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办公桌;在倏忽之间,就已经年后复工了一周多。
而新春佳节的七天假期,虽然绝对算不上多。
但好在有《流浪地球2》,这样恢弘的科幻史诗巨作,来陪伴所有人一起度过。
光阴似箭又如梭,莫道人生易逝叹蹉跎;时光也总是如流水,白驹过隙匆匆溜过。
三年煎熬的岁月虽然不算多,但却也总是会让人感触颇多。
而此时距离《流浪地球》第一部的横空出世,也早已过去了四年之多。
相较于2019年时,一经上映就惊艳四座的前作。
四年磨一剑的《流浪地球2》,在特效与镜头的运用上,也丝毫不逊色于前作。
同时其对于服化道的运用,也更精雕细琢;片中频频出现的连体服,非常值得一说。
历史总是充满悲欢离合,而人生,则往往更是让人难以捉摸。
曾经在山西娘子关电厂,担任计算机工程师工作。又在闲暇之余,热衷于“摸鱼”写小说,执笔畅游银河系,挥毫进行星空的探索。
兼职科幻小说作家的刘慈欣,恐怕在当时也没有想太多。
自己那篇发表于 2000 年《科幻世界》上,名为《流浪地球》的中篇小说原作。
居然在日后,一举成为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继往开来的里程碑式科幻巨作!
千秋功过,几人湮没,成与对,败与错,总是由后人凭栏任说。
同样刘慈欣的三部《三体》小说,也早已成为了中国科幻文学之中的扛鼎之作。
其不仅在国内的拥趸众多,甚至于在2015年“雨果奖”的评选中也有所斩获,《三体》成为了他个人的“封神之作”。
发表于 2000 年的《流浪地球》,虽然是一篇字数不多且极具讽刺意味的中篇小说。
但是由于其恢弘大气的设定,以及那种早已沁润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对于家园的向往和执着,还是让这篇辛辣而浪漫的科幻小说在改编为电影之后,一举成为了近十年来,中国科幻电影“开天辟地”之作。
面对太阳的日渐凋落,在地球上安装超过千部以上的大功率行星发动机,并引燃打火。
以此带着全人类共同的家园,前往银河系之外的星域进行探索与开拓。
其在改编为电影之后,虽然对于原著小说,那种在人性层面之上的探讨,并没有再涉及得更多。
但是《流浪地球》,却也不失为一部没有明显短板的良心之作。
甚至于还凭借着精良的特效,与在服装细节上的反复打磨。不仅让片中主角们身上的连体服,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同时也让连体服的历史,也再次被人们所提及与诉说。
无声的诉说,往往总是会比有声的鼓吹,具有信服力的多。
虽然这一切,常常都需要交给时间来定夺。
无论是四年前,一经上映便反响热烈,并最终荣膺,当年春节档票房冠军宝座的《流浪地球》前作。
还是在今年荡清扬浊,于春节档再度强势来袭的《流浪地球》续作。
片中各种特效场景不仅恢弘大气,更是荡气回肠,有着说不尽、道不完的浪漫与磅礴。
与此同时,《流浪地球2》之中的服化道,足以看得出剧组人员的苦心孤诣,与在细节上的反复打磨和斟酌。
片中的连体服,彻头彻尾贯穿于片中主角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
哪怕这种“上下一体”的服饰,似乎看起来略显笨拙,但其“反人类”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日常的穿脱。
同时更是能让曾经的工人们,在不见星空的矿井之中,能够安全生产和工作。
而众所周知,梦想,从来都不是不劳而获,而是需要去努力拼搏。
19世纪轰动一时的加州“淘金热”,除了使得当地的工人数量越来越多。
更是让当时的 Levi Strauss 先生,别出心裁地将帆布制作的工装裤,进行了孜孜不倦的尝试与摸索;
并最终得以生产出世界上首条牛仔裤,以此来供这些工人们日常的穿着。
而连体工装裤的雏形,其实还要比牛仔裤的历史都还要早上许多。
至少在18世纪的法国,当时青睐连体服饰的王宫贵胄们就非常多。
这种服饰不仅能够更将他们高贵的气质,与完美的身材的线条,恰到好处地进行一番衬托。
同时在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厌倦了对于繁赘的长裙。
因此这种连体的服装,也算是一种与陈规墨俗的告别。
人生漫漫,清欢浅酌。
连体服虽然在18世纪的法国,让很多被慵懒的布尔乔亚情调所包裹。
以至于声色犬马到,都懒得花功夫去琢磨日常穿脱的贵族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骄奢淫逸的生活。
但在现代意义上,第一条连体裤的诞生,却是在20世纪初的美国。
早在19世纪末, Levi Strauss 先生对于牛仔裤的那份开拓与执着。
让当时一种名为(OVERALL)的工装半身连体裤,成为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们,所约定俗成的不二穿着。
其更是能够算作是后来 (COVERALL),即连体服的一种铺垫与开拓。
后来在19世纪末,由于当时美国发展迅猛的经济,以及持续推进的西部开拓。
让当时一个名为 H.D.Lee 的商业奇才,不仅通过与曾经的“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的合作,让自己的投资有了不小的收获。
与此同时,经由他一手创立,专门以生产各类工作服的品牌LEE,在1911年开辟了自己的成衣线之后,发展势头也是相当的不错。
而在1913年时,世界上第一条(COVERALL),即连体服的诞生。
更是让品牌LEE,能够与前辈 LEVI'S®在丹宁市场上,有资格展开一番惊心动魄的你争我夺。
同时随着时光脚步的匆匆而过,连体服所适用的场合,以及穿着的人群,也开始变得不拘一格,越来越多。
其诞生之初,是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标准穿着,到后来成为翱翔于天空之中的飞行员们的不二选择。
简洁实用的连体服,不仅没有走向落寞,反而发展前景变得更为广阔。
随后更是在1969年末,随着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的升空点火。
其在美国,乃至于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掀起了一场“连体服热”。
不得不说,虽然最早的COVERALL的诞生。
当初只是为了方便重体力劳动者们的工作,以及在日常的生活之中,能够实现快速穿脱。
但是随着时光的演变,穿搭思路逐渐开阔,连体服所创造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多。
不仅如此,连体服还让曾经无数的女性,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期间,间接的找寻到了觉醒的自我。
当时的各大参战国,无数男性纷纷走上了前线,去浴血奋战保家卫国。
而留在家中的女性,除了让点点思绪,伴随着窗外的落英,纷纷飘落。
同时更是对家庭的捆绑,道德的枷锁,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挣脱。
她们勇敢迈出家门,开始践行自我;穿上各种各样的牛仔裤与连体服,纷纷去参加工作。
主导自己的生活,不再像曾经的那般,需要依靠他人。
而连体裤,则也就更加的映衬出了当时女性们的独立与洒脱;
当男人们奔赴前线,负重前行,保家卫国;女人们在后方辛勤工作。
身上的连体裤,见证了她们于精神层面上的觉醒,以及在女权主义上的开拓。
艰难的岁月,在砥砺前行中,笃行致远的度过。
而连体裤,在女权主义所盛行的“黄金年代”见证了思想的转变。
同时它多变的风格,也在后来的时尚圈之中有所收获。
时至今日,连体裤早已不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场合,或是固定人群的特殊穿着。
有越来越多的人,都被它极强的可搭配性于不知不觉捕获。
而在电影《流浪地球》之中,连体服更是完美的一种衬托。
不仅非常贴合影片中的各种场合,更是方便于进行日常的各种工作。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在其那本著名的小说《九三年》里,这样写到:
黑夜,总是伴随着点点的星光,从天际滑落;而曾经遭受的苦难,也一定会让人获益良多。
如果把在2019年春节档上映,无论是在观众口碑,还是最终票房上,均有着不俗收获的《流浪地球》视作为中国科幻电影,一次史无前例的创新和开拓。
那么在2023年开春,令人望眼欲穿的《流浪地球2》。
则绝对能够算得上是,履行了当初电影立项时的那份信念与承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3oz复古文化”作者:33oz小喇叭(ID:CN-33OZ)。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