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弘 || 民间工画巨匠——李新乾大师

墨弘 || 民间工画巨匠——李新乾大师

民间工画巨匠——李新乾大师

文 | 墨弘



  民间画匠李新乾(生于1934年)是扶风县新店镇乐家庄(后乐村)人。这位民间老艺人,是陕西西府著名的民间彩绘壁画艺术大师。更是一位传承濒临失传的民间彩绘壁画老手艺的传承者。他的西府绿蓝彩绘壁画和青浸墨传统壁画最具代表性。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收徒、传承、老手艺的大师。曾经在西安半坡、大雁塔、华清池、人民大厦、兴庆宫公园、寒窑、丹凤戏楼、兴善寺、五丈塬、扶风城隍庙、法门寺、兴平文庙、马巍坡、金仙观、背阳观等寺庙留下了彩绘壁画和传统泥塑的宝贵遗迹。



 

李新乾

  据李新乾大师的入室弟子马发虎讲:“师父李新乾一生为人谨慎,性格文雅,从不高声说话,和蔼可亲,德才兼备。师父的绿蓝草彩绘,青浸墨壁画手艺,传承了师爷和太师爷的精华。青浸墨传统壁画容入了西府名匠,岐山“盖八县王钰玉”的风格。从章法布局、立骨朽样、落墨勾线的笔法应用到设色、上色染色、开墨开脸和配景等。都独具特色。古韵古风十分突出,手法精妙,匠心独运,匠艺博雅。堪称一代宗师”。



 

李新乾



  这里以五丈塬诸葛亮庙的彩绘壁画修复为例,介绍一下李新乾大师在五丈塬诸葛亮庙的做工情况。




五丈塬诸葛亮庙



  五丈塬诸葛亮庙,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渭河南岸、秦岭北麓五丈塬边,这座规划布局有致,在这座古刹的中轴线上,建有:山门、献殿、八卦亭、正殿、配殿、钟楼、鼓楼、东西厢房、落星亭、碑廊等古建群,结构布局严谨,错落有致。该古建群1956年被岐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新乾绿蓝草传统彩绘遗作



  五丈塬诸葛庙创建于西晋,历朝几经兴废,屡有修葺。历史上的诸葛亮庙,为道教祭祀礼拜信俸的道场。属民间信士管理。这座古刹历经风雨沧桑,庙宇破败不堪。1979年春,陕西省文保中心拨专款修复,1980年7月正式启动了对五丈原诸葛庙的全面修复工程。此次修复,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尽最大可能,保留了所有古建筑原貌。



 

李新乾绿蓝草传统彩绘遗作



  马发虎讲:“五丈塬诸葛亮庙彩绘修复时,以章显西府地方文化风格。应用当地传统“绿蓝草”民间地方彩绘工艺进行修复”。

  当时负责诸葛亮庙维修工程的祁建业馆长,聘请了岐山著名的画巨匠金荣祥大师和王鹤林。聘请了扶风著名的巨匠李新乾大师和李成甲师傅。两班彩绘队同时进行修复。两班彩绘壁画修复队的工画老匠人。




李新乾绿蓝草传统彩绘遗作



  传统上把两班彩绘队在一起干活叫:“做对工活”。岐山以金荣祥为主。扶风以李新乾为主。两大民间巨匠,各显绝艺,争相竞技。这些民间传统彩绘壁画工画巨匠,均是民国时期的传统老艺人,他们经历了社会变革洗礼。他们的传统老手艺,在文革时期,长期无用武之地。这次的修复工程,给于前辈们展示传统彩绘壁画的大好平台。这次修复,也给于了他们传承民间古老手艺和拯救他们手艺断代的危机的好机会。因此,修复工程的创作艺术水准和工程质量不言而喻,绝对都是精华之作。更是大师们的古建彩绘壁画的代表作。




李新乾绿蓝草传统彩绘遗作



  马发虎说:“ 古老的传统古建彩绘壁画应用,主要是以保护建筑木结构为主,经过砍斧,渗油,下竹签,着缝灰,打底油,披麻,压麻,施布,一麻五灰等严谨的传统地仗施工,加强了对木结构的保护。彩绘壁画则是增强古建筑的美感,加强古建筑的文化内涵,提升古建筑的质量等级。传统彩绘一般都表现在古建筑的斗拱、檐檩、立枋、平枋、走马板、柱头上和门眉装板等古建筑木结构构件上。对立平枋、柱头、檩头、灶火门、斗拱、走马板等构件上,是展示彩绘壁画工艺的主要位置,也是古建彩绘图案突出的部位。对于这些部位的彩绘,工画匠们都以精华图案来彩绘展示,精工细做,毫不含糊。传统“绿蓝草”彩绘,以绿、蓝两色图案为主,突出绿蓝两色的天地自然雅静之韵。在绿蓝草彩绘中的。枋心、池子、盒子、灶火门、柱头等彩绘中。山水、鸟兽、小人物故事、大头脸谱人物故事等绘画内容,在柱头绘画呑口、鱼肚、吊娃、吊岁等图案。走马板一般绘画刀马人物故事。在枋心、盒子、池子与绿蓝草之间用“朵子"“镜子”“折子”“葵花”间隔,在枋心、盒子、池子中,也可以画龙凤麒麟、狮子、海马、四象、琴棋书画四雅、八宝博古,等吉祥图案。这些构件上的图案构思知识面很广,内容丰富,生动严谨,古雅别致,色彩典雅。绿蓝草传统彩绘,是陕西西府独树一帜的传统彩绘图案,彩绘形式和彩绘风格”。




李新乾绿蓝草传统彩绘遗作



  李新乾大师在五丈塬诸葛亮庙的山门、正殿、正殿东西侧殿、八卦亭、东廂房的“枋心",“盒子"“灶火门”“柱头”等构件上,绘制的人物故事内容,真是匠心独具,紧扣主题,围绕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故事内容,进行构图、布局、创作绘画。用“渡泸水”对应“射蓬”,都是江上场景;用“灞桥挑袍"对应全雁桥”,都是桥梁上的会战场景;用“徐庶荐诸"对应“李恢说马超,都是说服推荐内容;“斩颜良”,“捉文丑”,“舌战群儒”,“骂死王郎”,“单刀赴会”,“古城会”“长坂坡”,“岀五关”,"田将入相”,“赠金送美"等故事。大师匠心独具,构思布局的寓意对称。没有深厚的绘画功底、没有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是绝对创作不出来的,更达不到这种传统绘画境界的。这些彩绘壁画艺术作品,是留给我们的民间艺术珍宝。



 

李新乾绿蓝草传统彩绘遗作



  金荣祥大师的传统壁画,其运笔功力深厚,描法运线古老,传统工匠气息十分浓郁。绘画线条自然随意,苍劲有力,挫折分明,衣带动折非常突出。笔笔有情,功力十足。主重“下五彩”的逐染老手法。“青浸墨”更淡更浅,墨线突出,“下五彩”的技法特征比较明显。为我们留下了西府巨匠之作。大师绘画的人物故事中的官宦使者、文人雅士、仕女民夫等人物形象,面目自然生动,文人气质使十足。将官宦儒士、使者仕女的高雅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绘画的奸邪、刁钻毒恶之类的人物,虬须扎髯,面目狰狞,表情之间蕴含着狡诈、邪恶之气息。尤其他画的武将作战场景,个个人物表情专注,神态威严,手持兵器的劲道姿势,自然有力、饱含无穷之勇猛,让人叹为观止。



 

李新乾绿蓝草传统彩绘遗作



  李新乾大师创作的武侯正殿东、西山墙上部壁画,杨仪、姜维殿山墙屏风式壁画,依然老辣干练,精细独到,是壁画中的上乘之作。尤其他创作的武候正殿东、西山墙上部“老荆王让位”和“刘备摔阿斗”两幅壁画,有着过人的功底和独特的魅力。以西山墙“老荆王让位”为例,画面前部正中,刘表老泪纵横,给刘备诉说着二子不肖,承业无人的惨状,惟妙惟肖,更绝妙的是,屏风竹帘后的蔡后侧耳偷听去了二刘谈话,恶意顿生想害刘备的场景,画面既要画出竹帘,又要画出竹帘后隐藏着的蔡后,这必须要有一定的功力和匠心独具的思维,恩师处理得恰到好处,可谓精绝。东墙“刘备摔阿斗”画面构图清晰明快,船上的刘备怒摔襁褓中的阿斗,赵云跪拜在地,感恩不及,船下水花上翻,灵动感很强。绘画杨仪、姜维殿的山墙壁画时。大师李新乾带领我们师兄弟,十分认真的对其精描细画,精渲细染,尤其是他在工艺流程处理上,抑或胶水比例没有把握好,抑或“三矾六染"工艺火候不到,目前大面积壁画起皮脱落现象严重,保护无望,令人十分惋惜。



 

李新乾绿蓝草传统彩绘遗作



  马发虎说:“金荣祥前辈和李新乾恩师绘画的山水树木、花鸟虫鱼,古朴典雅。绘画的刀马人物与祥瑞异兽,个个栩栩如生,独具魅力。绘画的人物服饰以周衣为主,章显汉服华衣之风采,加杂着唐宋着装,给人以丰富多彩的传统服装感。是传承、研究、古代历史人物服饰的珍贵资料。他绘画的殿场布局、装饰器皿,古色古香、华贵典雅。绘画的草舍民居,简洁朴素,生活气息浓郁。这些都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珍贵资科。人们赞誉说:寺庙壁画就是“哑巴戏”和“墙壁上的博物馆”。这种赞誉,对李新乾恩师和金荣祥大师来说,毫不夸张”。



 

李新乾绿蓝草传统彩绘遗作



  马发虎说:“绿蓝草彩绘的设色一般都是以绿蓝为主。几乎不岀现大红色,以清雅的天蓝地绿为主色调。彩绘图案精细致密,严谨有节,绿蓝点缀褐暖,繁华而清雅,给人以丰富而高雅的富贵美感。绿蓝草彩绘的最大特点是:观者需要细观、近观、静思,越细观越能吸引人。这种彩绘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独特,其它彩绘和官式彩绘,都无法比拟。青浸墨传统壁画以“青浸墨”为主色调,更显古朴槿惠、墨韵典雅。给人以古而不俗,雅而不艳,繁而清静的怡心感观境界。这就是“青浸墨”壁画的独特之处。俗称“青浸墨”为中五彩。没有“上五彩”斑斓与缤纷的丰富。更没有“下五彩”的简易俗雅单调。



 

1995年,马发虎在扶风罗家庙做的西府绿蓝草彩绘



  青浸墨壁画的主色调以青蓝、青墨、青绿、青赤等。以各种青黑色为人物衣服主色调,其它设色与“上五彩”相同。这种设色法行内也叫:“中五彩”即青浸墨。这种传统壁画最终达到的整体效果是古而不俗,雅而不艳,取“减上五彩”之繁艳,“加下五彩之简俗”,把清、美、雅三字贯穿始终,折射岀“清雅古朴,繁而不乱”,“华而不艳”的民间传统壁画风格的精华与魅力”。



 

马发虎的青浸墨彩绘壁画



  问及民间彩绘壁画时,马发虎兴致勃勃地说:“恩师李新乾传承的绿蓝草彩绘和青浸墨壁画及具代表性。民间师承的民间传统彩绘壁画施工中,在颜料的应用上,要严格按照师承的传统古老的颜料调制方法,进行自行加工炮制天然石色颜料。比如:恩师传承的颜料炮制之法,取碱、取硝、取铅之古法,对我们用的天然矿石颜料进行自行加工炮制。将自己加工好的矿物质石色颜料,到入粗瓷碗中,用研磨颜料的石头锤锤(条形鹅卵石),细心耐心地将颜料研磨至极细。李新乾恩师常说:“七天石黄八天丹,研好砂绿十二天”,可见过去自行加工颜料的坚难与精神毅力是多么的可贵呀!一般在瓷碗中研磨的干燥颜色粉末,开始粘黏石头锤时,证明颜料开始细化了,继续坚持研到细末岀现瘀块化时方可停止研磨。将研好的颜料到入麻纸上(麻纸要求最少三层)包好待用。过去工画老艺人都用麻纸包颜料,各种颜料包好后写上颜色名称,或者涂上里麻纸里包的颜色,方便用颜色时找颜色。



 

1995年,马发虎在扶风罗家庙做的西府绿蓝草彩绘



  用颜料时,取岀麻纸包裹的颜色,加上熬制调兑好的骨胶、皮胶、或者是植物胶水,用右手中指在碗里象柔面一样柔成团。再用实指挑水,中指盘研磨色。如果中指感觉到颜料中的粿粒,就用中指用力盘研,直指均匀细腻地盘开。用实指挑水流于中指背上,退去中指上粘贴的颜色。这种用手指盘研的颜色,均匀细腻,因手指能感觉到盘研颜料的稀稠,胶的浓淡。感觉碗中的颜色合适后,就能用于绘画上色了。调盘颜色胶水浓度必须适中。胶不能过多,否则颜色就会因粘力大而封底,不好染色、起皮,圭裂,皺卷脱落等现象。骨胶皮胶的胶性非常好,粘力大,所以要调稀调淡点。缺点是:容易受天气变化和空气温度的影响,发霉变质而失胶性。所以古人常用胶矾水罩之,以防霉变而保护色彩,并且便于染色。经过胶矾水的保护,壁画相对保存时间比较长”。



 

马发虎的青浸墨彩绘壁画



  马发虎介绍说:“传统壁画的制作一般有以下工序:墙面处理、地仗制作、规天地、布局朽样、勾图落墨、上色、立大小粉、开墨渲染、开脸染脸、衣带描锦、描金贴金、勾发撕须、修饰遗笔、述名落款、罩矾保护。这些工序就是民间传统壁画的基本制作工序,当然实地制作时还有很多细节”。


  据马发虎介绍:“地仗处理:现在的地仗都用腻子粉,白水泥等现代材料去做。过去的老传统地仗做法是:先把墙面用粗泥抹平整(过去的墙体多是土墙或者是土坯墙),抹粗泥时,为了墙体与粗的衔接牢固,不容易脱落,起皮,掉落。在上粗泥之前,先钉上竹签或者是木签。竹签或者木签有间隔地钉满墙面,然后在木签上绕上麻丝,麻丝与木签之间必须扎紧。等整个墙面的麻丝都均匀的绕上后。将麻洒湿,敷上粗泥抹平整。等第一层粗泥干燥后,抹二层粗泥。二层粗泥要薄一点,二层粗泥主要是找平。二层粗泥干燥后再上细泥。细泥就是我们常说的“纸筋泥”。细泥(纸筋泥)是筛的细土加水调成糊状,然后,一边放麻纸,一边用木棒打。这样才能把麻纸均匀打进泥里,将打均匀的细纸泥,用铁锹反复翻捣均匀后,就能给上好粗泥的墙面上细泥了。上细泥时必须认真找平抹平,等细泥干到六七成了,再用抹子收平收光。收平收光时,必须要用力压着收。尽量收平收光,压实压平整光滑,这样收好干燥后裂纹少。等墙面细泥干后墙面制做完成,接下来才是传统壁画地仗处理”。



 

1995年 马发虎在扶风罗家庙做的西府绿蓝草彩绘



  马发虎说:“传统壁画地仗做法,行话称为“缝洗"或“粉洗”。粉洗是对壁画地仗处理的通称。过去都叫作粉洗墙面。粉洗墙面的工序是壁画的基础工程,是最关键的环节,关系到壁画的绘制寿命与绘画质量。所以,都十分重视壁画基础工序中的粉洗工序。那么,粉洗是什么呢?粉洗就是我们常说的“干泥”也叫“粘土”就是烧制瓷器的粘土。把粉洗“粘土”挖回来或者是买回来后,先进行粗过滤筛选,除去杂质石子。然后进行水漂,将粉洗“干泥”到入大盆子中,加水大量的水,然后搅拌,将搅拌浑浊的泥水慢慢的倒入另外一个盆中,静放沉淀,等沉淀后上面的水变成清水时。将粉洗上面的清水倒入另外一个盆中,剩下沉淀的细泥就是“粉洗”。然后就可以用来调粉洗了,或者是哂干后备用。水洗粘土沉淀下的细泥就叫粉洗。沉淀下来的清水千万别倒掉。因为这个清水里边已经有了粘土中的胶原分子。用沉淀下来的水加入适当的动植物胶,熬制成粉洗胶液,再根据粉洗所需要的稀稠加入沉淀的干泥,进行粉洗。粉洗的做法其实很简单,用调好的粉洗液反复涂刷五六遍或者是七八遍,每一遍干燥后才能涂刷第二遍。还可以调稠点用批子批上去,但是批上去一定要批均匀,不留批子痕迹。等粉洗完成干燥后,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刷一遍非常淡的淡胶水,等完全干燥后就可以朽样,落墨,上彩绘画壁画了。这种传统粉洗壁画地仗处理的传统做法的好处是:绘画朽样落痕少,光滑,吸色,吸墨,勾线入墙三分。运线轻松自如,点色吸色不流色。擦色,染色非常随意。还有最大的好处是墙面透气性非常好。粉洗“干泥”被用做壁画地仗处理已经非常悠久了。是古老的师承技艺之一。现在几乎没有人用这些老传统了。这些古老的传统壁画地仗处理技法,现在只能为壁画文物修复提供点佐证而已”。


  老一辈彩绘壁画大师们都走了!他们留下的墨迹和古老的彩绘壁画技法弥足珍贵,给我们传承民间绘画艺术留下了范本,值得我们珍惜,保护,传承,发展。



  2022.8.25(写于宝鸡)


统筹:张西昌

 编辑:陈姝婕 

石榴民艺社

西安美术学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丹若子”(ID:gh_14c6044d6557)。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