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ndo是这样像客户提案的

nendo是这样像客户提案的

书摘

《佐藤大的设计减法》佐藤大

本文摘自佐藤大所著《佐藤大的设计减法》一书中的部分内容
本书中文版出版于2017年,是佐藤大首部书籍作品,其中的设计理念,是其最重要,也最想给读者阐述的观点。
佐藤大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将获奖无数的nendo的设计理念、创意灵感和推进工作的方法一举公开,并以插图+注文的形式讲述了nendo背后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没有哪一本设计书可以这样使你颔首称赞,又开怀大笑!无论你是讲究设计方法的设计师,还是喜欢nendo作品的粉丝,抑或是想了解在全球工作的“空中飞人”背后故事的人士,阅读本书,你就可以了解nendo的世界观和设计,以及它为何在海内外如此广受欢迎和追捧。

不擅长方案陈述的理由——
我向客户做方案陈述的频率大概是每周3次,这对于一向不擅长汇报的我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却也无可奈何。我还尤其不擅长使用投影仪,总是把内容印在A4大小的纸上,一张张排在桌上展示出来。
说到原因,则要追溯到学生时代。在毕业论文的答辩会上,不知为何准备的幻灯片每一页都丢了链接,导致我什么都展示不了。于是在一片黑暗之中,我用了30分钟,把整个建筑规划方案表述了出来,这种形式的方案陈述在当时也算是前卫了。也不知是不是早稻田大学胸襟宽广,就算这样也让我毕了业,只能说这是个小奇迹。
除了这个心灵创伤之外,我不想用幻灯片还有其他原因。首先,房间暗下来之后就看不到对方的表情了。但对于设计师来说,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是很重要的信息源,必须捕捉到他们的神情变化。而用纸来展示的话,为了看到资料,对方就算人多也会聚集过来,这样所有人的反应就一目了然了。此外,这样的嘈杂感也可以让对方放下顾忌,更自由地打断我们这边的发言,继而引出更直接的意见。
投影仪的另一个不便在于,它决定了观看的顺序。举个例子,如果根据A方案的反应,想中止B方案的展示,或想倒着进行展示,这种随意变更就无法实现;另外也不能把多个方案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而且除了计算机动画和图纸之外,还有模型、材料样品等许多可以用于陈述的工具,若是不能同时展示出来,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稍稍跑题了,总之我认为应该在陈述时随机应变。事前准备也是一样。工具的类型、提案的数量,每一次都有所不同。如果把数十种变化同时展示出来,就可以在现有方案中立刻选一种。始终记得,要尽可能灵活地调整表现方式,让双方认识达成一致。配合陈述的资料也应做得简洁一些,尽可能减少文字内容,仅仅用一些手绘图和关键词,给对方充分的想象空间,使其沉浸在我们的设计方案之中。
至于整个设计团队,一定要有相同的概念,迈着相同的步调,朝着相同的方向前行。否则,长时间的创造过程就会在某个环节松动。我也必须把握整体情况,要比任何人都清楚最终的完成形态。不过有的时候,也会出现自己都想象不到的设计。
特别是在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的时候,或是任由工匠发挥的时候,设计更多的时候是对未知的尝试。别人往往也很难理解这种做法的魅力。我们曾在四座城市举办个展,2011年10月在伦敦、11月在纽约、12月在东京,2012年1月在巴黎。展示的作品中就有一个用亚克力板制作而成的书架。三层网格状的架子交错相接,放在其中的书就如同被蜘蛛网粘住了。通过亚克力材质的反射,书架对面的景色像万花筒一样扩展开来,这种视觉效果成了整个设计方案的一大特色。
但实际上,这是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效果,展览商方面也表示“实物比方案陈述时的感觉还要好”。听到这个评价,我也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不高兴。每次为了向陌生人展示新创意,总需要根据情况找到新的表达方式,这并不容易。而要找到某种方法,表达自己都无法想象的设计效果,更是难上加难。
一般来说,反复做同样的事情,总能得心应手一些;但对我而言,每次设计都是“初体验”,因此完全不擅长方案陈述也是情有可原的。以上,就是今日所说的理由。
——佐藤大

工业设计俱乐部 • 书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工业设计俱乐部”(ID:id-clu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