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改编自摄影师高屯子《十年寻羌》一书的自序。这些影像和文字向你讲述的,不是漂移在历史文献里中原以西广阔大地上的“羌”;不是专家学者们通过历史文献研究推论的“羌” ;不是接待领导或游客时敬酒献歌的“羌”;不是舞台之上或媒体镜头前的“羌”。而是苍茫历史时空背景下,“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在那些尚存一丝历史余温和乡土气息的村寨里,敬天法祖、 耕种劳作的“羌”;是现实与理想在摄影师心中叠化而成的影像。
2010年正月初五,茂县曲谷乡黑如寨“俄苴节”的气氛,轻松而隆重。除了河坝各寨的男人们之外,还有不少从成都、北川、茂县等地赶来 的专家、学者也参与其中。“5·12”大地震后,大家对“瓦尔俄足”、“俄苴”这样的传统节日开始怀念起来,期望通过对传统节日和风俗的恢复,把世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慢慢激活、唤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摄影杂志”(ID:cphoto1957)。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