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Zhe
艺术家吕喆在问象艺术空间举办的个展“像一颗顽石”,于2022年10月1日至10月17日展出,展览期间吕喆谈及生活和创作中的一些感悟。
Q1:
《安德烈的4帧》由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作品作为创作来源,这其中有什么特别含义吗?
吕喆:作品《安德烈的4帧》是基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作品进行的反向运动探索,在形式上将动态转为静态,尝试重新编排其作品中原有的那些晦涩,模糊的叙事结构,在反复观看其作品的同时寻找我自己的一种认定思路或者说是基于我的认知的一种感性偏好,并在不同的影片中截取其中我认为具有连续性的可发展的四个片段,在实际的绘画当中去模仿胶片的斑驳或者景深的效果,弱化绘画性而去强调镜头感,形成一个新的故事。
《安德烈的 4 帧》20x40cmx4 木板油画 2022
《Andrei's four images》Oil on wood
在这次展出的作品中不仅仅是基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作品进行发展的,也有文学上的,音乐上所体会到的一些东西通过绘画体现出来,有的是根据我们的日常经历所发展出来的作品,整体是一个多种角度的集合。
这次的作品选择用组图的形式呈现,是出于什么原因?
吕喆:在我以往的作品中也常常用组图或者拼接的这种形式,这种形式的优势是可以将多个片段集合成一体,为的是让作品的表达更具体量感,同时在视觉上也有一种更大的冲击,而且在布置上也可以根据展览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编排和调整,有一些装置艺术的属性。每个画面在独立中又相互关联,画面之间这种似连结又疏远的状态,有利于引导作品的叙事的方向和意图。
Q3:
在这次展出的作品中,有一些作品上有打印机体的英文,这是想像电影中的字幕一样,还是有其他不同的含义在里面?
吕喆:这些内容大部分是诗歌或者是歌词,在画面形式上是有一种字幕的感觉,打印机这种在画面上,形成的效果是有别于我们日常所观看到的文字样式的,是通过纯机械动能输出的,比如打字的速度,力度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与印章篆刻艺术很相似,我个人就是喜欢,可以把这种形式认定为是工业社会的另外一种书法样式。
我们目前日常看到的文字大多数码打印,平版印刷,以及你现在可能正在通过手机电脑的屏幕正在看这段文字,你注意的只是内容,而不是文字本身在载体上呈现的效果,将画面与这些文字上进行搭配,文字在画面上若隐若现,这种整体体现的意境是我个人比较钟爱的,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当中,也早就有书画同源,以诗入画,诗书一体之说,可能我在这里也是有一些体现吧。
这次展览中,您还准备了一些装有采样的瓶子与《消逝的湖》一起展示,这里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
吕喆:《消逝的湖》这件作品中的画面是东台吉乃尔湖,是一个盐湖,2020年,我自驾西藏转到青海的时候去过。我当时没有从景点的入口进入,是找到一条半封闭的道路进入的,我被这种景观震撼到了,想给自己留点念想,于是不道德的灌了一瓶湖水和拿了一块盐。
在前不久,通过网络得知这湖泊已经消失干涸,有点伤感和惋惜,所以就将之前拍摄的影像转为绘画。在画面中,天空和地面是用一种仿照图纸晒蓝的感觉绘制,只有湖水用饱和度相对较高的方式绘画,我也将之前罐装的湖水和盐,用小瓶分装出来,一同展出,也是做一个分享吧。
《鸟》这组作品绘制的是鸟儿在不同时间的飞行状态,为什么会选择这5种飞行的形态,是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
吕喆:鸟群即是人群,它们的飞行队列也是人类某种社会机制的体现。这组作品是基于一些现有艺术作品的想象力扩展和结构重组,依托音乐,电影,文学的充满想象的,混沌的,再创造。
《鸟The birds》80x120cm 木板油画 Oil on wood 2022
Q6:
今年您对于艺术的理解是否还是和去年一样,有什么新的感悟和变化吗?
吕喆:去年展览更多的是基于“北方”的那个题材而展开的,今年是围绕身边发生的事件进行创作,从宏观上看是一致的,只是关注角度方向有变化。另外,从创作本身来看,这一批作品是我正在寻找新方向的一个过程,我用作品将这个过程体现出来,无论是形式上、主题上、角度上都有很多变动,甚至是不稳定。
《Shanghai》90x140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22
在创作形式上还是以绘画为主,会尝试一些其它的内容,主要是与表达的主题相关联,选择合适的载体去进行创作。在生活和艺术上都要像顽石一样弱化外界痛感,继续向前。
展览现场
AT THE SCEN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问象艺术空间”(ID:wxyskj8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