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22年艺术圈的十个想法

对2022年艺术圈的十个想法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我虽然一直没有做年度复盘的习惯,但也在今年的最后一天,开始学着总结回顾一下几件今年印象比较深刻的事。

不过任何事过几年看,都是小事,所以随便写写,纯当记录当下了。

1)今年最看不懂的新星:Christina BanBan

Banban最近在纽约上东的Skarstedt画廊办展了,这家画廊非常深藏不露,成立于1994年,目前只在纽约,伦敦,巴黎有分支。之前kaws结束了和贝浩登11年的合作后也转投了Skarstedt画廊。这个画廊还代理了乔治康多,thomas Schütte, Albert Oehlen, Martin Kippenberge, Francis Bacon.

哦对了,这个Skarstedt Gallery还是今年11月佳士得那张$3 million玛格丽特的买家。同样还是上个月16号苏富比现当代晚拍第五件拍品Von Heyl的买家,那张作品最后卖了$280,000。

Banban的展我之前就在贝浩登看过,当时看完就觉得get不到,可能和我喜欢的那一套东西还是有点区别,或许就像我一直欣赏不来Jenny Saville的作品一样。

2)今年年度最火艺术家:当然是处于绯闻中心的Anna Weyant。

火箭一般的速度,作品价格蹭蹭涨了近4000倍,还在杭州国美学习过7个月的Anna,她的八卦已经说累了,光是我自己的公众号就提到她四五次了…但就两个道理:1)这个时代超级画廊要推谁真的就能推谁;2)很多东西大家也是贵了才觉得好

3)今年最想看的展览:纽约Whitney Museum的“Edward Hopper’s New York”  (October 19, 2022—March 5, 2023)

这件Hopper1928年创作的《Night Windows作品可能是我一直以来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这张画描绘了一间灯火通明的房间,在外面夜色映衬下光影悠扬,明暗交错。 在一个私密时刻,当一个女人微微弯腰时,能看到她背部一小部分——她是在换衣服还是穿上睡衣? 

一段白色的窗帘从敞开的窗户飘出,暗示着微风轻拂。 墙上的文字写道:“高架列车将公共交通带入了私人领域,将家庭空间变成了好奇乘客的剧院。” 

看Hopper的作品就像在读斯通纳,他的室内设计暗示了人口稠密的大都市中私人生活的脆弱。窗户是他最经久不衰的象征之一,这种视觉感受我实在喜欢。

4)今年最让人无语的事件:#Just Stop Oil泼画事件。

其实不光是我,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如果这些环保分子他们的目标只是媒体报道和Twitter点击,那这个活动无疑是成功的。但大家似乎更认为这些破坏者“令人尴尬”和“可悲”。

5)艺术圈凯文史派西事件:

今年8 月下旬,德国著名报纸《时代周报》发表了一项调查,概述了对经销商 Johann König 的虐待行为和性骚扰指控。 虽然König一再强烈否认这些指控,但包括像Monica Bonvicini 在内的众多著名艺术家还是因此退出了画廊。

6)今年推荐三本书:

#1:《Art Is Life:  Icons and Iconoclasts, Visionaries and Vigilantes, and Flashes of Hope in the Night》 By Jerry Saltz

看过两遍了,买来不时翻翻,有些话写的非常经典。

#2:《Museums and Wealth: The Politics of Contemporary Art Collections》By Nizan Shaked

其实对中国藏家和中国美术馆来说借鉴意义不大,但对有美国业务开展的中国画廊或者dealer来说是不错的一本参考书。

#3:《利奥和他的圈子》 by安妮·科恩-索拉尔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三个月才读完,最后得出一个心得:此书前半部分几乎可以省略跳过,后半部分值得一读再读,对了解高古轩模式形成以及现当代画廊体制建立一本非常好的读物。

7)今年印象最深的一件作品:

还是在我们最擅长炒作的贝浩登画廊展出(同样也是贝浩登展出那件12万美金的香蕉),MSCHF的这件《ATM Leaderboard》非常简单:只要你把卡插进机器,这台ATM机就会直接公布你的银行账户余额,并附上你的个人照片。

最后这件作品以7.5万美元价格卖给了迈阿密一位当地藏家。

在艺博会结束的时候,余额最高的一位账上有900万美元,而第二名是DJ Diplo,账上有300万美元。

这件作品要分析的话是可以让美院学生写一大篇分析的,比如说这件作品如何抨击讽刺那些参观的有钱人,艺术品的荒诞性,或者简单直接粗暴的揭下皇帝的新衣,看潮水退去是谁在裸泳…

MSCHF这个布鲁克林观念团体的作品一直很有意思,早在两年前我就因为那件“Jesus Shoes”开始关注他们动向,他们作品里探讨的人类文化,政治和货币的批判,都是直接催化观众参与并实践的非常有意思的尝试。

8)今年最大迷思:江上越市场是不是要凉了?

有个朋友给我发来微信,说他去年花了十多万买的江上越,今年几乎原价出手,他问我,江上越看上去那么火,感觉身边的人都人手一件,怎么会不好卖呢?

看着他痛苦的神情,我很难告诉他,市场似乎叫好一片,但估计全砸中国人手里了。

中国艺术市场这几年急速成长中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定价体系,中国买家巨大的购买力反而使中国(大陆)成为一个被自己人孤立起来的市场,然后作品如江上越的在国内风险堆积得越来越高,泡沫无处释放。

实际情况就是:一个看上去很有国际范的国际艺术家,实则只在中国人的圈子里被传播,被看见,被消费,蛋糕太小,盘子又过于集中,分蛋糕的人能力有限,蛋糕味道又很一般,一顿操作下来,看上去每个人盘子里都堆了一块蛋糕,但吃的却并不开心。

解决办法:挑好蛋糕,和更多人一起吃。

9)今年最深刻的一句话:同样来自Jerry saltz。

10)明年还能写点什么?

我也不知道,毕竟之前写的几篇文章最近都接二连三的被封了。🤷‍♀️

最后,今年自己难得的一个反思:

很多人的想法都停留在过去线性发展速度上,但这两年出现了很多新的潮流风向,新的工具,新的机制,无论是NFT,ChatGPT,还是Diffusion Models,DALL·E 2,Midjourney,Runway,Masterworks…我始终认为未来一年可能效率提升大于前五年总和,y=1/x,x趋近于0,Y趋近于无穷。

希望明年继续有成长,也希望一年能比一年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1111XXXX”作者:1111xxxx(ID:gh_77e2eca212bf)。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