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里的塑料制品,都换成手作的竹编吧~

把家里的塑料制品,都换成手作的竹编吧~



好像是特别能代表东方美的植物

苏东坡的“不可居无竹”

三五丛竹子,就能将居所的清雅之态勾勒

你我童年时的竹蜻蜓

能干的长辈们随手编出的竹蝈蝈儿

四君子里有它,岁寒三友也有它

从文人风骨的“外直中空”的偏爱

到普通人朴素的生活陪伴

都是我们的爱物

嵊州竹编,更是将竹子这种植物

融入巧夺天工的手艺



本期「了不起的匠人」

向你介绍省级非遗竹艺工匠 吕成



       

●吕成

绍兴市工艺美术大师,绍兴中级工艺美术师,

亚太地区竹艺工匠,嵊州竹编省级非遗传承人。




在塑料制品远未普及的从前,我们的先辈习惯用双手,从自然中获取材料,制成可心的日常器物。


手编出来的竹器,扎实而富有弹性,让普通器皿,生出一番中国式的清丽神采。


       


竹编器皿天然舒适的特性,淡雅的花纹,质朴的材质,带来一股自然的抚慰。


在盛产竹子的嵊州,以竹为媒,实现朴素的生活理想,显得顺理成章。


如果你到过嵊州,你一定会为竹海的翠色着迷。毕竟,有人写过,萧萧丛立的竹海,不刮风不下雨,也有幽深的山林感。


       

● 吴冠中《竹海》75×75cm 布上油画1985



这是个被大自然特别眷顾的地方。


嵊州竹编,拥有从汉、晋时期就史上有名的傲人历史,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这种传承落到了吕成的肩膀上。


       

● 令人激赏的竹编古物们

 


       

  骑着自行车,闻着竹子味  

  驶进竹编人生  



吕成的竹编人生,从17岁初中毕业就开始了。


但他与竹编的深厚情谊,却是一出生就在累积。父亲是原竹编厂的厂长,儿时的他,常常坐着父亲的自行车,到竹编厂玩耍。


       


闻惯了竹子味,耳濡目染之下,对于竹材到竹器的神奇变化,年少的他似乎就已有所心得。


多年后,他做出了与父亲相同的选择,与竹编相伴一生。


       


吕成说,做竹编最难的是剖篾这一关。有的人拿起竹刀就发怵,让挺拔的竹子变成易驯服的柔韧竹丝,得堪堪花去三年的功夫。


熟练之后,劈成的篾丝细如发,篾片薄如纸,可以编成各种各样的造型。


       


这薄如纸、细如丝的竹材,已经幻化出了360多种编织图案、6000多个花色品种。嵊州竹编的厉害之处,还有漂白、花筋、蓝胎漆、防蛀、脱脂、模拟动物等六项创新。


       


吕成,除了跟随父亲手作心传,还拜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俞樟根大师学习。


嵊州竹编的工序包括:设计、造型、制模、估料、加工竹丝篾片、防蛀防霉、染色、编织、雕花配件、装配、油漆等。       



一道一道,眼到手到的过程,也是磨练心性的过程。


竹编的核心工艺流程,基本依靠手工,光是传世的编织手法与花样,就有几百种:插、穿、削、锁、钉、套……菊花底、雪花编、和尚头……


       

● 竹编的各种编织肌理


虽然现已有机器可协助劈篾,但机器的bug是,会损坏竹材原有的纤维结构。


所以,不以效率为优先,吕成仍然坚持手工劈篾,保障产品的手工质感与耐用度。


       


每一道工序皆由双手来完成,需要一丝不苟的专注,也仰仗那么一点持续钻研的韧劲,直到吕成创办的竹编厂声名在外,他的作品,也屡获殊荣。


2016年吕成创作的作品《龙舟》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永久收藏。


       
       

●竹编龙舟

2016年吕成作品,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永久收藏





















 

  大火烧掉了厂房  

   大火烧不掉的,是热爱  



2013年11月15号,凌晨三点。


时间已经过去近十年,吕成依然对那场大火记忆犹新。


他说,对于当时的他来说,竹编厂就是一切。22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年轻的他一个人操办了这些年,才让这间竹编厂像模像样。


听到着火的消息,他爬起来就往厂子赶。远远的就看到火已经烧得很旺了。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爬上两米多高的铁门的,也不知道是如何抢救所剩无几的货品的。


七年的积累就这样被付之一炬。


对吕成来说,从头开始的只有厂子,他对竹编的坚持和热爱,早就已经深植在肌理发肤中。


 


创作一件竹编作品,需要旷日持久的精工细活。而竹器的市场表现,还未能完全得到验证。


传承,成了吕成绕不过去的问题。


 


他曾经半试探的问过女儿,是否愿意学习竹编,并以此为生?


那时候刚经历了那场大火,女儿吕爽的心中对继承竹编是抱有疑惑的。


对于年轻人来说,人生似乎有着太广阔的想象力,太丰盛的选择。


也许朴素的传承,与家学渊源有关。在大学的一次文创设计大赛中,吕爽凭借一副竹编首饰脱颖而出。


 

吕爽作品 宫廷御膳篮

成对,每只分五层,每层编织技艺各不相同

用一公分30根的篾丝编织,有万字花、实编、菊花串丝等



对于95后的她,竹编似乎有了新的魅力和可能。她终于决定,好好学习竹编手艺


“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




 




 


     

您如何看待日本的竹编作品?


日本大师的作品在我看来相当完美。


他们注重在竹编作品中融入现代元素,比如几何线条,在艺术性上是追求极致的。


   



可能大家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吧。


比如我办企业,要考虑自负盈亏,可能作品更多要考虑产品化,更符合市场的需求。


但是日本从业者更像艺术家一些,他们只需要考虑如何做出极致的作品就行了。


       
       

● 日本艺术家竹编作品(图源网络)



     

您有特别想要尝试的题材吗?


一方面是类似日本那样比较现代元素的题材,我们也想挑战一下。


另一方面是想要做有传统嵊州竹编厂特色的,模拟动物的高端作品。


 




     

竹编使用器一般来说寿命多长?


在没有外力破坏的情况下,一般能使用5-6年是没有问题的。








 


     

您认为学习竹编最难的是什么?


我觉得最难的是剖篾。


现在的小孩子拿着竹刀就会很害怕,确实没有掌握技巧要领的话,很容易受伤。




   


     

竹编让您最开心的时刻是?


做出来一件高难度的,自己和他人都很满意的作品。


那种时刻是最开心的。


 





     

您如何理解匠人精神?


最重要的是能静下心来兢兢业业的做好本行。


要热爱这份手艺,我热爱我的竹编,这一辈子的心就在竹编里面了。


   



竹编器物,也许是它的亲切朴素

好像离我们更近

它记录着童年时代纯粹而珍贵的时光

编织的纹路里

满是东方的细腻哲思和生活智慧

手工的呼吸、心跳、温度

都在那一件件器物里



运营 | 匠匠

编辑 | jojo




* 文中主要图片由匠人本人提供,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了不起的匠人”(ID:lbqdjr2017)。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