品。



个人建议


                     

                   

Soul:最近有没什么新的探索方向可以透露一下吗?最后和读者们说两句吧,或者给一些个人建议~

A熊:非常感谢这次的访谈机会!虽然感觉自己还不太够格,但因为毕业年的艰难处境,还是要紧紧抓住推广自己的机会的。目前个人的能力可能还不太足够,但未来一定会做出让自己和大家都满意的作品!画画不是生活的全部,不管哪个阶段都要享受画画吧,不要反过来成为无情的画画机器了。祝所有小伙伴们都能开心画图,越画越好!



感谢大大带来的独家分享

希望本期的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起期待其日后更多的精彩作品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oulofArt”(ID:Soul_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