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主题 -
探索城市未来,同时仰望星空
UABB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下简称“深双”)自2005年创设以来,从未停止发现和迁徙,犹如在瞬息万变的城市宇宙中登陆一个又一个新行星,同时建立新的基站,将下一次的时空探索引向更远方。
©UABB,摄影:胡康榆
如今,第九届深双于2022年12月10日开幕,首次进入“深圳精神”的发源地罗湖,将原金威啤酒厂这座承载了深圳人共同记忆的工业遗址,重塑为面向未来的城市空间。
第九届UABB主展场金啤坊
©UABB,摄影:胡康榆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团队运用“即地制造”策略,将啤酒厂复杂零散的建筑群保留、整合,利用钢材料楼梯和连桥连结数量众多的遗存建筑单体,打通原啤酒发酵罐内部和顶部,最大程度赋予这一场所“空间丰富性”和“功能多样性”。
在上上下下甚至手脚并用的探访过程中,参观者仿佛置身宇宙空间站,既能沉浸于人类精密的设计建造,也有机会仰望星空,任由想象力突破物质所限。
©UABB,摄影:胡康榆
·1·
城市生息,构思未来家园
本届深双的主题“城市生息”,包含着超越建筑、物体、实体空间的策展理念,将城市视为生生不息的共生之场,将人与自然视为命运的共同体。
策展结构平面、立体示意图©UABB
一些特别的作品超越了板块的划分,将展场塑造为一个虚实结合的小型生态系统,或一个理想生活聚居地的模型。
《进化漏斗》李翔宁/秦晓婉/厉鸿凯 ©UABB,摄影:胡康榆
《一人 众灵 呼吸》田川©UABB,摄影:胡康榆
©UABB,摄影:胡康榆
黑曜石工作室和深圳意向策划设计有限公司的《种子花园》把金威啤酒厂曾经的蓄水池想象成一片圆形的田野,在三个月展期里,这块花园将成为鸟类与人类一起共创的项目。观众为这座花园撒下种子,而鸟类光顾喂食器盛放的食物,并为花园贡献肥料。沿着环形步道旋转向上,还可以从鸟瞰的角度观察整座花园。
UABB,摄影:胡康榆
由31位建筑师和设计师共同打造的“流浪动物之家“散落在金啤坊各个角落,它们由废弃的材料制成,形态各异,为城市中的流浪动物提供栖息地,也为带携带宠物的参观者创造了有趣的互动场所。
《非猫勿入》刘治治,立入禁止©UABB,摄影:胡康榆
《转接头》左龙,梓集建筑设计©UABB,摄影:胡康榆
“流浪动物之家“系列作品©UABB,摄影:胡康榆
左右滑动观赏
《虚拟深双-植物生长》在各个展馆设置了虚拟空间入口装置,参观者通过扫码即可进入一片虚拟森林,化作一只萤火虫,从微观视角与植物世界进行互动,探索复杂多样的森林群落。还能领养自己的喜爱的植物,伴随它成长,收获它的数字果实再传播给他人。
《虚拟深双-植物生长》庄慎©UABB,摄影:胡康榆
这些作品为参观者更好地进入研究性的序章“何以共栖”板块做了感知上的准备。带着对展览整体概念的感性体验,阅读全球各地参展人及研究机构对地球现状和人类活动的审视与思考,我们得以一点点收集起关于什么才是理想城市、人类要建立怎样的共同生活方式、城市的未来将会如何等等问题的线索。
《我们》周力©UABB,摄影:胡康榆
在“未来聚居”板块,参展者则通过装置、小型展览等方式给出了自己对“生息之道”的具体设想。
李兴钢的《延庆奥园2062》结合北京冬奥会赛区的场地特征,凭借对于近未来材料、能源和数字技术革命的乐观预期,畅想未来田园城市的美好图景。在那里,将有四季如春的生态化居所和休闲游乐设施,有自给自足的农牧物资培育区,有由雪场缆车改造而成的空中交通系统,还有新型的能源生产和智能化柔性蓄供电控制系统,所有设施以传统文化中的“八景”形式呈现,连接过去和未来、人和自然。
《延庆奥园2062》李兴钢©UABB,摄影:胡康榆
《感知红树林》则传递出作者窦平平不以人类为中心的城市观。红树林是深圳所处地域特有的热带海滩植物群落,作品用可重复使用的预制木构件创造出类似红树林的景观,并邀请参观者坐在红树的“根系”之上,沉浸于《深圳自然笔记》作者南兆旭于当地取材的鸟鸣与虫鸣之中,感受被现代城市驱逐的原始生命力。
《感知红树林》窦平平©UABB,摄影:胡康榆
面对气候问题、能源危机、收缩城市等诸多难题,许多科幻作品给出了激进的解决方案,身在其中的我们距离达成共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下的人类终究无法真正认同和设想一个完全脱离地球家园和城市空间的“美好未来”。因此,“城市生息”的主题之下,本届深双尝试给出了丰富的开放性解答。
《再寻桑田》刘佳玉©UABB,摄影:胡康榆
·2·
Cosmologies,看向未知宇宙
这也呼应了展览的英文主题Urban Cosmologies,宇宙比自然更大,对人类来说,未知远远比已知更大。
第九届UABB主展场金啤坊©UABB,摄影:胡康榆
不只是位于筒仓所在厂房的“寰宇对话”板块,本届深双的许多参展者都巧妙地利用或运用筒的形态来创造他们的微观“宇宙”,与参观者一起向上和向外凝望,穿越时间、叩问深空。
©UABB,摄影:胡康榆
在《时间之河》中,朱剑辰提取同时存在于动物和人体中的四个基因片段,在罐体底部用硅晶和光线制成“染色体篝火”装置,李星宇将雨林中不同频段的声音解离出来,纵向分布在罐体空间中,参观者从旋转楼梯拾级而上,仿佛围着篝火聆听远古的诉说。
《时间之河》李星宇、朱剑辰©UABB,摄影:胡康榆
《MLMA音乐盒:垂死之星的旋律》与日本国家天文台合作,利用智利阿塔马大型毫米波阵列(MLMA)望远镜从垂死的玉夫座R星上捕获无线电信号数据,制作了可在特定音乐盒上播放的70张音乐光碟。参观者坐在“安魂曲”的声场之下,缅怀950光年外即将消逝之星。
《MLMA音乐盒:垂死之星的旋律》
Whatever + Bassdrum Qosmo + Epiphany Works + NOAJ
©UABB,摄影:胡康榆
整个展览最为浪漫的“星空公园”项目位于E栋顶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照明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将它设计成一个天文望远镜,用它“管中窥豹”,唤起人们对星空与未知的神往。参观者可以迈过中式园林的朱漆月亮门步入望远镜内部,观看不断变换的星空图景,也可以从镜筒另一侧登上“舷梯”,透过“舷窗”向内窥望,透过无垠的星系,回望小而美的地球。“从地外回望的“空间望远镜”和在地面遥望的“天文望远镜”,其视野仿佛在镜筒内某个截面处交汇,形成无形的对望。
用望远镜遥望浩瀚宇宙,图源《管中窥豹》参展团队:朱荣远、梁峥、王泽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别让眼前眩目杂驳的灯光,阻截人类望向未来的目光。”这是“星空公园”项目参与本届深双时提出的口号。“星空公园”原本是一个旨在治理城市光污染、保护自然暗天空的研究项目,却恰好成为诠释Urban Cosmologies点题之作,显影人类星际探索的漫漫长程。
筒舱中呈现的影像,图源《管中窥豹》参展团队:朱荣远、梁峥、王泽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在时间与空间、地球与星际的双重维度上,本届深双通过六大板块、数百作品和贯穿展期的活动建构了以开拓和反思精神为内核的人类命运景观,同时呈现出技术背景下浪漫的太空歌剧和现实的人文价值关切。或许“奇点时代”终将来临,但生生不息的城市会作为文明的桃源以某种方式存在下去。
入口处A栋塔楼©UABB,摄影:胡康榆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
主题:城市生息 | Urban Cosmologies
主展场:深圳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东昌路9号
展览时间:
2022年12月10日 至 2023年3月(每周一闭展)
周二至周四10:00-18:00(17:00停止入场)
周五至周日10:00-21:00(20:00停止入场)
*无须门票及预约
END
出品方
监制:朱丽康
主编:李昕
撰文:韩见
排版:东开开
特别鸣谢: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言一吾ITALK”作者:一言一吾(ID:I-TALK0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