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三部曲最后一本重磅来袭!| 《赋形未来:建筑未来史》,一次穿越时间与空间的旅行

BIG三部曲最后一本重磅来袭!| 《赋形未来:建筑未来史》,一次穿越时间与空间的旅行

BIG著作“Formgiving. An Architectural Future History”的中译本《赋形未来:建筑未来史》正式出版!本书为BIG出版三部曲中的第三本,书中按照时间顺序展示BIG在过去十年的精选项目、对于地球未来的畅想,以及星球蓝图计划,带领读者踏上一次穿越时间与空间的旅行!


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全面呈现。——威廉·吉布森

BIG出版三部曲 "Yes is More"、"热到冷"、"赋形未来"

《赋形未来》一书从宇宙大爆炸开始一直延伸到遥远的未来,在丹麦语中“设计”一词为“formgivning”,其字面意思是为尚未成形的事物赋予形式。换言之,赋形于未来,即塑造未来世界的形式。书中记录了包括已建成和正在施工中的共计超过65个项目,展示了BIG在全球的工作,其中不乏项目实施中,各种版本概念草图的迭代痕迹。

01.

温哥华一号公馆

该项目位于加拿大温哥华,共60600㎡,这里是通往市中心的重要门户之地。由大桥和市区围合而成的三角形地块一直有待开发。我们先从解决限制条件入手:建筑需要与街道和桥保持一定距离,其中与桥的距离需要达到30米,以确保居住者不受车辆及行人的干扰;此外,设计还应确保邻近的公园不受建筑阴影的遮挡。

考虑了所有的限制条件后,我们最终只剩下了一个小得几乎无法建造任何建筑的三角形地块。但如果30米仅是隔离带的最小距离要求,那么随着建筑的升高,我们可以在空中找回这30米,使楼层的面积翻倍。

于是,我们按照这个想法做了方案,建筑不断扩大的轮廓使其看起来好像有人把帘幕拉到一边,欢迎游客们来到温哥华。

在大桥的下方,我们与温哥华艺术家罗德尼·格雷厄姆合作,建造了一个颠倒艺术画廊,我们称之为“街头艺术的西斯廷教堂”,画廊上方悬挂着罗德尼设计的巨大旋转吊灯。拔地而起的温哥华一号公馆,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逐渐扩张的造型仿佛一个从瓶子里冒出来的精灵。这种看似超现实的姿态,实际上体现的使由所处环境塑造的高响应式建筑设计思路。

02.

蜂巢住宅和奥尔巴尼录音室

该项目位于巴哈马,共21000㎡,项目的设计响应了巴哈马人的生活方式。每户人家都有一个巨大的阳台,形成了一个室外客厅,并带有一个夏季厨房和一个通过楼板下沉设计创造的泳池。

轴测分解图

下层房屋之间4米高的隔墙充当了与房间同高的混凝土梁,承载泳池水体的重量。人们在游泳时可以完全沉醉于海港码头的景色之中,最终的外立面由连接在一起的六边形泳池立面构成,使建筑看起来好像一个巨大的蜂巢。

奥尔巴尼录音室是一个按照声光需求设计的录音工作室。条纹状的体量造型看起来像一个布满波纹团的贝壳,由面向东西的平行墙壁构成,可以阻挡从低处射入的阳光,同时朝向码头和私家花园开放。

录音工作室平面图

录音工作室立面图

波纹起伏的屋顶由倾斜的石板制成,以确保地板和天花板之间没有平行的表面。由此形成的外立面看似一列列平行的光柱,仿佛音效均衡器的数字指示灯在闪耀。

 

03.

《赋形未来:建筑的未来史》

本书从过去开始论述,第一章通过六种进化轨迹:包括“制造”、“感知”、“持续”、“思考”、“修复”、“移动”来探索这个被构建的世界,以此作为建筑师和设计师赋形未来的起点。

文化、气候、景观,以及所有来自元素的能量——海洋的热质量、洋流的动力学、太阳的能量和热量、风的能量——都是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在「现在」这一章节中,描绘了指向未来的特定片段,揭示了超越了项目本身的机遇,也是赠予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每个项目中,我们都发挥着”赋形者“的作用,超越设计本身,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份超出所有人期待的“礼物”。这些“礼物”会为人类带来更好的未来。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突破性进展,都是朝着一个更接近我们梦想的世界——实用主义乌托邦(Pragmatic Utopia)——迈出的坚实步伐。

——Bjarke Ingels, BIG 创始合伙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建筑”(ID:i80arch)。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