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作品集《游踪》,以魏晋南北朝文学家郭璞的《游仙诗·其六》为背景改编,描绘了主人公对官场失望,转而踏上求仙问道之路的故事。
不管是前面夜夜笙歌充满烟火气的宫廷生活,还是后有远离凡尘,光怪陆离异世景象都描绘得惟妙惟肖。
而主人公在进入“仙道”,环顾周围之后发现并非如意的这个结尾也非常耐人寻味,让人印象深刻。
这组作品让不少人认识了她,如果进去她的主页看一看,你也许就会发出,“原来作者是你啊!”的惊叹。
这幅《千与千寻》同人或许很多人见过:
还有这些《魔童降世》同人,眼熟吗?
太太出圈的作品还不止这些,如果仅仅以为她是“擅长画国风”的太太,那就有点片面了~
今期就是来给大家更立体地介绍下这位画师和她的作品吧!
如果觉得“Merasgar”这个不太好记,我们可以叫她另外一个名字——“珏(jué)太”
解文说字中,二玉相合为一珏,配合这个名字,珏老师还画颗绿色的小玉石作为头像。(大家不要打错成“钰”了)
#01
清华美院新锐画师
微博@Merasgar
因为从小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珏太在小学五年级就接触到板绘。也许比同龄人更早开始创作,成为了她考上清华美院的原因之一。
在开头有提到,珏老师因毕设《游踪》出圈,但其实她并非一开始就画国风。
珏老师早些年的创作,国风含量几乎为0,相反,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对西方古典、宗教神话更感兴趣。
比如这位是她的OC之一,手上的盒子珍藏的逝者的灵魂。
看到这些插画,是不是有神话故事内味呢?
另外,歌曲也是珏太的创作灵感之一,有几幅作品就是根据俄语专辑《Песни нашего века(我们时代的歌)》所绘制。
亲爱的《Милая моя》
除了题材上有西方古典的元素,在画面上,珏老师也根据内容做了类似油画的质感。
而这位喜欢西方元素的画师,却突然开始了东方元素的探索和创作……
#02
国风创作的开端
微博@Merasgar
2019年,在上大二的珏太发表了一个惊艳无比的佛教题材插画集——《无我相》。
观音
文殊&普贤
地藏
这个系列源于老师布置的小组作业,要求根据《西游记》中佛教元素的人物重新设计形象。
这张还是作业ppt的封面
在这些人设基础上,《无我相》诞生了,并且画册一上架,就神速将首版清空。
千手观音
可以看到这个系列的细节相当丰富,而要呈现出丰富细节,背后肯定少不了大量古典文学资料的查阅和参考。
持国天王
孔雀明王和佛祖金身
除了需要对主题有一定背景了解外,珏太还会每幅画的内容做针对性学习,比如会关注和收集很多古建筑、器具、传统服饰等素材,还会看相关的文学作品。
借由作业的契机,珏老师真正开始了东方古典的探索和创作,也从最早的佛教艺术,慢慢向其他类型拓展探索……
如来
《关山月》
《饮酒》
《庐山谣》
《浣溪沙》
《画中人 其二》,画中仕女将真实仕女身上的颜色抽去,所以真仕女的头发为白色。
《画中人 其一》以日本漆盒的镶嵌图案为参考,画面中主人公的服饰元素都围绕蝴蝶、蛾来展开,从而与地狱图景标志性的火元素相匹配。
对于背景而言,她是立体的,腿也穿出屏风放在榻下,是画外人,而身上脱落的画斑则表明,她其实尚在画中。
背景的女性与主人公是同一人,黑是青春的发色,也同样是恶念。时间流逝,往事不再,画褪色,人成骨。
《画中人 其四》画面背景来到了泰国。从佛像的角度看,小女孩为画中人,反之,佛像才是画框内的事物。
《画中人 其三》背景是古波斯。这幅画有两种看法,咋看画中人是躺着的,但其实她立于墙内。
她一半鲜活,而嵌于墙内的另一半则随墙壁剥落在衰老。衣带也变成墙上龟裂的缝隙。
在大学的这段时间,珏老师也养成了以古典文学作品激发作画冲动的创作模式。
这样的习惯,也导致珏老师的主题偏好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也集中产出了很多让人过目难忘的古风作品!
除了像纹样、元素、姿势等细节处有所考究之外,珏老师也做了与画面内容相应的表现处理。
比如会在画面上做出像岩彩的粗糙质感和纹理:
工笔画精细的勾线
还有这种兼工带意的手法
而说到配色,珏老师也有尝试专门用经典的中国传统色作为画面主色调。
像这幅《青莲》,所用到的颜色也名为“青莲”:
随着对传统色的研究,珏老师也渐渐有了新的创作方向和习惯。
#03
以色为媒
微博@Merasgar
跟之前用文字激发创作冲动,这次是从颜色出发。没想到,从“色 → 形”的创作方式,更具象地勾勒灵感的形状
比如,看到中国传统色虾壳青,珏老师第一反应觉得是自家后山的颜色,也非常契合水雾缭绕的感觉,于是就有了这满山的松树。
其他的画作也有其对应的专属色,《扇面》的风信紫。
《青龙》的胆矾蓝
《春去也》的退红
当中收录了珏老师18年-22年创作的插画,包括一些未公开的作品一共64幅,每幅作品对应一个中国传统色。
因为珏老师原图尺寸比较大,微信压缩像素让画面丢失了很多精美的细节,而超大的画册,真的跟巴掌大的手机屏幕,完全没发比啊!!
只有看到实物才能感受那种原图大小给我们带来的视觉震撼!如果喜欢珏太老师作品,这本艺术品是非常值得入手的。
到这里,我们回顾了珏老师从小到大的绘画经历,可以发现她的创作习惯、内容主题、风格,都是一直在变化的,甚至每幅图的处理手法上都有细微的不同。
尽管近几年的创作偏向东方古典,但西方元素没有被舍弃,珏老师也仍然有在进行的创作。
无论是内容,还是技法,珏太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她是位不被定义的画师。对于珏太来说,一直保持一个风格,是件并不有趣的事。
说不定在不久的未来,会有东西结合、新旧结合的全新创作也不一定。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喜欢珏太老师和她的作品,欢迎收藏她的最新个人作品集《天赐百色》。
仅供学习请勿商用丨来源网络侵权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oulofArt”(ID:Soul_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