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经济正在经历一段关键的转折期。
在过去二十多年当中,中国的GDP翻了9倍,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产业链,和世界第二大的消费市场,诞生了一批世界级的互联网巨头,超大规模的产业和市场,造就了中国新经济的腾飞。回看过去二十年,我们也发现,新经济领域里的企业与精英们带来了持续的增长动能。
36氪在2013年就开始举办WISE大会,当年叫做 “2013 WISE互联网创业峰会”,大会主题是“你的时代”,当时WISE的Logo旁边还小心翼翼的加上了一个Beta的标识,寓意并非内测,而是对创业怀有敬畏之心。
如今,36氪WISE2022 新经济之王大会迎来第十年。这10年,36氪作为新经济服务平台,始终以商业观察者和企业服务者的身份,陪伴和支持中国企业的成长,见证和记录中国经济的蓬勃。
11月24日,“互联网那些事”专访了36氪副总裁李政。
从热门赛道看新经济的未来
互联网那些事:李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年是WISE的第10年,这10年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看到从曾经的“WISE看新经济”,到如今“新经济看WISE”,这个改变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
李政:你好,我认为底层逻辑的核心主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36氪的身份变化;另一个是整个新经济的市场规模,包括涉猎的范围也产生了变化。
36氪是从创投开始的,之前受到资本推崇的创业项目和科技互联网相关的较多,现在我们更多是以一个媒体的身份,像一个观察者。
随着最近几年国家在大力提倡新经济,再加上36氪涉猎范围在变大,2016年我们提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叫做“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所以我们在整个内容组织,包括在观察的过程中,关注的焦点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基础上,WISE大会变成了人们了解未来一年新经济、新经济企业变化很重要的事情。包括哪些赛道可能在明年能够展示出来,这些都是我们希望在WISE里面展示给大家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每年的WISE大会,就变成了一个大家看来年新经济,甚至未来两到三年趋势特别集中的会场。
互联网那些事:也就是说WISE大会从盘点过去到观察未来,身份和目标都发生了变化,这一点我们从过去10年的WISE大会关注的领域变化也能感受到,包括在互联网、数字化、新能源、新消费等领域,都是一些在当时影响新经济发展的行业,大家也很好奇,今年的“WISE2022 新经济之王”大会与往年有哪些差别吗?
李政:新经济之王大会我们是从2018年第一次提出,成为我们正式的方针是在2019年。之后每一年我们的议题都不太一样,但都会紧扣当年和来年我们所认为的趋势。就像今年我们叫“WISE2022 新经济之王”大会,也有很多升级和变化。
一方面是议题上非常丰富,涉及新能源、SmartEV、新消费、投资人、硬核科技、数字全球化、XR与元宇宙和机器人等等这些热门的赛道,里面还有企服、双碳的话题。二级市场有我们自己孵化的商学院项目,今年相比往年是尤其丰富的一年,关注的赛道非常多,这是议题上面的变化。
第二在营销领域今年也做了很多尝试,包括企业特色会场,里面有蒙牛、惠普这些传统龙头品牌,传统企业其实也在做创新,在不断的做数字化,不断的进入新经济领域。我们会跟各个领域的龙头企业合作,一起在WISE做传统企业专场。
通过头部企业可以看到,传统行业或是传统领域在进入新经济过程的发展趋势。
例如去年蒙牛提出的新五年战略所提到,要加强数字化步伐。今年在蒙牛数字化方面,我们有一个专场会议在“WISE2022 新经济之王”线下专门做对接,这是营销领域的升级。
此外,今年在整个传播上,我们用了50多家媒体做线上参会入口,大力加强线上资源,在减少线下流动的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参与到大会,以上几点都是今年跟往年不一样的。
互联网那些事:其实不仅是消费,WISE关注的行业、主题其实都在发生变化,那对于新经济这个概念 ,是不是也一直在升级呢?从36氪服务这么多新经济企业来看,我们现在理解的新经济和几年前有没有不一样呢?
李政:刚才也提到了,我们是在18、19年的时候开始提新经济。通过这几年观察新经济,我确实看到一些发展和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概念,概念上新经济越来越清晰,以前大家很难定义什么是新经济,但现在我们认为有三个创新是新经济核心的特征: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
新产业我们一般指用新的科技成果,包括技术形成的规模性新经济活动,新产业主要是以技术为驱动力。
而新业态,我们一般指的是整个市场发生的变化,以及大家顺应市场的需求,做出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等。例如针对C端,找到更多的用户数据后,我们能不能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等等,这些都是新的业态。
商业模式提到比较多,以前很多新经济公司都集中在模式创新上,今天我们再去看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已经变成一种依靠用户价值来实现,或者是帮助企业持续盈利等等,目标商业模式的出现对企业的内外要求很不一样。
互联网那些事:李老师的比喻非常深入浅出,但我还有一个疑惑,就是从“WISE看新经济”到“新经济看WISE”的形式转变,到底是某一瞬间的灵感,还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透过这个变化,还有哪些讯息要传递吗?
李政:前面我有提到,相对于过去,整个新经济领域囊括的企业和行业正在以指数式增长,开始更多是模式创新。
随着新经济领域的扩张,我们承担的作用也开始发生变化。你可以理解为是在宣传新经济,以前新经济只有O2O这些概念和模式。但现在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换一种思路,利用互联网思维或者平台思维去发展传统产业,去改革、去优化用户的体验。
各行各业都在往新经济领域转变,我们坚持做的很多东西,实际上也是新经济从业者来看WISE大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他们想知道自己所在的领域甚至其他领域,新经济有哪些事情正在发生?有哪些东西能用在自己所在的产业里面?这是36氪WISE本身发生变化的背景,也是新经济领域所囊括的范围所发生的变化。
互联网那些事:您的意思是说WISE大会是为了给更多从业者在新经济层面做参考,那今年WISE聚焦了新能源、SmartEV、新消费、投资人、硬核科技、数字化、XR与元宇宙和机器人八大热门赛道,硬核科技占比超一半,是不是说明硬科技是未来新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呢?
李政:可以这样理解,特别是与科技相关的领域,未来一定是新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动力。无论是发展新产业,还是新生态,甚至新模式,都需要依托技术的进步。前些年是依托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这些互联网形态前进,也帮助我们产生了很多新的业态、新的平台和新的模式。
从今天开始往后看,能看到疫情以来国内和全球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种情况就需要用新的东西去改变生产关系,这种新的东西是能够大力的去发展生产力的,而硬核科技一定是解决生产力,重塑生产关系非常重要的手段。
当然,科技是核心要素,又或许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而已,因为在新经济领域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就是资本。
合理利用资本进行加速,能够快速提升规模化,提升效率,这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未来经济的增长点科技算一个,资本是另一个,这是我们的看法。
互联网那些事:那既然整个新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和资本推动,作为一家新经济服务平台,36氪有哪些商业模式创新呢?
李政:模式上我们会首先保有传统媒体的内核,其次36氪一直在不停的做创新,就像我们公司的slogan:“探索媒体的边界”。
比方说在内容上会深耕内容资源库,包括孵化像“领氪”这样新的阅读型工具,重新去定义大家阅读和使用资讯的方式。另一方面我们也做短视频,短时间内获得了七百万以上的粉丝。在商业模式上,我们在智慧城市中寻找发展空间,利用我们平台过去十几年积累的80多万家企业的资源信息,孵化了企服点评平台。
另外我们在地产、消费、汽车这几个领域都有垂直深耕单个领域的客户,希望能够给他们提供360度的服务。这里重点讲一下短视频,短视频我们做了两年多,定位是一种严肃的机构内容,会涉猎泛商业的主题,包括优质内容,这个部分很快就获得了大量的粉丝。
互联网那些事:那除了内容上更多元外,其他方面还有哪些侧重呢?
李政:有的,在整合营销部分,我们重点是以内容、会员、咨询以及培训课程等方式,为龙头企业提供全链的解决方案。
除营销外,我们也会在社会责任上下功夫,特别是近年的疫情,很多的企业特别是早期的创业公司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会在这个期间,把平台的资源、地方政府、大企业投资机构多方链接在一起,帮助他们。
就像2020年疫情发生之时,我们发起了暖冬计划,最后帮助1800家企业建立了有效的联系,希望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上下游,能够一起在商业上有所发展。此外,我们也在杭州、成都、西安等城市帮助当地政府进行了云招商,将各地经济发展和企业能力进行链接,整个链接合作超过了120多个企业。
我们也专门做暖冬的公益课,今年可能还会推出百亿补贴计划,帮助一些中小企业在做企业采购之时能够真正得到实惠,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互联网那些事:除了这些,我们也看到36氪一直都在坚持创作、输出好的内容,以此来获取流量。
李政:确实如此,除了内容边界在变化,另一方面就是媒体本身的商业化边界,也需要不断的突破,如果不去突破商业模式边界,那将会永远处于一个售卖影响力或是售卖流量的过程当中,很难做大。
我们有资讯、有链接企业和政府各端的能力,我们就有机会去做服务。比如我们推出企服点评平台,帮助企业不断获得市场的销售线索。
从前,传统企业服务公司一半成本都是在营销上,从某种角度上看,甚至可能70%的费用都是在营销上,同时获客的方式可能又比较单一,在线下还会受到疫情影响,本身成本还会升高,而我们正在做的就是想办法去突破它。
另外从媒体的角度看,媒体能够衍生出什么服务?除了现在在做的营销传播相关服务以外,我们还有商学院。为什么做商学院?因为我们有很多内容沉淀下来,我们把这些知识结构化后可以帮到很多人,帮助大家提升效率。
再比方说咨询服务,未来还会再孵化按时间付费的产品等。
这些产品本身是创造价值的,不卖影响力,也不卖流量,卖的是专业。
最后是链接类的,比方说我们做咨询留言板,以前老股在未上市之前会进行转让,靠的是小圈子,如今通过媒体的力量就可以让更多感兴趣的人进来,我们能够更好的去提升老股的转卖效率。
如今我们做链接,会对链接的效率、效果负责任。我们有人在里面服务,卖的是一种服务,也是一种链接效率,这也就回答您刚才的这个问题,“我们怎么样去坚持媒体的内核不变,怎么样去发展我们的服务”。
互联网那些事:也就是说36氪在不断的整合内容、会员、咨询和课程等多方资源,给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其实我们也知道,很多线下IP大会是给品牌营销搭台子,那WISE大会是否可以反应出36氪营销的过人之处呢?每年的WISE大会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李政:WISE每年会在两个方向上有不同。
首先是每年都不一样的主题。
我们跟嘉宾、创业者去沟通今年这个主题的时候,大家还蛮感动的,疫情已经要进入第四年了,这期间大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这个时候我们有没有信心,我们相不相信在中国仍然能够去创造奇迹,以及我们是不是相信创新可以去创造这一切,这是我们很希望跟所有到场的嘉宾去聊的话题。
第二个不同是,每年在WISE内容上也会进行升级。
比方说今年我们有八大赛道,之前我们聊的更多是教育、生物制药,今年则是聚焦在新能源、SmartEV等等,体系里面一个大的概念就会孵化出来两三个赛道,每年赛道还是会有变化。
此外,我们形式也有一些变化,今年我们转变成双会场解决疫情的问题,同时我们在杭州线下会场又会有相应的升级,以及企业的专场会。
虽然每年WISE都会有新的产品,但它的方向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帮助我们的企业、客户、政府解决他们当前实际的问题。
互联网那些事:这也可以说是在追寻整个新经济的状态变化吧?
李政:对,大体上是这样的。我再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不敢说有过人之处,但如果要说,我们在整个产品的设置上面,包括议程的设置上算一个,因为内容的设置,我们每年一定都是紧扣当年和明年趋势的。
36氪真正内核的能力,就是内容设置上面的能力。
第二个是我们每年不同的,满足客户或者是参会方需求的一些服务形式,包括像私董会、闭门会、晚宴、论坛,甚至包括类似于参访这样的事情,都是在WISE的传统峰会的模式上面嫁接出来的。每年的WISE都会有地方政府的领导来参与,同时也会链接地方政府主导分会场来做当地新经济的议题,这都是我们在尝试的事情。
互联网那些事:感谢李老师今天的分享,相信通过李老师对WISE大会以及36氪创新模式的解答,会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到WISE大会的变化和作用,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到36氪的正在做的事情,希望我们后续还有更多的交流。
写在最后:
WISE通过探讨的方式,将每年新赛道的变化以及传统企业的转变进行总结,让更多的人看到、看清新经济一路以来的发展方向。
以目前来看,WISE大会是一个链接媒体和各大行业不错的平台。我们也期待WISE2022新经济之王大会能够成为人们观察新经济趋势的风向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那些事”(ID:hlw082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