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画|溥儒《自作诗意册》

品画|溥儒《自作诗意册》


 

编者按

 




 

 

溥儒《自作诗意册》每开盈盈不到半尺,分写远山寒村、晚云近树、柳溪寒塘、山寺鱼罾、双鹤松涛、列岫疏林、空翠岭头、萧寺古津、古树寒塘、烟浮苇塘、夕阳钟鸣、小桥临烟等十二景。每开均有溥心畬行书题记自作诗。
 


 

溥儒 《自作诗意册(十二开) 设色绢本  

壬寅(1962年)作

溥 儒
(1896年~1963年)
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其堂弟溥仪继位为皇帝。溥儒自幼饱学,稍长专心研究文学艺术,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为诗、书、画三绝的大家。

(一)远山低落日,丛树绕寒村。心畬。
溥心畬教学生画画时,总会要学生切记染色切记“火气太大,涂的太黑”,若需染色,必要将颜色调至纯净,以淡色一遍一遍的染上去,绝不是一次两次便可染好,次数越多,层次就越多,就越有深度,越有质感。如此才能获得古雅明净,肃穆如渊的画面效果,所谓“淡而后才能雅,清而后才能逸”就是这个意思。

(二)晚云低近树,寒竹暗临溪。心畬。

以这套烟云诗意册来看,无论平阔远山,亦或近处水榭,无论以色染,又或以墨勾,你很难看到溥心畬下笔时的火气,色与墨、线与点在溥氏的笔下不疾不徐的慢慢行走,走一步便留下一步脚印。如此明明反反复复的皴染,却干净透明的如同冬日屋檐下的冰晶,看不到一处死墨、酱色,反而透着一股畅快潇洒。又明明如此轻盈的不落痕迹,却又让你能清清楚楚的体验到山石的质量,古松的年龄,渔家的悠闲,月夜的静谧。如此矛盾之事,却被溥心畬如此轻易的解决。这种对于色彩的极致讲究,不仅仅是他用色重质量、重品级的反映,不沉不闷、厚而不僵的色感,更是溥心畬心里面那股沉稳和自信的流露。

(三)柳阴遮曲岸,舟影落寒塘。心畬。

壬寅年岁阑,年近古稀的溥心畬在与祖国咫尺之隔的港岛,遥做天人之想。古寺与渔村,高士与渔家,仙逸与俗尘被溥心畬捏合在了一起,这是他的胸中锦绣,更是他的生活,他的旧忆。
(四)山寺出云际,鱼罾隐树边。心畬。
(五)沧江双鹤影,幽壑万松声。心畬。
(六)列岫迷云影,疏林度水声。心畬。
(七)浮青溪上树,空翠岭头烟。心畬。
(八)叠岭藏萧寺,荒烟带古津。心畬。
(九)古树寒塘水,荒隄野岸烟。心畬。
(十)烟浮茅舍树,风落苇塘秋。心畬。
(十一)钟鸣烟际寺,鸟渡夕阳山。心畬。
(十二)小桥通涧水,野屋隔林烟。壬寅十月。心畬。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当代美术”(ID:dangdaimeish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