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干货│景观行业项目全周期的25条减碳途径

海绵干货│景观行业项目全周期的25条减碳途径

  


   
设计阶段  

   

   

   
01
尊重场地条件,减少过度设计    
   

技术措施:避免设计中对地形等自然条件进行过度改造导致的不必要的碳排放。

▲大面积的观赏性地形施工造成较大的碳排,且在后期的维护过程中持续的产生不必要的碳排放,应尽量避免

香港湾仔海滨长廊:地形的塑造与儿童游乐设施相结合,增加了绿地的多功能性,且为场地带来多重的活力,此时适度的地形设计可结合精细化的运维管理技术实现最低的碳排放量

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完全顺应地形的退台式坡地设计,在为施工建造和后期运维实现了最佳低碳排方案

02
设计被动式园林建筑设施    
   

技术措施:建筑设施设计顺应气候自然条件,减少人工降温、通风、采光等所产生的碳排放。

深圳大沙河滨水茶室:利用集装箱设计的市政休闲设施,避免了现场施工导致的碳排,同时使用了被动式通风及营造遮阴空间,使该园林建筑设施实现了低碳排的目标

香港湾仔海滨长廊:遮阳廊架设置在儿童乐园的入口,镂空的设计将光线和阴影融入其中,由阳光直射而产生的阴影花纹为场地带来新的活力。

▲公交站台采用节能灯光,减少能源的浪费

03
设计能发挥气候调节功能的水体    
   

技术措施:发挥水体的直接降温增湿作用,减少人工气候调节所产生的碳排放。

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3000平方米的超大水景为场地带来降温增湿的作用,提高了场地活动环境的舒适度,并从视觉上缓解建筑带来的压抑感。

Dilworth公园:该项目建成后喷泉很快便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夏日游玩地之一,为缓解场地的夏季高温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同样也是费城市民平日里的集会场地。

04
设计增加城市农业景观    
   

技术措施:降低食品长距离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

Ricardo Lara线性公园:林伍德的人口普查街区已被美国农业部列为“食物荒漠”。线性公园中的一个街区被设计为社区花园,居民们汇聚于此,共同种植了数千磅的新鲜农产品。公园内的新集会空间邀请全年龄段的游客和社区学校利用花园举办社区活动。

▲盖瑞康莫尔青少年中心屋顶花园: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课后学习的空间,仅去年一年,屋顶花园就生产了1000磅供学生、本地餐馆和该中心咖啡厅使用的有机食品。该花园造型优美犹如图画,它将典型的劳作型菜园变成了一个美丽动人并可稍作歇息的场所。

“城市农场”:项目是位于费城市中心的一处2000平方英尺的临时农场。在种植季结束后,花园的所有单元和构件都将被回收、迁移和再利用。该项目强调了社区园艺者在加强邻里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揭示了费城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

05
设计更大面积的可绿化空间    
   

技术措施:降低建筑内、外环境的温度,减少人工气候调节,同时发挥绿地碳汇功能。

亚利桑那州垂直绿洲:Optima是首个在干旱环境中采用大面积和浅层绿色屋顶系统的项目,高架平台上的蔓生植物营造出层层叠叠的观感,让原本宽阔而开放的建筑群看上去更具亲切感。在维持葱郁外观的同时,Optima项目也实现了高度的可持续性,获得了包括LEED黄金级认证在内的多项环保认证。

CapitaSpring大楼:总计容纳超过8万株植物,绿色容积率超过1:1.4,即:景观总面积是场地面积的140%,超过8300平方米。

06
设计自然式的植物景观    
   

技术措施:减少精细化养护和植物修剪产生的较高的碳排放。

▲需要高频次修剪的植物景观产生较高的碳排,不建议过度设计。

▲美国加州住宅花园:自然式的植物种植提供了舒适的活动环境,同时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

雁南公园:植物景观使场地更加自然生态

07
设计中运用可再生能源    
   

技术措施: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碳排放。

▲无国界医生组织总部大楼:根据瑞士认证,本项目的立面性能是满足基于“Minergie-P”的极高标准的重要因素。除了作为遮阳板和气候缓冲的空间功能外,还提供了带有外部纺织遮阳板的三层玻璃。光伏板安装在屋顶上,项目连接到GeniLac生态供暖和制冷网络。该基础设施使用日内瓦湖的水和100%的可再生电力。因此,该建筑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电。设计使用的银杉等当地木材有助于通过储存二氧化碳来降低温室效应。

深圳国际低碳城:主体建筑屋面采用高转换率的单晶硅发电光伏板和高效逆变器,A、B两馆每年可再生能源产量大于年终端能源消耗量,C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69%,园区减碳比例达95.3%,同时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融合了120项绿色和低碳技术应用,融绿色展示与体验于一身,使这座建筑成为一座真正的“低碳之城”。

深圳国际低碳城: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示意

08
设计循环收集系统,利用多种类型的降水资源、城市中水等    
   

技术措施:完整的雨水收集系统能够降低碳排放,同时保障景观水体的水质清洁。

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整个园区在景观中构建了完善的雨水管理系统,每年可节约60%的自来水使用。

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雨水收集系统路线

深圳深湾街心公园:以生态方法蓄水、净水,需要时将水加以利用,雨水蓄水池容积为283.5m3,雨水日径流可收集总量为665m3,收集的雨水可用于绿化浇灌和景观补水。该海绵系统实现了自然系统中雨水、风能、动能的循环利用。

深圳深湾街心公园:雨水收集系统路线

09
设计更长生命周期的景观    
   

技术措施:延长景观材料和设计的使用周期,减少不必要的更新所产生的碳排放。

▲耐候钢又叫考顿钢(COR-TEN),耐腐蚀能力超强,环保无污染还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

空间压层木材(SLT):木材展览馆SPLAM采用了机器人技术制造的预制框架板,通过Tsz Yan Ng和Wes McGee教授的指导,选用了空间压层木材(SLT)的单层原形,从而优化传统构架并减少了46%的木材消耗。木材展览馆SPLAM为芝加哥一所学校的露天教育设施和聚会提供了特殊的场地与空间。

10
   
利用碳计算工具协助设计决策    
   

技术措施:评估工程、材料的碳排碳汇量,优化设计方案,精准完成低碳设计。

Pathfinder 碳计算工具


   
建造阶段  

   

   

   
11
利用现有材料和工程构造    
   

技术措施:降低材料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

12
运输应用绿色物流服务    
   

技术措施:降低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

SITES中对运输距离的要求: 

100%石材的采集距离小于50英里。

100%植物的苗圃距离小于250英里。

100%获得土壤、堆肥和覆盖物的距离小于50英里。

13
建造采用模块化单元    
   

技术措施:降低施工现场的机械运行所产生的碳排放。

Studio Ossidiana 的花园桌:采用简单、巧妙设计的模块化积木,并将它们变成可以坐下、玩耍、吃饭或让野生动物生长的地方。 

14
建造采用低碳环保材料    
   

技术措施:节约能耗,可再生材料的碳足迹较低、生命周期长,材料本身具有固碳能力。

▲Made of Air 负碳材料:由农林废物制成的生物塑料,可用于建筑外墙、家具、室内设计、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很多领域。这种类似木炭的材料几乎是纯碳,是通过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燃烧森林边角料和次生农业材料等生物质制成的。

15
建造采用建成后能有效节约运行能耗的材料    
   

技术措施:降低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

16
选择本地建造工人    
   

技术措施:减少对本地以外的工人调度,避免造成额外的交通碳排放。


   
维护阶段  

   

   

   
17
制定全流程管理规范    
   

技术措施:减少多余的管理措施和重复的维护工作导致的碳排放。

18
采用粗放的植物管理方式    
   

技术措施:植物生长过程的粗放管理能实现更高的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碳汇能力,降低植物维护所产生的碳排放。

19
优化管理流程    
   

技术措施:动态监测日照、风速、湿度等绿地数据,以及管养人员、车辆位置信息,提升管理效率。

20
采用智慧园林养护技术    
   

技术措施:运用现代智慧园林技术,降低管理能耗和碳排放。

▲Cartegraph 智能公园管理软件

21
   
采用生物水自净系统    
   

技术措施:利用水生植物自主维护水质,减少人工养护造成的碳排放。

美国马里兰州漂浮湿地项目:借助这种将自然湿地与工程化解决方案相结合的方法,潮汐漂浮湿地将有效地使城市水质得到改善。

22
采用节水灌溉系统    
   

技术措施: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减少消耗水资源和人力资源造成的碳排放。

▲华盛顿国家广场:采用喷灌设施对草坪进行灌溉

23
   
增加生物动力维护,减少使用机械    
   

技术措施:减少机械运行所产生的碳排放。

24
减少化学肥料使用    
   

技术措施:采用有机肥和养护措施,避免施用化学肥料后排放温室气体,同时有机肥能够促进植物和土壤的碳汇效益。

25
循环利用人类废料    
   

技术措施:注重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尤其是园林废弃物,避免固碳释放。

▲Smile Plastics塑料再生板:原材料有酸奶瓶、塑料包装、回收家电等各种消费后和工业生产中回收的塑料,通过Smile Plastics这家公司的特殊加工工艺,把它们压制而成的实心面板。

▲利用建筑废料制成的发光混凝土

参考文献:

李倞,吴佳鸣,汪文清.碳中和目标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策略[J].风景园林,2022,29(05):45-51.DOI:10.14085/j.fjyl.2022.05.0045.07.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GVL怡境生态”作者:GVL怡境生态(ID:gh_abd523279635)。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