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海外游戏分析】《饥荒》:如何从体验设计上增加沙盒生存类游戏的角色自我投射感?

【优秀海外游戏分析】《饥荒》:如何从体验设计上增加沙盒生存类游戏的角色自我投射感?

   

   

《饥荒 (Don't Starve)》


   
《饥荒 (Don't Starve)》是由Klei Entertainment开发的一款动作冒险类求生游戏,于2013年4月23日在PC上发行,2015年7月9日在iOS发布口袋版。游戏讲述的是关于一名科学家被恶魔传送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玩家将在这个异世界生存并设法逃出的故事。2022年2月,Klei宣布旗下《饥荒》游戏通过Steam Deck验证。
   
从一开始惊讶于其怪诞的美学风格和魔幻现实主义的奇怪设定,到最后接受这个游戏世界观并沉浸其中产生自我投射,这一个过程就是所有《饥荒》玩家的真实体验,也是这个经典游戏的魅力所在。本文将从体验设计的角度去分析以饥荒》为例的沙盒生存类游戏如何去一步步增加玩家的自我投射感。
   

   

01

讲好魔幻现实主义的怪诞黑童话 

让玩家在生存游戏中产生自我投射感先要从讲好一个故事开始,游戏设定在科学家威尔逊被恶魔传送到了异世界荒野,该世界中同时存在着科技和魔法,也同时存在着蛮荒时代的猪笼和未来科技的装置,加以其粗犷线条的漫画感,就像在给玩家描述一个怪诞的黑童话。但关于如何讲好这个故事,让玩家能够接受游戏中荒诞的设定,并带给玩家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并不简单。

用视觉讲好故事

《饥荒》的视觉风格非常独特且强烈,低亮度、浓重阴影和低饱和度的基调与蒂姆伯顿的艺术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夸张的色彩、古灵精怪的人物、华丽而颓废的装饰,构成了一种荒诞与真实并存的风格。它们都在用视觉传达着黑暗、沉郁、一种奇妙的负能量的吸引力。正如游戏设定的一样,需要玩家在处处充满危险的可怕世界里存活下来,这可不是一件美差。
  • “饥荒风格”的字体设计

文本作为传达信息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不可或缺。饥荒中的许多信息都是直接显示文本,有的作为角色旁白出现在游戏场景里,有的作为操作提示显示在图标旁,因此与游戏视觉风格相一致的字体设计显得尤为关键。开发者专门设计了一款具有“饥荒风格”的字体,除了看上去有一种凿刻感和怪诞感之外,其尖锐的角度和形态与游戏内的物品设计如出一辙。以下图为例,右侧标题中的“R”与左侧游戏角色的辫子有着相同的弧度和造型,整体视觉效果十分和谐统一。

  • 会讲故事的图标

饥荒》中将指示器的利用率最大化,相对于用具体的数字或条形UI示意,使用图形和色彩让玩家在了解状态上升下降的同时,也增强了视觉表达效果。例如下图中关于生命值、饥饿值和精神值的图标,用卡通简洁的身体器官表达三种指标,而器官的饱满和萎缩则代表了当前的状态好坏。对于关键的时间指示器,除了用色彩和时钟样式表达白天、黄昏和夜晚三种状态,图标的边缘也通过模拟太阳和月亮的光芒来传递时间段信息。这些指示器作为生存游戏HUD界面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需要清晰直接的表达信息,也需要通过设计来增加游戏的沉浸感和故事感,充分利用色彩和图形表示游戏内的状态、情感、影响以及重要程度。
对于未解锁的角色,常见的游戏中会用灰度处理、锁住的图标以及填色描边的方式展示。但在饥荒》中,未解锁的角色则是以“囚禁在棺材里”的方式封存的。棺材作为封存死去的人的一种容器,游戏世界里用这种形式来展示那些未解锁的角色,其实也是在暗指饥荒世界虚构的荒诞性。饥荒》里的角色设定虽然怪诞,但的的确确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经历,而不是凭空出现的。用封存的棺材图标去讲故事,让选择角色这一个基础流程在最开始就给玩家埋下了伏笔,在图标中加入世界观背景故事的创意成分,用具象的样式获得了更有趣的效果及更深的含义。

  • 不仅仅只是加载时间

加载界面也属于游戏体验中的闭环,同时也是酝酿玩家游戏沉浸感的预备阶段,与传统的加载显示进度条不同,饥荒》抓住了这个停机时间进行叙事,把程序自动生成地图的过程通过戏剧化的语言方式表现给玩家,例如正在复制感情、正在构造怪物、正在插入树木、正在凿刻洞穴等等,让玩家感受到这个世界仿佛真就如魔法一般慢慢搭建出来,让等待的过程变得十分有趣且生动。

用听觉讲好故事

为了配合作品整体的阴暗基调,游戏中大部分的背景氛围音乐,都采用了降半调音符,使得音乐更加低沉,而编曲的节奏,却有不少都十分轻快,造成了一种反差,完美的营造出了饥荒世界的怪诞荒芜,仿佛是从潘多拉魔盒中缓缓弥漫出来的一样。

  • 角色配音

与传统的游戏角色使用人声配音不同,饥荒》中每个角色的声音都是来源于一种乐器的稍作加工,不同乐器的音色反映了每个人物不同的性格,例如温蒂的悠远的中音长笛,在凸显其少女心境的同时也代表了其阴郁悲观的性格;沃尔夫冈的大号鼓,代表着大力士的雄壮和底气。游戏中没有任何语言的声音,而是用这种自然却又怪诞的方式来表达人物态度,的确避免了尴尬的人声配音打破游戏沉浸感的情况,同时也加持了游戏的特有奇妙氛围。
  • 背景音乐

饥荒》的生存节奏较慢,游戏虽然处处让玩家自由探索,但也只是给了玩家诸多伪自主选择,不小心引起动物的仇恨、周期性出现的野狗群、火山爆发的自然灾害... ...饥荒》中的诸多突发事件一直在推动整个故事和游戏的发展,而这阶段性来临的挑战,除了部分旁白提示之外,背景音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提示玩家:进入战斗状态时的紧张、脱离战斗的庆幸、进入黄昏的迫切、风平浪静的惬意。哪怕不用看着屏幕,光是听背景音乐也能够让玩家了解当前的故事走向和周围环境状态。

02

虽处处荒诞,却又处处现实 

在玩家了解故事并接受世界设定之后,如何让玩家与游戏角色相融合是沙盒生存类游戏的关键。如果玩家不能将自己与游戏中的角色结合,那么此类游戏的沉浸就无从谈起,玩家也始终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去体验。
饥荒》的怪诞美学和其特别的2.5D俯视视角在生存类游戏中的确独树一帜,但沉浸感却不如其他生存类游戏的拟真建模效果和第一人称视角来的直接,因此,游戏从内容和反馈上追求对真实世界的模拟,让玩家产生角色共鸣以增加代入感,以达到沉浸游戏世界的目的。
要让玩家与角色融合,首先要做到的是游戏中的环境反馈。即角色对环境的变化、交互会产生相应的反馈,然后将这类反馈通过相应的表现传递给玩家。

精神值下降的环境反馈,多维度模拟真实的人体状态

饥荒》引入了精神值的概念,增加了生存目的下情绪维度的考量,例如被雨淋湿、黑暗的环境、吃腐烂的食物都会让精神值下跌从而危及生命,而通过采摘鲜花、发明出新装备、靠近一些NPC伙伴等方式能够恢复精神值。这样的设定无疑都是与真实世界相符的,让玩家更多维度地感知角色。而精神值下降的提示也是模拟人在精神不好状态下产生晕眩、视线模糊的情况,游戏给予了色彩、相机、动效、音效及模型的多重反馈:视野变的不稳定、色彩饱和度降低、荧幕开始摇晃重影、可以听见奇怪的低语、看见的兔子变成黑色长毛兔。
精神值的设定及反馈让玩家在游戏中体会到了现实生活的感觉。比如不健康的精神状态会影响我们的做事效率、产生心理疾病,甚至危害我们的生命,同时也告诉我们朋友陪伴的重要性,这是其他只有血条值、魔法值和体力值的生存游戏所无法表达的。  

温度的环境反馈,冻伤/烫伤的全屏受击提示

在全屏受击提示中,也增加了关于温度的环境反馈,与单纯的红色掉血受击提示不同,对于冻伤/烫伤的反馈,在屏幕边缘增加了结冰/灼烧的动效以及冰块破碎和火焰燃烧的音效,模拟真实的受伤环境效果,让全屏受击提示不仅仅只是提示玩家处于危险状态,同时带来更多当下的沉浸感。
温度过低时,游戏角色会双手紧抱住自己,同时角色身体周围散发出白色气体模拟人体在寒冷环境下自身散发的热气,屏幕边缘出现结冰的效果,从第一视角营造寒冷的沉浸感。
温度过高时,游戏角色会无力地大口喘气,屏幕边缘出现燃烧的火焰效果,随着柴火的迸裂声,从第一视角营造炙热的沉浸感。

环境反馈的合理性,环环相扣的情节及操作

环境反馈强调合理性。随着游戏内时间、季节的推移,游戏色调、天气和生物活动还会跟着改变。例如:闪电会在降雨时发生,降落后会引燃可燃物,也会对生物造成伤害。降雨时,角色精神值降低,环境变得潮湿,木头也不好燃烧,砍树时还会出现“手滑”的现象。环境中的天气系统、时间系统、生态物种及角色行为间都做到了环环相扣,而不是剥离世界的单一物体。


03

总结:生存游戏中玩家自我价值的实现 

和一般的生存类游戏不一样,《饥荒》这款游戏从上架以来,从来没有官方的新手教程,以最贴近自然生存的玩法来让玩家沉浸式体验和成长:无公式化教学、弱化等级概念、不标准量化成长度,而是通过战斗资源、科技解锁、生产效力、探索进度、动植物养殖、击败BOSS等等多维度体现成长。但总体还是以生产建造为主轴,季节更换为节点,科技文明升级为出口的成长链路。
因此,在《饥荒》系列中,玩家从最本能的活着,到遇见各种新鲜奇妙而有动力的事物,最终熟悉了日复一日的生存节奏之后,会将目光投向“创造”的层面,也就是实现活着的最高境界——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心理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自我实现是人类在满足“基本生存”条件后要追逐的事情。
饥荒》让玩家的游戏目标不仅仅只是填充不断下降的计量槽,而是去沉浸世界并创造价值。除了多元化的生存模式外,设计者一直在尽可能的压缩信息量,把秘密隐藏起来让玩家自己发掘,例如在地上看到一些被泥土覆盖的脚印,追着脚印走下去,会发现平时寻不到的猎物;在地上看到一些可疑的大理石,在月圆之夜把这些大理石搬到特殊地点,会发生一些神奇的现象;当玩家不再满足于地面上的探索之后,还可以做好矿工帽之类的可充能光源深入地下洞穴。
正如一位玩家所感慨的一样,“最开始,只是想勉强生存,不想被各种环境问题给干掉;等学会基本的生存方式后,就想活得更好;而把基地经营得生活无忧后,又可以迈向远方,去寻找更隐秘的宝物。这个游戏没什么最终的输赢,把它持续下去,本身就是目的。或许,这种潜移默化的“人生征途”沉浸感,才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吧”。生存游戏包含的人生体验是其他类型游戏无法替代的,讲好背景故事、营造生存的真实感、提供多元化的游戏目标,才能让玩家在三千游戏世界中,找到专属于自己的角色与人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网易雷火UX用户体验中心”(ID:LeihuoU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