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见过太多对其中一方是建筑从业者的情侣,分手的原因总是:
“他/她根本没时间陪我”
“他/她总说要改图其实就是不爱我”
(“他/她头发越来越少根本不是当初我爱的样子”)
或许其他行业的大部分人是真的不懂建筑人的人间疾苦,我们不禁想到可能只有同为建筑人的伴侣们才能彼此理解吧。
古有林徽因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夫妇,如今也有越来越多建筑师们在前进的路上彼此陪伴互相理解,他懂得她的黑眼圈为什么越来越大,她明白他的头发为什么越来越少。
那么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几对建筑师夫妇,他们在建筑路上不仅相互理解陪伴更是相互交流扶持,在建筑界中打开了属于他们的世界。
王澍&陆文宇
王澍,1963年出生,著名建筑学家、建筑设计师,当代新人文建筑的代表性学者,中国新建筑运动中最具国际学术影响的领军人物。2012年2月27日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
陆文宇,1967年出生,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 美国全国建筑学院联盟荣誉会员。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中心主任 、建筑设计师。
王澍和陆文宇于1997年共同创建了业余建筑工作室,2012年王澍成为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译,能够唤起往昔又不直接使用历史的元素,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人在东南大学读研期间相遇,自此在生活和建筑实践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密不可分的整体。
谈到妻子时王澍说:“获奖时我就在想,这份荣誉是共同属于我和她两个人的。我的太太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我,和我同甘共苦十余年。
王澍说:“对我而言,建筑是源自日常生活的。我把我的工作室命名为‘业余建筑’,就是强调我工作的自发性和实验性,我的工作比专业的‘建筑学’包含着更多的含义。
与技术相比,来自真实生活的情趣要重要的多;与那些欠缺灵魂的所谓专业现代建筑相比,手工劳作要智慧的多。”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设计借鉴中、西方大学校园的发展模式,创造一个功能分区合理,融建筑、空间、园林绿化、自然环境于一体的校园总体布局,真正建成符合教育旅游要求的园林式、开放式的校园环境。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整个设计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
宁波博物馆
毛竹的肌理纹路博物馆的外观设计还运用了具有江南特色的毛竹,制成特殊模板混凝土墙,毛竹开裂后墙面上形成的肌理纹路清晰显现,别具一番风味。
鲁力佳,非常建筑创始人,总建筑师,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美国莱斯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硕士。
非常建筑于1993年由张永和、鲁力佳在美国创立。在国内外艺术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荣获了众多国内外重要奖项,其在建筑、艺术和设计领域具有前瞻的视野、丰富的经验、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创造力。
非常建筑坚信设计的价值,强调研究,重视方法,致力于建造工艺的革新,逐渐形成了一个涵盖了多个设计领域的综合实践。
吉首美术馆
构想了一座横跨江面、 兼做步行桥的美术馆。我们希望人们不仅会专程去欣赏艺术, 也可以在上班、 上学、 或者购物的途中与艺术邂逅。
吉首美术馆
美术馆以桥上桥的形式构成。下层的钢桥为行人通过提供了一个带顶的街道, 同时也助于疏导洪流;上层的现浇混凝土拱桥内部设有画廊。
两桥之间是一个由玻璃幕墙和筒瓦遮阳系统围合而成的大展厅, 用于举办临时展览。
吉首美术馆
MauriciPezo/SofiVonEllrichshausen
Pezo Von Ellrichshausen是一个艺术和建筑工作室,由Mauricio Pezo和Sofia Von Ellrichshausen于2002年创立,他们生活和工作在智利南部城市康塞普西翁。
罗德住宅
罗德住宅
他们总是利用绘画作为“现实”(reality)与对“现实的再创造”(reinvention)之间的中介与过渡。通过描绘不同建筑传递出的抽象观感,游走在艺术与建筑之间,从不同媒介中探索不同的思考方式,寻找新的空间语言。
Cien 住宅
“建筑就和锤子或者望远镜一样,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扩展能力的装置,它并非某种单纯的存在,而是包含着更深层次的、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内涵。
锤子是手臂的延伸,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这两种延伸都是局部性的。而建筑,在其最理想的形式之下,应当是我们对世界的所有体验的延伸。”
04
FrankBarkow/RegineLeibinger
结语
一个活成橡树,一个活成木棉,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匠山行记”(ID:gh_d836161f0f5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