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樊玮
图文未经授权不得擅用
大家好,欢迎收看雅昌讲堂。
今天我们讲罗斯科。
▲马克·罗斯科(1903-1970)
抽象派画家
抽象派运动早期领袖之一
近期,雅昌艺术网发布了2022年度全球最高成交榜单TOP50,其中马克·罗斯科的成绩绝对可以用“亮眼”来形容,不仅一人独占3个席位,更是以6680万美元的高价占据了“抽象艺术第一名”的宝座。
▲罗斯科《无题(深浅红色)》
1961年
175.3×142.2cm
私人收藏
这幅《无题(深浅红色)》以浓烈的橙色为中心,从穿透色彩的浮动色块,到活泼的笔触,无不展现出罗斯科的创作力量和他绘画的真正精髓,同时也展示了他处于创作巅峰时的自信。
这,很罗斯科。
其实在众多的西方艺术史著作中,罗斯科的地位和评价远不如同时代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如波洛克,或者德·库宁,还有纽曼。
但在拍卖排行榜上,罗斯科的作品价值却远远超过了他们。
他不仅占据了抽象绘画拍卖价格榜首的位置,还在天价艺术品榜单前100中,一人独占7个席位。
就这样,罗斯科把其他抽象画家都远远抛在了身后。
▲罗斯科《橙、红、黄》
1961年
236.2×206.4cm
私人收藏
比如这幅《橙、红、黄》,在2012年以86,882,500美元的价格刷新了艺术家的拍卖纪录,创下了当时当代艺术拍卖的最高纪录,至今也仍然位于抽象绘画拍卖价格的榜首。作品中的色彩单纯,沉郁而不失雅致,每一个色块单一却不单调,平整但不平板。色块之间就像是浑然天成一般,特别是边缘线处理的参差不齐,彼此相互渗透,极富变化。
但是,为何几个色块就能卖如此贵呢?仅仅是因为画的好吗?
当然不是。
别小看这些色块,它们可是罗斯科抒发情感的载体。
▲罗斯科《自画像》1936
1903年9月25日,罗斯科生于俄国德文斯克的一个犹太家庭。10岁时,全家移民美国。但犹太人的身份使他自幼戒慎恐惧,即使在移居成为美国公民后也只是稍稍缓解了他郁郁寡欢的内在情绪。罗斯科曾在纽约艺术学生联合学院学习绘画,师从于马克斯·韦伯。
但他一直到中年,才发现自己原来和抽象表现主义适配度最高。
在此之前,他和蒙德里安一样,经历了从具象走向抽象的过程。
他还曾尝试过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绘画,试图找到最适合的表达方式。
▲罗斯科《街景》
1937年
73.5cmx101.4cm
如《街景》中,室内与室外的风景是罗斯科早期经常描绘的内容。作品色彩微妙,构图简洁,人物造型带有刻意的变形和夸张,城市景象如梦如幻,但此时人物的描绘仍然是偏写实风格的。
▲罗斯科《地下狂想曲》1940年
到《地下狂想曲》时,人物造型已经开始符号化,淡淡的色彩配以支离破碎的“扭曲”,罗斯科将画面中的元素刻意放大,色彩被不断强化。因此,这幅画被喻为是罗斯科迈向抽象主义的预演。
▲罗斯科《无题(白与红上的紫罗兰色、黑色、橙色和黄色)》1949年
1949年,他终于创作出了成熟风格的早期代表作《无题(白与红上的紫罗兰色、黑色、橙色和黄色)》。画作上半部被一个红色长方形占据,下面是一道黑色粗线,标记了画面的中央。下半部分以一个橙色长方形开始,逐渐与一个黄色长方形融合。所有形状都松松散散,边界模糊,与围绕它们的其他形状相互融合。
从此,水平长方形的构图,温柔相融的色调,成为了他的标记。
他,也终于在这些色块中,找到了抒发自身情绪的最佳途径。
可以说,是罗斯科开创了情绪化抽象表现主义,色彩从此成为了为情感服务的工具。
▲罗斯科《白色中心-玫瑰红上的黄色、粉红及淡紫》
1950年
205.8×141cm
私人收藏
《白色中心-玫瑰红上的黄色、粉红及淡紫》以白色居中,夹着黄色、桃红和玫瑰紫。极为精简的构图之上,彼此相融合的色彩让感觉被无限放大,散发出具有象征意味的美感,引发着观者强烈的心理共鸣和情感震撼。
......
马克·罗斯科是谁?
几个“简单”的色块凭啥那么贵?
他是一开始就在画“色块”的吗?
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都是哪些呢?
- END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雅昌艺术网”(ID:A80480080)。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