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展览时,很多人并不确定自己是否真正看懂了这些艺术品,总是会希望旁边有个声音来讲述一下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怎么办?通读艺术史的过程未免有些枯燥,我们可以通过纪录片来了解博物馆以及其中的知名藏品。
在此,小编准备了几部小众宝藏艺术类纪录片,这些纪录片介绍了中国古代名画、西方名画、世界各大博物馆及馆内藏品和中国国宝的故事,时间长短不一,风格独特新颖,内容笑点不断,绝对能让你耳目一新。
《此画怎讲》
首档名画真人番纪录片
《此话怎讲》纪录片图片之《捣练图卷》
纪录片如何讲解名画?腾讯视频出品的国内首部名画真人番《此画怎讲》给出了不一样的答卷:开心麻花演员实力cos画中人,以年轻化的语言普及名画鉴赏的知识,把每一幅作品独特的“性格”展现在观众面前,让大家直接听见画中的“声音”。该纪录片中既有虚构的猎奇看点,亦包含真实的历史文化知识,在为名画鉴赏提供更大想象空间的同时,也让观众生动地感知传统文化与古人的妙趣魅力。
该纪录片有30集,讲述了《捣练图》《果亲王允礼像》《砺剑图》《听琴图》《唐人宫乐图》《雍正半身西服像》《文苑图》《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14幅名画,该纪录片每一集片长只有3~5分钟,轻量化的篇幅更容易让人一集集看得停不下来。
捣练的仕女唱起RAP、《甄嬛传》两大男主角回应情感争议、李白在线演唱“如果能重来”、宋朝官员每年竟有超过100天的假期……古人经营着粉丝超话、独家定制周边、出COSPLAY写真集,从宋到清,一幅幅名画“活”了起来,呈现“出乎意料的反差萌”。
《此画怎讲》纪录片片段
在一众传统的文化艺术类纪录片中,《此画怎讲》用“短平快”的风格抓住观众的眼球。通过画中人的吐槽和争辩,对静态的画作进行了动态演绎,使古画不再是一个名词,而是变成一段具体故事,这其中既有创作背景、画作风格、古代文化知识,也具备了名画野史的趣味。
值得一提的是,巧借演员之口,《此画怎讲》营造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拉近纪录片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比起第三人称的旁白介绍,这种用第一人称讲话的方式,更富感染力。同时,流行喜剧元素的加入,也消解了人们对名画晦涩难懂的刻板印象,增加了纪录片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除了内容与形式,该纪录片的服装道具也是十分精细。《此画怎讲》每一集开端画面,都聚焦在博物馆的展厅里。细看才会发现,画框里已经不是原作,而是喜剧演员们扮演的画中角色。腾讯视频集结了博物馆级专业团队,对画中人进行复原,大到服饰、道具,小到服装质地、钗环仿妆,每个细节都尽力达到100%符合原画的标准,营造了极强的临场感和代入感,最终达到让原画动起来的神奇效果。
《此画怎讲》纪录片片段
当下,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成为年轻人的潮流风向,国风、东方美学等受到全球追捧。《此话怎讲》以全新创意形式表达了传统文化的概念,轻喜剧的风格也降低了艺术的门槛,是一部适合成人和小朋友一同观看的优秀纪录片。
《奇趣美术馆》
爆笑纪录片“独家解密”世界名画
《奇趣美术馆》由法国著名喜剧演员用脑洞大开的方式演绎名画中的人物和名作背后的故事,充满了法式幽默。在正经搞笑的台词和表演中,借他们的“吐槽”讲述着关于一幅幅画作,既有对艺术作品的科普,也有对人文社会主题的探讨,同时又让人笑破肚皮。短小精悍,笑料不断,以简短、有趣的演绎方式向我们吐露出画作的作者、时代背景和他们的内心所想。
在纪录片中,还通过野兽派画家安德烈·德兰的经典作品《哈勒昆和皮埃罗》让我们轻松了解了什么是野兽派风格特征,一本正经地通过简短的语言为大家科普了为什么《美国哥特式》这幅画中的人物总是整天板着脸。
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名画《蒙娜丽莎》的吐槽。蒙娜丽莎厌烦了每天微笑面对游客的一成不变、独来独往的无聊生活,申请要换个环境。她觉得《最后的晚餐》就不错,十四个人一起多热闹,而且还是达芬奇的画哦。可惜《最后的晚餐》在米兰,而《蒙娜丽莎》在巴黎,换不了,申请调岗失败,于是她威胁经纪人要遵循法国的传统:罢工。可惜被实力劝退,好气哦,可还是要保持微笑。原来,蒙娜丽莎微笑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忧伤。
《奇趣美术馆》这部剧的特别之处在于,在事实之上的大胆演绎更像是基于名画本身的戏剧创作,而来源就是观众自身对画作的不同感受。
《中国的宝藏》
以国际视角看中国文物
《中国的宝藏》这部由中外团队共同创作的纪录片在播出的时候备受海内外网友的青睐,中英团队历时1年走访了8座中国城市,行程达7000多公里,共计拍摄了8家博物馆、5个世界文化遗产,纪录片由英国知名历史节目主持人阿拉斯泰尔·苏克(Alastair Sooke)讲述。
阿拉斯泰尔·苏克带着全新敏锐的观察,对中华文明的传承进行了解构式解读,他的好奇点与海外观众高度贴合,又让中国观众有了新奇感受,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他的国际化视角,让中国博物馆的文物在交流中“活”了起来。
中国网友也在微博评论道:“我很喜欢这种让一个外国人来讲述中国故事的设计,这样的安排让我觉得东方世界和西方社会融合在了一起,有一种文化的时空穿越感。”
除了独特的视角,《中国的宝藏》之所以能够吸引千万受众,归根结底还是源于片中展示的文物。纪录片中的精心选取了20多件顶级文物,这些精心选择拍摄的国宝,每一件都是古代生活的一个片段。纪录片中讲述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这些内容,都是跨越地域与种族的共同人生命题。《中国的宝藏》并没有选择那些吸引眼球的文化奇观,它真正关注的是那些能对观众产生持续吸引力的东西。
这部纪录片共有6集,每集25分钟,分别是《家族与祖先》《汉字的力量》《国际化中国》《中国制造》《科技的艺术》《饮食的艺术》,从这些方面呈现出中国生活的多个侧面。
在《家族与祖先》这一集中,文化符号与传承、古代与现代的联系成为了故事讲述的焦点。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湖南廖氏宗祠以及耗费上万工时打造的宁波朱金木雕花轿,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被联系到了一起。
这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瑰宝的风采,塑造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正面健康、蓬勃向上的国家形象。从文物看文化,从文化思考文明,它让海内外观众对中国有了一次全新的视觉体验。
《博物馆的秘密》
揭秘藏品背后的八卦与历史
博物馆是绝大部分藏品的归宿,全球有哪些博物馆呢?这些博物馆内又有着怎样的秘密呢?这部比电影还好看的BBC纪录片告诉了我们答案。
《博物馆的秘密》纪录片目前已经出了3季,一共22集,每一集都讲述了一家博物馆,纪录片围绕着藏品背后的暗黑八卦、悬疑历史展开,非常符合现代人的猎奇口味。
纪录片以世界上最著名的各大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法国巴黎博物馆、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埃及开罗博物馆、英国伦敦博物馆等为制作蓝本,寻找展品背后的故事。从蒙娜丽莎、西斯廷教堂和图坦卡蒙国王的黄金面具,再到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神秘的“坦克室”……这些迷雾重重的故事充斥着诡秘与迷人的色彩,告诉我们已知和未知的惊人真相。
纪录片的第一集讲述了梵蒂冈博物馆。为什么梵蒂冈的杰作被涂鸦所覆盖?米开朗基罗是如何在四年内独自完成西斯廷礼拜堂里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天花板壁画?数以百计的赤裸雕像为何会被叶子遮住重点部位?
卢浮宫如何保护名画《蒙娜丽莎》?亨利二世从未穿过的盔甲,隐藏着什么秘密?
不知道你最想去哪座博物馆游览呢?上面就是梵蒂冈博物馆和卢浮宫的重点秘密汇总,如果你还想了解其他博物馆的话,就快点去看这部纪录片吧!
纪录片是价值观的最佳载体,它不但可以展现特定的人文风貌、让受众有知识上的收获,为观众答疑解惑,更可以凭借自己纪实性的优势,超出地域与文化局限,实现跨文化、跨时空的传播,引发观众思考与情绪上的共鸣。
近年来,纪录片的形式也越发新颖,打破了以往枯燥沉重的观感,让大家能轻松的体验到艺术的魅力,用这种方式学习艺术人文知识,无论是艺术小白还是小朋友,都能看得很快乐!
编辑|桃子
校对 | 嘉琪
部分资料、图片|B站、腾讯视频以及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收藏拍卖杂志”(ID:scpm200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