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已经结束,地产景观将走向何方?

一个时代已经结束,地产景观将走向何方?


11月5日,第十三届园冶杯地产园林奖复审会在线上举行。来自远洋、中海、龙湖等知名企业的专家评委相聚一堂,听取30个包括大区景观、商业景观、示范区景观在内的参赛作品的汇报,当场打分、答疑,并探讨景观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在标准化背景下的创新”“如何给用户创造价值”等内容成为现场的热点话题,让复审会显得颇具深度,也让观看直播的业内人士受益匪浅。


审会现场

园冶杯组委会秘书长张翀主持本次复审会。她首先介绍了今年的参赛情况、评委名单和评审流程。按照制订的流程,本次复审会分为上、下午两场,入围项目以线上汇报、线下打分的方式进行评审,每个项目由主创设计师汇报10分钟,专家答疑2分钟。项目汇报结束后,评委按照评审标准,从作品的创意性、艺术性、科学性、可持续性、可行性等角度,统筹考虑,严格打分。

本届园冶杯特别邀请到彼得·拉茨先生担任风景园林专业的评委会主席,这次复审会晋级的项目也将由拉茨先生终审后评出各级获奖作品,并向社会公示后正式公布。

 

在评审中,专家评委们提出了不少专业性意见,并对一些作品和行业趋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很多参赛作品在挖掘精神底蕴、打造文化特色方面做得不错。比如,利用和延续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或借用场地周边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都可以有助于提升项目内涵,用设计为用户“讲好故事”。

专家评委们普遍觉得,在地产景观趋于标准化和同质化的背景下,设计创新是设计师的一大挑战。从什么角度去寻求突破,如何进行创新,是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这需要对项目有更深刻的理解,用独特的手法体现差异化。无论是尝试通过借景外部资源,还是在项目中加入科技和互动元素,或是从植物上去寻找突破,都可能是不错的切入点。

专家评委们提出,在当下的景观设计中,景观建筑一体化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景观作为建筑和室内的外延,更多地承担了“缝合”的功能。本次参赛作品中,不少就把建筑与景观做了很好的结合,甚至模糊了室内外的边界,给人以沉浸式的场景体验。

从本次园冶杯复审会的优秀作品中,还可以看出地产景观设计正在向“以人为本”回归。比如,示范区不再是营销的道具,而更多地考虑可持续利用。设计也不再片面追求 “炫”,而是在实现功能的同时,用专业的力量去创造美。更多地为用户创造价值,既体现了景观设计的趋势,也体现了园冶杯的导向。

专家评委们最后表示,随着整体经济形势变化,地产行业“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地产景观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时下,不少开发商正在探索产业新城等新业务模式。未来,也将会有更多城市更新项目出现。相信明年的园冶杯会出现更多元的参赛作品。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所有的地产景观从业者也都需要去深刻思考,积极改变。


专家评委合影


————EN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风景园林网”(ID:CHLAwe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