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溪访谈:山海世界,万物有灵

舍溪访谈:山海世界,万物有灵

   
10 Dec.2022     
   

   
“在茫茫的大千世界里,    
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有一个自己的小千世界。”     

   
—— 舍 溪    

   

   

麋鹿相伴、与龙共舞、与鹤共琴、与狐共眠……,舍溪的画中,天地万物无种族异类之分,无不可相形相伴;魑魅魍魉和妖魔鬼怪,无不可同行共处。

   


白泽、烛阴等《山海经》中的神兽在她的画中有了自己的故事。

   


在别处让人恐惧的神怪,在舍溪的笔下却格外温柔体贴,充满灵气和想象力,让人瞬间变得平静和安宁。    






舍溪从小喜欢画画,想象力极为丰富,但她没能系统地学习绘画技巧,走在与他人同样的人生道路上,大学时她学的专业是教育学,与绘画并没什么相关性。但儿时的梦想一直在她心中燃烧,在一次失业后,她将搁置已久的爱好又捡了起来,在家里自学画插画,随心所欲在画纸上涂抹。    

   
她自小热爱中国玄幻传说,浪漫瑰丽的神话故事,光怪陆离的神狐兽怪常常出现在她的梦中。她的灵感大部分来源于《山海经》等古书典籍,同时也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    

   
偶然间她在网上看到了一张鱼的照片,于是灵感便迸发出来。    




经过一番涂涂改改,上完色后,便是一幅摄人心魄的奇幻美图。    



     
     

图:作品《与君奕》现场图


虽然舍溪并非美术专业毕业,但她却拥有足够的热爱,作为一枚自学成才的画师,和专业人士相比,舍溪可能还有很多不足,但对她来说,能够沉浸、忘我地用笔墨去诠释,心境与梦境中的山海世界,便足够了。    





对创作山海异兽题材的插画师来说,《山海经》无异于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库,随便翻阅书中描述的内容,就能获得很多的灵感。在过去的三年里,舍溪依据《山海经》的描述,还原了不少“神兽”,都带着温柔的一面。

   


舍溪在《山海经》里读到了关于神马“乘黄”的文字,“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舍溪对此很感兴趣,又上网查找“乘黄”的内容,她又发现《管子·小匡》中写道:“昔人之受命者,河出图,雒出书,地出乘黄……”舍溪这才明白,古代神话的“地出乘黄”意味着“圣人将至”。她的脑海里逐渐有了更加丰富的画面,除了描绘出“乘黄”有狐之形状、背上有角以外,她还增加了许多星象的元素,并在“乘黄”的额头上画下太阳与月亮组合的印记。“因为根据《管子》的描述,我想让它表现出更具祥瑞的特征,不能单单只画‘乘黄’,还要将‘河出图,雒出书’进行结合,作品才会更加饱满,充满着故事感。”    



图:作品《乘黄》现场细节


舍溪认为绘画前的构思远比绘画更重要,巧妙的构思会让人有代入感。她继续解释道:“《山海经》的描写已经很写实了,只要我们用自己的审美再去加工就足够了。只不过,我一定要增加场景的描绘,如果单独只画一个神兽,会看起来有距离感,没有办法跟它们产生一定的共鸣。”    


图:作品《夫诸和熏池神


图:《夫诸和熏池神》现场细节


舍溪还曾描绘《山海经》中能向天神请求雨水的“烛阴”,它为“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而舍溪增加了自己想象的场景和故事,画中的“烛阴”正在面对着一位手捧桃花的女子,舍溪写道:“一日,无意闯入一人间女子,竟就此与烛阴成为好友,女子常会带来一些人间的故事讲给烛阴;又是一年四月,人间桃花十里,女子折下一枝带去给了烛阴:你看,今年人间的桃花开得极好。”    





至于“其状如羊而赤鬣”的“葱聋”,在舍溪的画里也出现了一名女子的形象。舍溪的构思是“葱聋”和“龙女”于山海中相遇。她还在微博上与粉丝互动,写道:“我们是否也能于某天在山海中遇到那些曾存
于传说中的神兽们?”

《山海经》中的“神兽”只是舍溪描绘的一部分,她还探索了更广大的中国古代神话世界,如耳熟能详的青龙、朱雀、白虎……还有其他鲜为人知的古籍中的“神兽”,如屈原的《九歌·山鬼》里的多情“山鬼”,东晋《抱朴子》里的祥瑞之兽“白泽”等形象。

   

图:作品《朱雀》


图:作品《朏朏》


剪·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

朏朏,亦是《山海经》中的“神兽”,这只能解忧的“神宠”,以不同的形式出圈。





           
很荣幸邀请到了舍溪参展这次中日妖怪大展,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从现场的观展反馈,有许多观众表示特别喜爱您笔下的古风玄幻插画,希望能多了解一些您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者是关于您成为自由插画师的一些经验分享。那么,您个人对这次展览有何期待?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作品的喜爱,也很荣幸有机会可以参与这次的中日妖怪大展,很开心主办方可以将我的作品以装置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也希望大家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不一样的山海经,与山海异兽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约会。


             
能大概分享下您的绘画之路吗,从开始到现在都经历了哪些阶段,又是如何选择以《山海经》为灵感的中国古风插画来作为自己作品的风格?            
             

其实绘画初期尝试过很多题材,但是山海经里的异兽会更加吸引我,山海经像是一本宝藏,打开后就再也不愿意放下它,希望未来可以创作出更多的山海异兽。


           
我们有了解到您创作了多个系列主题的山海异兽,您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幅?          
           

最满意的希望是下一幅作品,因为希望自己可以一直进步,哈哈。


           
观众非常喜欢您的《胐胐》作品,这只超萌的“神兽”背后的创作故事是什么?          
           

当时是看到了一张修狗睡觉的照片,觉得好可爱啊~~就想到了山海经中的高级宠物朏朏,一定也是那么可爱的,养之可以解世间所有忧愁,所以朏朏是由那张照片衍生出来的灵感,感谢修狗~


           
《与君奕》这幅作品,意境空灵悠远,画中灵和神的仙气神秘跃然纸上。可以讲下当时的创作想法吗?          
           

《与君弈》是我【境】系列作品里的一张,当时生活和绘画都处于迷茫期,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就绘制了一套与异兽对话的系列作品,希望可以与异兽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灵魂碰撞,通过对它们一笔一笔的刻画,看着它们逐渐在我的画中越来越清晰,我的心境也慢慢的得到了安抚。


           
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和期许呢?关于创作,未来有什么想要去突破或尝试的方向吗?          
           

就随缘吧,我觉的不要规划,只管好好画画,剩下的交给时间,时间会给我们反馈的。


             
对于同样热爱古风的绘画爱好者来说,您认为该如何提高自己对中国画的理解?            
             

没有具体的说应该去怎么理解吧,艺术的魅力本身就在于它没有具体的规则,去欣赏画作的人也不应该被所谓的条条框框束缚住,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的作品,喜欢的作品自然会想要去多了解一些,然后自然而然的就会有自己的理解了。



环球插画在此感谢艺术家舍溪接受访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Yealife艺术”(ID:yea-lif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