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行动派 02丨对话艺术家 柳青青 / 李汉威

2022年9月行动派 02丨对话艺术家 柳青青 / 李汉威

   

   





   

柳青青,出生于1995年,现生活工作在伦敦。视觉艺术家。她在2021年获得了皇家艺术学院的当代艺术实践硕士学位。她的作品涵盖了各种媒介,包括影像、表演、装置和文本。

她喜欢玩弄和创造超现实的场景,将传统的东方世界观定位在霓虹灯下的科幻美学中。在她的实践中,从万物有灵论关注对有生命和无生命之间的定义,是永恒的主题。通过对女性主义环境的温柔甜蜜和极端残酷的幻想,她的作品赞美了从黑暗中诞生的喜悦,并探索了在一切事物中赋予幻觉的超验材料;无论是在物理世界还是虚拟世界。



   

行动派 02 柳青青参展作品



原·美术馆

此次展览主题是“行动派 02 分道而行·新创造”,你是如何理解这一主题的?你觉得自己是一个行动派吗?


柳青青

作为一名艺术家,我的工作没有自上而下的压力,所有行为都是由自发的冲动推动来运作,这种冲动可能是一种幻觉,一种联觉,一种反常的突变,一种基于潜意识的隐秘被释放,而能指的霸权遭到质疑。



       

       

《水晶宫殿》 柳青青 2022

影像装置(玻璃,钢,亚克力)

尺寸可变 致谢艺术家



   


原·美术馆

你形容你的创作是将“传统的东方世界观定位在霓虹灯下的科幻美学中”,在作品中你构建了的一个异想世界——Sorry Crisps(对不起薯片星球),可以给我们讲讲这系列作品是如何契合你所形容的理念的吗?


柳青青

这次参展作品的背景“对不起薯片星球”和“水晶宫星球”是⼀个新的宇宙,诞生于2020年新冠疫情封城期间的⼀间卧室



     

封城期间柳青青的卧室电影片场


那时,我失去了白天黑夜,过着现实/虚拟/梦境三班倒的生活,每班8小时。睡觉8小时,吃饭、运动和其他基本的维持生命的活动占据了大约8小时,其余8小时的三维世界溶解了,Covid-19和当今科技社会的高效运作为我重新创造了⼀个新的伪循环时间模型


我感到这段时间的分割失去了日常的时间线,像是碾碎的巧克力薄片,被细碎再细碎。时间融化了,被事件分割开。有时印象中浮现⼀个画⾯,已经记不清是来自梦里还是手机上看的视频片段。我已经很久没见过现实中的⼈,但当时我想所有人也几乎都生活在巨大的泡泡里。就像Juliette Kristensen的学生告诉她的⼀般:他们这⼀代认为NetFlix是⼀项基础设施,如同火警和救护车。于是现代人类的思想也被电子屏幕中更高效更直观的传播塑造得更类似了。


不过电子屏幕也不是完全没有坏处,如果没有它,我们在这该死的流行病时代要怎么存活呢?


⼆维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有时让我有更多安全感,我感觉自己作为个体,生活中已经被植入了大量我本人无法完全理解的科技产物,没有了它们该怎么样生活呢?



     

《与我同呼吸》 创作记录



     

《对不起薯片星球国防部宣言》 创作记录


闷在房间里的四个月生活启发我开始思考:这样减去了通勤时间的工作和生活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否真的更高效呢?当身体被困住,只有想象力可以出走。于是我在当时的小房间里创造了对不起薯片星球和水晶宫星球的科幻故事,试图用想象来探寻把我们具有传染性的身体们放在另⼀种社会架构中,人类的生活会是怎样的⼀种模式?我试图在我的实践中创造⼀个梦幻般的、新的奇观社会的外观



   


原·美术馆

在展览现场,我们可以看到你的作品被粉色纱帘所包围,当观众走进作品时,犹如进入一个梦幻荒诞的剧场,你希望以此给他们带来怎样的体验和感受呢?


✦ 柳青青

视觉中只有人造物的生活确实让我感到自己生活在泡泡里,像Juliette说的,“我们都在媒体景观的泡泡里(We are in bubbles of media landscapes. )"


屏幕制造的超常刺激也使人们对于环境感受的阈值增高,虚拟现实技术更是加强了全方位的刺激。毕竟屏幕中的世界更鲜艳、更快、更自由。但这种景观泡泡不只是这种视觉世界的滥用,他更是⼀种变得很有效的世界观,通过物质表达的世界观。所以我想选用⼀种高纯度的颜色制造⼀个大的现实Bubble,对空间进行一些处理,请每个⼈完全地进⼊对不起薯片和水晶宫世界。



     

《对不起薯片帝国婴儿套装》 创作记录



   


原·美术馆

你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目前工作生活在伦敦,你如何看待伦敦的创意文化和视觉艺术呢?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在伦敦的日常生活吗?


柳青青

伦敦的美术馆、画廊、电影资源很丰富这个大家都知道,好多我欣赏的艺术家们都生活在这里或者周边,超多野生的艺术家领导的独立机构也都很蓬勃很有趣,每周都有太多想去但来不及去的活动。总的来说对于⼀名从业者,可以吸收到的养分让我很幸福。但是这里对于创作,人力、物流、场地成本都比国内大太多,但或许这就是必须付出的入场券吧。


其实我除了伦敦,还花大量时间生活在中国互联⽹上。我平时特爱上网。然后做⼀份养不活自己的工作,跟朋友出去玩玩,刷刷抖音(o^^o)



     

柳青青在伦敦的工作室一角



   


原·美术馆

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接下来有哪些新的艺术项目或作品计划吗?


 柳青青

我最近的八个月和之后的⼀段时间应该都会把精力放在⼀个新的performance作品《可我从没见过她祈祷》上,一个偶发的家庭事件启发了我开始这项⼯作。


这件作品受到中国传统民俗、以及陪伴我成长的香港B级片的美学影响。但是在这个主题上工作了⼀段时间后,我发现有很多疑问是我不身临其境就解决不了的,所以我计划在旅行限制减弱⼀些后回到自己的老家浙江台州去学当地方言,拜访和我有血缘但无法沟通的人们,企图在真的来不及之前抓住⼀点代代相传的记忆。



       

       

新作现场照(摄影:开水)





   





   

李汉威,出生于1994年,现工作生活在上海。2018年毕业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李汉威的创作善于使用商业广告的形式进行隐喻,展示了图像传播方式的多样性,针对互联网经济的各种特征,描述身份与品牌之间的复杂关系,拒绝让算法制造广告。



   

行动派 02 李汉威参展作品



原·美术馆

此次展览主题是“行动派 02 分道而行·新创造”,你是如何理解这一主题的?你觉得自己是一个行动派吗?


李汉威

其实很像我们现在的大环境,无论是集体的还是个体的,面前的赛道是一条挤满了车的高速公路,在这条拥堵的路上去超越最前面的车很困难,所以大家都开始各自去寻找岔路突破

是行动派。



     

《f1TjgsW?sm=80a051》 李汉威 2021

收藏级打印,铝塑板 120×160cm

致谢艺术家与没顶画廊



   


原·美术馆

作品《拓扑20.8.19.21.10.11》是一件由玻璃钢制作的雕塑作品,利用三维软件拓扑,合成一种生物样貌,作品蜿蜒的造型,展现物与物之间的自我吞食、演化。可以谈谈这件作品从抽象的灵感到具象的实体,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


李汉威

整件作品其实是我在观察人工智能生成图像的过程中产生的想法,人工智能会根据物体特征不断学习, 在物体与物体之间会用算法自动补全中间缺失的部分,我想模仿这个行为,手动地将产品之间相似的部分补全,所以你可以看到上面有大量令人熟悉的形象



       

       

《拓扑20.8.19.21.10.11》李汉威 2021

雕塑,玻璃钢 155×100×115cm

致谢艺术家与没顶画廊



   


原·美术馆

影像作品《厉害!- 我的订单》隐晦而滑稽地表现了现代人类与网络信息过剩的亲密关系。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吗?当观众观看这件作品时,你希望给他们带来一种怎样的感受或启发呢?


李汉威

平台算法根据个性化推荐会不断喂给人一些特定的审美品味,我就利用这个机制,一直在淘宝上搜索带有山寨气息的产品。


同时,那段时间我一直在看抖音上的抽象剧情搞笑短视频,我想用这种无厘头的甚至带有一点抽象的内容,去展现一种被淘宝产品围绕的现实,这种现实是叠加了虚拟和真实的好几层不同的空间感受。



     

《厉害!- 我的订单》 李汉威 2021

2K CG动画视频,有声 5'12''

致谢艺术家与没顶画廊



     

《厉害!- 我的订单》 创作模型记录



   


原·美术馆

此次展览中呈现了你的装置、架上、影像作品,不同媒介的艺术作品带给观众的感受也是不相同的,而作为创作者,你是如何看待你选择的这些媒介?不同媒介之间表达语言是各自独立的?还是互有补足的?


李汉威

我的创作都是在电脑里的工作室,也就是不同的软件中完成的,最终呈现无论选择什么材料与媒介,其目的都是找到最适合作品的呈现形式


比如《拓扑》我希望他和真正的人工智能视频产生区别,并且能让现实的人产生一种身体的感受,所以我选择把他做成了雕塑;再比如《亚投行》这件作品我就是在拍一个虚拟世界vlog,所以他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一件影像作品



     

《宇宙图像总复习圣地在亚投行》 李汉威 2021

HD CG动画视频,有声 5'30''

致谢艺术家与没顶画廊



   


原·美术馆

可以跟我们剧透一下,接下来会有什么新的艺术项目或作品与观众见面吗?


李汉威

最近在用三维软件画画



     

绘画截屏记录




行动派02 艺术家采访将持续推出

敬请期待!



   



 购票请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

(注册原美会员享购票九折优惠)




/


展览信息

Exhibition Info



   

行动派 02 分道而行·新创造

ProAction 02Diverging Paths, New Creations

展览时间:2022.09.24-11.06

策展人郭晓彦

艺术总监:薛薇

主办方:原·美术馆

出品方:涅米文化

艺术家郎港澳 / 李汉威 / 柳青青 / 刘行 / 马鸿锦 / 佩恩恩 / Reva / 周轶伦 / 邹雅琦

战略合作:重庆国际文旅之窗


Duration: 2022.09.24-11.06

Curator: Guo Xiaoyan

Artistic Director: Xue Wei

Organizer: Yuan Art Museum

Producer: New Magic

Artists: Lang Gangao, Li Hanwei, Liu Qingqing, Liu Xing, Ma Mingming, Payne Zhu, Reva, Zhou Yilun, Zou Yaqi

Strategic Cooperation: CHONGQING WINDOW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TOURISM




- E N D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原美术馆”(ID:yuanmeishugua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