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初中毕业做了10年工人,30岁开始画画,60岁一鸣惊人,用半个世纪惊艳整个画坛!

她初中毕业做了10年工人,30岁开始画画,60岁一鸣惊人,用半个世纪惊艳整个画坛!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
学历固然重要
但它不能说明一切
更多的还是看个人的努力
  
就比如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艺术大佬

 
初中没毕业
16岁开始做质检员
45岁才开始专业画画
64岁的她才凭借自己的画作逐渐为人熟识,吸引大批粉丝
在国际上也屡屡举办展览
用了半个世纪修成传奇女画家

她就是
王仁华

 
「 王仁华,1952年12月生,安徽合肥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安徽省书画院专职画家、安徽省民盟书画院院长、安徽省文史馆馆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仁华人物画的最大成就
首先并不是表现在语言、造型、结构
绘画能指系统的形式手段方面
而是表现在题材的拓展
情感的抒发
精神的表达等绘画所指系统的内容蕴含方面
王仁华的人物画作品以女性题材为主
女性问题,是人类社会始终关注的话题
作为一位虔诚的基督徒
同时也是一位女性的王仁华
有着一颗柔弱、多情、敏感、博爱的心
建筑师父亲的影响
王仁华从小便对画画有极强的兴趣
上课时,作业本都被她画满了
而且还立志将来考上美院
生不逢时
她才上到初二,文化大革命爆发
初中毕业后
16岁的她被下放到宿松县农村插队
深入农村锻炼

两年后
1972年,她被招工到合肥东风塑料厂
当上了一名工人(塑料布检验员

在那个年代,有这样一份工作
应该说还是不错的
但这与画画关系不是很大
并不是她心中所想要的

不幸遇上特殊年代
眼看自己的愿望就此中断
仁华却不忍就此放弃
工厂上班每每等着检验结果出来的间隙
就在手头的塑料布上写写画画
后来,她调到服装设计岗
这与画画似乎有了大的关联
因为服装设计与美术都是呈现美的
一干就是10年
在这10年间
她心中的画家梦依旧没有灭

有一次,她见自己师傅的儿子
在跟画家童乃寿学画山水
她就向师傅说道:“也介绍我跟他学画吧!”
她就办了一桌酒席
拜了童乃寿为师,学起山水画来


1983年,省黄山书画院第一届招生
她参加了考试
她绘画基础好,又有悟性
在考场上,站在她旁边的画家郭公达都赞道:
“你可上研究生!”

终于可以放开画画的仁华
经常一周7天
疯狂教出6副画作
老师都对这个勤奋、拼命的学生深感惊讶
1984年,当她32岁的时候
第一次将自己的一幅山水画作品
投递出去进行参展
这是她画画经历中的一次重要举动

没曾想
这一幅画获得了全国职工美术展一等奖
第一次参展就获全国性大奖
这种小概率的事情发生在了她身上
这是她第一次获得大奖
对于王仁华来说,这极大的激励了她
她对于自己更加自信了
也决心在画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获奖后,厂里调她进美工室
美工室有三位美工
都是由省艺校分配来的
年龄比她小10岁
他们画油画,她就向他们学
美工室搞设计,他们业余就关起门来做学

从1984年到1997年,十几年时间
她看了很多书
毕加索、高更、梵高、列宾、徐悲鸿……
中外知名美术家的生平、作品
她都看了
这段时光对她走上艺术道路十分重要


大概就像这句话说的那样:
好事总是多磨。
当她的艺术之路逐渐明朗时
1997年,工厂因为效益不好倒闭了
厂里40岁以上的职工退休
40岁以下给2万元回家,另谋出路
45岁的她成了一名下岗工人
无奈之下,40多岁的她提前“退休”了
这是一个人生的重要关口
一段时间里
她没有再拿起画笔


或许是出于排解一下心中的苦闷
她学起了京剧,主攻青衣
展现的天赋让人震惊,经常登台一开嗓
她的唱腔被误认为是专业演员

曾整整一年时间
她拿起笔只是发呆
日日夜夜在痛苦中思索煎熬
某一天,她突然开悟:
戏剧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表现主题?
人生如戏,半真半虚
半古半新,半端庄半痴狂
绘画与唱戏,都是人们抒发情感的方式
一个有声一个无声
一动一静之间
为她的绘画奠定了扎实基础


后来,在她的作品中
经常出现京剧题材作品
这些作品为她赢得了鲜花与掌声,获奖无数



从此王仁华一发不可收
佳作频出,屡获大奖

1994年《寻风拾遗》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
2000年《窥探》获“新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展”金奖
▽▽▽
     
     
画中一位古典女子,掀开席帘向外窥探,巧妙将新旧古今、个人与世界隐喻于里面。这似乎也隐喻着潜修多年的王仁华开始走向世界。
     
   
2001年《庭院深深》获“十一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银奖
2003年《景泰蓝》获“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优秀奖
▽▽▽
2004年《美眉》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
作品《美眉之二》
获“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优秀奖


2005年作品《花非花》
获“第六届国际造型艺术代表大会美术特展”铜奖
▽▽▽
《似水、似风、似云》获“百家中国金陵画展”金奖
▽▽▽

从此,她迅速跻身安徽省
获奖最多、获奖质量最高的画家之列
56岁安徽书画院鉴于她的成就
破格录取其为专业画师
62岁她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王仁华的人物画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是画家心中流淌出来的歌
亦真亦幻,亦梦亦醒
是画家精神跃动的灵魂之舞


它给人以惊喜,更给人以思索
它不故作高深,更不趋时媚俗
但却在一个很高的层面上实现了雅俗共赏
经受住了学术界与艺术市场的双重检验


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
王仁华的人物画创作
一定能够满足人们更多的精神需求和更大的艺术期待
王仁华从小便明了自己的对绘画的热爱
并且一路艰辛走来
不断学习成长
成就了最后的荣誉
笑到最后的人,笑得最美
苏格拉底说:
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王仁华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
无疑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素描画室”(ID:sumiaodingzhi)。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