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本命年2022——访孟禄丁

别了本命年2022——访孟禄丁

今年是大时代来临前,动荡的一年,每个人过的都很艰辛,当下活着不阳是硬道理。今年也是我的本命年,生活和艺术上遭遇很多,好坏参半,但都平安平静的渡过了,在壬寅年最后一天,至暗时刻,把自己点亮,跨入新年。

我拿出疫情解封前与邸小伟的这段采访视频 ,作为对2022年艺术上所作所思的一点回顾和了结。小伟我们常聚常聊,他也是保定人,话语里还有浓重的保定口音,所以和他聊天有一种亲切的放松感,总能聊的自然深入,娓娓道来。



以下文字是从视频转出,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对口语化的词句做了部分修改。

孟禄丁
2022年12月31日于望京

邸小伟=邸

孟禄丁=孟

邸:我记得你很早就提出过“纯化语言”的主张,你这两年来作品量还特别多,作品量这么大跟你之前的“纯化语言”的想法和工作方式,是不是也有关系?

孟:作品量大,是因为从做“朱砂”系列开始,有很多东西想做,想把它往深入里做。另外也可能是因为准备长沙的展览,这个展览本来是订在去年10月份,然后推迟到今年,等于推后了一年,所以一直在做作品,因为疫情也出不去,做出的作品量感觉大。另外“元速”系列也做了好多年,所以说有很多作品可以选择。

壬寅祭”展览现场·珠海-里想空间

邸:看你新出的画册,确实是感觉2022年做了很多作品和展览,是吧?

孟:我今年加起来应该算是4个个展,从年初3月份,在珠海的一个画廊,是在一个祠堂里。展览我没去现场,也是因为疫情,正好是展览的时候广州那边疫情特别严重。我是想把“朱砂.祭”那个作品放在老祠堂的空间里,其实我是特别想把这件作品放在不同的空间里边,和空间结合产生不同的观展体验。




壬寅祭”展览海报

另外,在上海封城刚刚结束之后大概半个月,我就在春美术馆做了一个个展,我准备的比较充分,也准备了好久,但是也是一直推,从5月份推到7月份,一直封着,到7月底才开封。我觉得这个时候是特别好的一个机会,然后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展览,那个空间我觉得也很完整,很丰富。



在那个之后又过了半个月,做了在翡翠画廊的展览。翡翠画廊是一个英国的画廊,也在上海,在黄浦江边上,是艺仓美术馆下边的一个画廊。是把春美术馆“元色“展览中挑出一部分作品在画廊里又做的,我也没去成,还是因为疫情。


“图·符”展览海报

然后,在11月份又在长沙那边来做,所以说连起来了,很多人看帖子就觉得2022年我做了很多展览,因为我以前很少做个展。



年我觉得是特别特殊的一年,我觉得不管这些展览成功不成功,只要是做了,只要它存在了,在这个空间,在这个时间段里,留下一个痕迹。我觉得今年应该是一个节点,是一个改变历史的一年。


“玄理冥造”展览海报

邸:我觉得应该很重要。

孟:这是我的预感,我觉得做艺术很难遇到。


“壬寅祭”展览现场·珠海-里想空间

邸:这样一个比较激烈的时代。

孟:对,很难遇到,我觉得特别有意义,特别让你跟很多东西都能够整合在一起,打通一个和未来的这么一个关系。2022年是很重要的一年,对于艺术或者艺术家,对于历史,当然对于社会更是如此。

邸:能不能再说个题外话,那天我把你长沙展览做的那本画册从头到尾很认真的走了一遍,我还是想听你再聊聊,你怎么看你自己的工作路线,比如你是怎么转到的抽象,然后你怎么看抽象,就现在的作品你愿不愿意定义为抽象?还有这些相关的话题。

孟:我觉得抽象不抽象不重要,是不是一个抽象的作品,它只是一个说法,因为你用抽象语言表达,它就是抽象作品。很多艺术家都不认为自己是抽象,但实际上它是用的抽象语言。所以,对我来说,我只是用抽象的语言来表达我的一种思考认知或者是一种状态,更主要的是我画面背后的东西,观念、思维方式、世界观,观看的角度等等,这里边有更多的解读。但是,如果大家在一个公共平台上聊,都喜欢把一个东西归类,有个定义,能概念化,其实我也不反对这种比较公共性的定位,在一个大众一点的层次,有识别感的这么一个话题里去聊。

但实际上每个艺术家的作品都是独立的,每个艺术家的工作方式,思考角度和层次都不一样。我觉得如果往深入里去聊的话,是不是抽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艺术作品背后的那个人,是吧?包括他自身的这种语言逻辑、语言脉络,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这些东西如果聊起来更学术更专业。

元色”展览现场·上海-春美术馆

邸:我其实问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基于那本画册,做得很详细,其实从附中的作品,然后到本科,然后到表现主义的“红墙”、“足球”系列,然后再到材料作品,从那个时代的艺术工作者的工作脉络上看,好像也是一个特别正常的发展轨道,大致是从写实然后表现,然后抽象。

孟:作为我个人来说,我觉得所有的转变都是自然的一个转变,它不是刻意的,所有转变可能都是偶发的,但是这种偶发有可能是因为你有所期待,你有所准备,这种准备可能是潜在的,是吧?

邸:就是模模糊糊的那种可能。

孟:可能是一种偶然的东西激发了你去选择,你选择了就往前推进了,似乎有跳跃性,实际上作为我来说,我觉得所有的东西我是能够感受到它的内在逻辑的,实际上跟我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说,艺术所有表达的外在语言,实际上与你内在的生活,你的思考,你的整个的生命的状态是息息相关的,这个东西用几句话聊不清楚,但是,如果说你更多的了解我这个人,或者说了解我的以前或者生活,其实它是一致的。


元色”展览现场·上海-春美术馆


邸:昨天看那本画册,书里还有一个画面印象特深,你坐在地上画了一张特别大的画,那个时候应该是20多岁的时候吧?

孟:那个是在30岁以前,是在我留校后,应该是1988年的时候。

邸:我也能想象到,那个时候浑身都是劲,画这么大的画其实挺耗费体力的。然后再回到现在,2022年这一年的作品量也挺大,现在的工作方式是不是跟之前的工作方式变化很大,或者更直白点说,现在年龄大了,你的体力肯定不如20多岁的时候那么强了,所以说现在的工作方式是不是就有一些改变?

孟:是,现在我觉着虽然体力不如以前,但是你心在那儿,所以它是一种意志和精神在推动这些工作,我觉得还是不一样的,现在是往里收了一些,但是量还是有,如果说我有机会或者有可能性的话,量会更大,当然这个要看自己,我觉得也跟生命力有关系,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一个精神头儿。但是还是不一样,30岁左右的时候,那段时间你是外在的,你是完全宣泄的生命能量,到了现在50岁以后,60岁的时候,你有很多时间的积累,对事情的看法,对生命的体验又不一样了以后,你很多东西也就成熟了,可能不能说是成熟,但看东西就有一定的厚度了,然后你会超越一些东西,可能会升华一些东西,我觉得这是不一样的。包括文字也是这样。


“图·符”展览现场·上海-翡翠画廊

我原来年轻时,不是特别在意,到了一定岁数以后就要经常回顾,我原来是不做这些回忆的,有时候看你年轻时候画的画和写的文章,跟现在写的画的完全不一样,因为你的生活和生命状态都不一样了,它是一个自然的改变,我觉得这种改变很好,因为它是真实的,它是一种自然的转换。


“图·符”展览现场·上海-翡翠画廊

邸:这个自然的改变是不是主动的要改变?

孟:也不完全是,有时候我觉得感性和理性它是一种互动状态,甚至是一种交融状态。我认为人要相信直觉,要相信感觉,同时人也需要有理性,你需要对自己有一个审视。所有的东西,当一个偶然的东西发生的时候,你要有判断,这实际上就是理性。但是你在一种自由状态上让它发生,在一种开放状态下你让它存在,你要再把它推进,这个东西可能就是一个真实的有生命力的过程,还是一个鲜活的东西。所以说这个东西是一个立体的发展的脉络,不是刻意的,不是一种理性的在寻求一种结果的东西。


“玄理冥造”展览现场·长沙-美伦美术馆


“玄理冥造”展览现场·长沙-美伦美术馆


邸:但是从老百姓或者大众的观看的感觉,你现在的作品,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个特别理性的工作方式,因为有特别具体的边缘线和颜色,跟之前表现主义时期的不一样,那个时候感性的东西多,现在整体感觉是偏理性了,是吧?


孟:整个风格上是偏理性的,我们如果看画,容易把它归到什么极简啊,这是我们一种阅读的习惯,看画面,总是要加入外在的参照。

邸:这也是被教育的经验吧?

孟:“朱砂”系列是因为我用朱砂和雄黄这种材料,它有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在里边,有一种寻找一种其它维度的预设。


“玄理冥造”展览现场·长沙-美伦美术馆

邸:就是这物质本身的属性。

孟:对,朱砂和雄黄这种物质本身有功能性,也有治愈性,我是希望我的图像符号能够和它相符合,并有一些联系。不是一种必然联系,有一种潜在的联系。试图和大家产生一种关联,产生并得到一种碰撞。所以说,我在这个图示结构上都有一些设计,理性上的一个搭建,但是我在选择某些东西时也是很偶然的,比方说我在上海的展览上用字母“SH”,就是拼音的上海,用这些东西都是偶然的,是因为上海发生了封城,我觉得是个特别有标志性的一个事件,它对这个环境是产生了影响,那么我的作品是为了和它发生关联,这是你设计不了的,是偶然发生的。 


“玄理冥造”展览现场·长沙-美伦美术馆

我去长沙作展,我又选择了朱砂的“砂”和长沙的“沙”,两个汉字的结合和拼音的结合。我觉得这都是因为一个事件,让你去选择它,这些东西都不是一种理性的,都是一种很自然的很感性的发生。

邸:可不可以这么说,人生活的世界其实好多事儿,碰到的一些事情,是不能被个体控制的?

孟:我觉得人应该是在一种开放状态下,我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动态中,作为我来说,我是希望在动态中找到一种变化,找到一种永恒,或者找到一种理性的确认,然后你要用感性去拥抱这种变化,在这种变化中找到一种更深的一种层次的表达或者思考。



孟禄丁,1962年生于河北保定市,祖籍北京通州。

198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同年留校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画室。

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画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字统筹:于海元

图文编辑:梁斯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具象艺术研究中心”(ID:gh_bc2a6a8d22b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