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柴发明家被称为“无用版爱迪生”,星爷点赞,网友:恭喜追星成功!

废柴发明家被称为“无用版爱迪生”,星爷点赞,网友:恭喜追星成功!

被星爷手动点赞?

钦定为“达闻西个仔”

无厘头发明家@手工耿又出圈了

他总是发明一些“无用”的东西

让无数网友哭笑不得

又不得不佩服他的脑洞与才华

甚至连获央视2次表扬

被《华盛顿邮报》称为“无用版爱迪生”

如今他追星成功

千万粉丝都为他感到高兴

直呼:出息了!

本期「了不起的匠人」

带你认识废柴发明家@手工

 

  “耿哥出品,必属废品”  

  “不是说没用,是真没用”  

“废柴界的发明家”@手工耿前不久获周星驰手动点赞,还被星爷称为电影《国产凌凌漆》中菜贩达闻西的儿子

他的无厘头发明总是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惊喜,引得网友频频爆笑。

短短几年,无数次破圈走红,让他在B站收获700万+粉丝,全网粉丝破1800万,被国内外媒体多次报道。

周星驰为@手工耿手动点赞

前段时间,星爷在网络上突发奇想地提出了在现实中冲浪板与电影《国产凌凌漆》中“箱神”结合的点子。

这个点子被星爷的铁粉@手工耿看到后,他非常自信地表示“可以”,随后就开始了箱神冲浪板”魔性改造

冲浪板是用木板照着图片现做的,还找到了大得离谱的弹簧,经过焊接、拧螺丝、组装、涂漆等一系列操作之后,神奇的“箱神冲浪板”终于出现在了大家眼前。

@手工耿说如果星爷看到这个视频觉得不错的话,会再做一个送给星爷试一下。不过这个箱神冲浪板”确实有点危险,难怪网友们都玩起梗来:

“星爷:我还想多活几年

“《试试就逝世》”

这一次的联动其实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在@手工耿的身上确实能够看到周星驰式的无厘头和搞怪幽默

比如他发明的自制倒立洗头机人躺在木板上,头塞进透明圆桶里,慢慢倾斜直至人完全倒立,注水将全部头发打湿,底部转盘转动实现漂洗,放水后桶内吹气烘干头发。

是不是光看描述就觉得不可思议,但@手工耿把它变成了现实,还表演了一段“缸中之脑”


因倒立洗头机酷似古代刑具,从此@手工耿有了新的外号:“刑部尚书”

这个发明圈粉了国内外网友,还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无数人看过视频后表示被笑哭了

“无用指数10分,好笑程度满分10分我给9000分!”

“这个项目我王多鱼投了!”

去年,他搞了件大事。一边弹钢琴一边烤串还能移动的“钢琴烤串车”横空出世,上演了一场“火上钢琴师”。这个能让人的精神和肉体同时受到熏陶的“音乐串烧”在网络上爆火

“钢琴烤串车”的离谱程度惊呆了全网,网友爆笑

“别人钢琴考十级,@手工耿钢琴烤十串”

“接下来要研究一下到底是肖邦的曲子烤肉好吃,还是贝多芬的曲子烤肉好吃了”

@手工耿还邀请了刚出新歌的周杰伦试驾:周师傅来五串《最伟大的作品》,多放辣,谢谢。


想想那个画面都能笑出声来。

细心的网友还喊话朗得看看这个:


@手工耿和朗留着同款飘逸的长发,都穿着背带裤,看似一对亲兄弟。没想到,朗竟然回复了网友:“我看了”。

● 看似亲兄弟的@手工耿和

他的发明远远不止这些,作为创意永动机的他好像没有创作瓶颈一样,持续发明着更多“无用”的东西。网友不禁调侃到:

“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初心,因为他发明的东西没有一件有用”

可以做手机壳的菜刀、雷神锤子挎包、铁甲战士童年三件套、同时具有声控功能和自带人体感应器的“咳反应功夫灶”、为保安大叔特制的“安保巡逻机甲”、27000000毫安的超大巨型充电宝......

● @手工耿各种奇怪的发明

还送给妈妈用不锈钢做的钱包、钢管和钢丝结合的扫帚。连@手工耿的妈妈在央视采访中实力吐槽:

“不是说没用,是真没用”

阿里巴巴官方账号在他的视频下方留言:

“你淘宝店有卖吗?我去收差评”

粉丝们也毫不客气地喊出“耿哥出品,必属废品”的口号。

● @手工耿的妈妈接受央视采访

虽说这些东西没有用,但是他带给我们的快乐是无限的。

@手工耿还被邀请到了日本的搞怪综艺《月曜》,让日本观众见识了我们“中国的爱迪生”

@手工耿在他的200件发明中挑了3件自己最得意的发明:“优雅”的不锈钢杯托、“完美”的带娃神器、“天秀”的钢琴烤串车,让节目主持人松子和村上信五直呼666~

● 日本综艺《月曜》

不仅国内外的网友被@手工耿圈粉,许多明星都开始与他魔幻互动。

@手工耿与魔术界大咖刘谦共同打造了漫威迷直呼“想要”的灭霸版洗剪吹之手。

在票房破9亿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影帝黄渤饰演的角色原型就是@手工耿。在电影中出现了许多@手工耿的发明,在花絮中他们两个的互动让网友们都笑疯了。

@手工耿与刘谦的互动

● 《我和我的家乡》电影花絮中@手工耿与黄渤的互动

每次看到这些奇怪的发明,大家都觉得很莫名其妙,但又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这些创意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也许这种创意每个人都能想出来,但是在忙碌和条条框框之中,渐渐地变得功利起来,这些“无用”的创意也自然不会驱动我们去实现。

在@手工耿的身上仿佛看到了童年的天真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正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消逝的东西。他的发明不只是给我们欢笑,更像是在一次次地完成我们不敢实现的幻想。


   

   

  “无用良品”成就有用之人  

其实在这些“无用”的发明背后,藏着许多@手工耿的心酸历程。

一切都是从喜欢开始。@手工耿坦言自己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机械和钢铁这些东西。


14岁就辍学的他,在工地打过杂、装过水暖、卖过手机、进过厂。他本可以按照父母的安排,买房、结婚、生子,一切按部就班地实现别人眼中的“成功”。

但是他没有选择这样的路。


而立之年,他回到家乡开始创业做手工。父亲对他说:“你还是喜欢捣鼓这些东西,有想法试试也行”

● @手工耿和他的父

2017年,@手工耿在快手上发了第一个视频,视频里展示了@手工耿用管钳、螺母和钢筋制作的一只蚂蚱,栩栩如生。三天后,视频的播放量破了70万,他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特别高兴,很激动,凌晨几点也不睡觉,老是刷新这个视频,看视频底下有没有评论点赞。

渐渐地,他开始不断地在网络上展示自己脑洞大开的发明,赢得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但这个成就在务实的亲朋好友眼里,不过是在“胡闹”,不仅养不活自己,有时还要家里人倒贴,身边几乎没有人支持他。就连@手工耿的妈妈在央视采访时都毫不留情地说:

“能养得起人吗?这不是闹着玩呢!”

可他就是这么坚定地选择了做手工。善于洞察生活、想象力丰富的他,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把每个创意都“变现”。

有时为了完成一个发明,他不惜花上几个月的时间,从创意、画稿、材料、组装改造每个环节都自己完成。

面对不理解,他总是说:

“通过自己的手做出来的,跟买来的和机器做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家应该都会懂,自己完成了一件作品时油然而生的那种幸福感和满足感,这大概也是@手工耿一直坚持下来的信念。

● @手工耿的工作台

● @手工耿的台词手稿

对于@手工耿来说,创意和发明就是他的精神家当。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网友们都在玩梗搞怪,但是他在视频中还是非常诚恳认真地介绍着自己的发明,只不过他把苦难转化为幽默,感染到了屏幕前的你我

他的坚持与才华给他也带来了幸运,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他发明的东西也许是“无用”的,但他绝对是有用的,他做的事也是有用的。


就像《华盛顿邮报》的评价:

“每个国家都有在工具房里捣小发明的人。但是在中国这个历史上曾为世界创造出指南针、活字印刷和火药的国家,一大批的修补达人们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也正是这种让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经济的巨人。”

运营 | 匠匠

编辑 | jojo

* 文中图片选自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了不起的匠人”(ID:lbqdjr2017)。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