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做表情包被通报的设计师

因为做表情包被通报的设计师


 

请合理表达诉求?

作者|清砚
2023年1月2日,湖南某院的一名职工在公司的微信群中转发了一张“行行好吧,我是在XX上班的”表情包,由于该表情包充满了诙谐的对自我生活和工作的调侃,引起许多同事共鸣和转发。
不料,在2月15日,湖南某院就出了一份红头文件——《关于微信群表情包问题处理的通报》。文件称“该表情包无中生有,经过不明真相的职工大量的跟帖和转发,造成了不良影响,损害了公司形象”并对发表情包的某员工进行通报批评、书面检查处理、网络言行规范教育。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充分发扬了“追根溯源”的优良精神,找出了流出表情包的另外两名员工(没找到表情包制作人),同样进行了批评教育处理。该公司还请各部门自查、教育在微信群中跟帖转发的员工,并对员工社交网络账号进行全面排查。(怎么查?上交手机检查微信表情包库吗?)

在文件的末尾,该公司提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对员工网络言行的引导”、“可通过‘心声论坛’等内部渠道进行发声,合理表达诉求”。

一张小小的自嘲调侃的表情包,竟能引得该公司如此大费周章地调查和通报批评大量职工。该司“关心”员工的思想状态到这种程度,员工怎么会不知道“心声论坛”这种“合理”的内部渠道?还是说所谓的内部渠道只不过是拴着狗的投诉箱、实名制的匿名举报系统呢?

表情包本身即具有幽默属性,员工拿表情包来调侃生活中的琐事不失为一种化解矛盾的手法,鲜少有人上纲上线深究表情包的“态度正确性”。如果该公司不是选择通报批评,而是默许员工的互动行为,或许能够体现出作为大公司应有的风度和体贴员工的温度。

古人云:“堵不如疏”。

那个盛兴文字狱的朝代似乎已经灭亡了吧?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计成”(ID:jicheng-0102)。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