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吴昌硕印存》:苍古!

印记|《吴昌硕印存》:苍古!

 

编者按
 



 

 

吴昌硕诸艺之中篆刻尤胜,因少好篆刻,至老与印不一日离。于字体之纯一,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方圆之互异,皆得心应手,濯古出新。虽千载之下而能孕育千载之上之意味,且一生进德修业不仅以印人终也。  

 


吴昌硕印存   朵云轩藏

纵26厘米  横15.8厘米   一函二册






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仓石,别号缶翁、大聋等,浙江安吉人。清末曾官江苏安东知县,在任仅一月,后寓居上海。中年后始作画,擅花卉,取法青藤、八大、懊道人,并受赵之谦、任伯年影响,笔墨酣畅,色彩浓重,为“后海派”之领袖。能诗文,长书法,攻石鼓,朴茂雄健,自成一格。精篆刻,融皖浙诸家与秦汉印神髓,蔚为一代宗,1913年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著有《缶庐集》。















吴昌硕诗文、书、画、印,苍古奇肆,意境雄厚。而诸艺之中篆刻尤胜,因少好篆刻,至老与印不一日离。



于字体之纯一,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方圆之互异,皆得心应手,濯古出新。虽千载之下而能孕育千载之上之意味,且一生进德修业不仅以印人终也。















缶翁自辑有《朴巢印存》(1869年)、《苍石斋篆印》(1874年)、《齐云馆印谱》(1877年)、《篆云轩印存》(1879年)、《铁函山馆印存》(1881年)、《削觚庐印存》(1884年)、《缶庐印存》(1889-1914年),计七种传世,嘉惠艺林,影响深远。朵云轩1994年集历年珍藏缶翁篆刻之印章五十二方,组织专人原印精拓成谱,名《吴昌硕印存》,以供海内外读者鉴藏研究。


是谱沙孟海题签,高式熊署耑。





   

   
   
   
   
   
   
   
   
   
   
   
   
   
   
   
   
   
   
   
   
   
   
   

   


The more we share  ,  The more we have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当代美术”(ID:dangdaimeishu)。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