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自以为争取到改变出身和追逐梦想的机会。回过头来才发现这更像是感受了一次大型兴趣班,下课铃响起后,我依然还是不知道要去往何处。”
SS
#BG
2016-2021本科:某二本院校建筑学
2021-2022硕士:AA建筑学院
回国后尚未找工作,目前处于空窗期
还未入学,就花了近10万
大一刚入学时,我的第一个专业课导师带我们看了许多国外项目,其中包括扎哈的酷炫参数化设计,这让我心向往之,也让我想出国读书的念头扎根。临近本科毕业,我依然对建筑设计怀抱兴趣,也未考虑过多和生存相关的问题,就延续着读完建筑本科读建筑硕士,并想要改善本科出身的学生思维,走上了申请留学出国的道路。
仅在申请阶段,光作品集辅导和文书费用就花费了5万多,多次考雅思也花了近2万,还要算上我大四大五一年多的时间倾注在准备作品集上。为什么这么努力?因为沿着学生时代的思维惯性,就是要老实巴交地向一个方向前进:用最漂亮的作品集,最高分的语言成绩去申请排名最高的建筑院校。申到offer后,人生就会迈上新的阶段,即使我从未想过硕士毕业后我要去做什么。
后来我陆陆续续拿到卡迪夫大学,诺丁汉大学的offer,没想到在最后还能被AA青睐,这让我惊喜万分,是我最好的选择了。意料之外的AA offer让我对这一年制的硕士更加满怀期待。
图 / 第一次拿到AA的校园牌
图 / Welcome to AA
然而,学业结束后我才发现这一年制的硕士(postgraduate )更像是个大型的课外兴趣班。这一年从头到尾是在做一个课题项目,其中还要花很多时间投入在场地调研。我是MA(Master of Art)学位,毕业都不要求做设计,只要提交论文即可。我承认这一年,我并未学到太多有价值的学术知识。
一个各取所需的大型兴趣班
去英国反向留学前段时间还上了热搜。我们班45个学生,中国人占了50%以上。只能说在这个兴趣班里,水的很水,强的也很强。我见过一个学期都没来上过几次课的学生,也有每次pre都把图纸程度推得很细,对建筑充满热情和追求的大佬。留学让我们可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没有经济负担,也没有求职压力,可以用学生的身份去成为任何想成为的样子。
很多人调侃英国留学生在用一生去回忆那一年,毕竟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时光以后应该是不会再有了。我想快乐是无罪的,我承认我这一年没学到什么特别有价值的东西,但美好的人生经历,是无法被替代的。我靠夜班早班机、大巴、青年旅馆自己走了好多地方,看了好多建筑,算是我除这本硕士毕业证书外最大的收获了。
图 / 打卡欧洲
班级里的中国学生全是本科应届生,但是外国学生很多在30-40岁,甚至有人早已有自己的工作室的。外国人很多都有类似 gap 的一段一段时跳跃式经验,会在这个gap时间里面去细想自己究竟想做什么,才更有动力重回校园,继续来 AA 深造。学校里也有教授读了5,6个学位,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冲击,原来人生还可以这么随心所欲。
可惜,我认知到人生还有多种可能已经太晚了。英国恢复了留学生的工作签,给想在英国找工作的留学生提供两年的择业期,即使这样我们班的同学也很少有留在英国工作,留下的工资也平平,还会被一些公司以工作签为由pua。回国的同学们好像都和我一样无所适从,不愿去设计院打工,也不知能做什么,就这样不上不下,进入了空窗期。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是:大家都不发朋友圈了。
和建筑名存实亡的关系
我是22年7月底回国的,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工作,处于修养生息并思考是否转行的状态。其实主要就是健身,考驾照,说白了就是在玩,没有做太多的别的事情。
硕士时我一直有和本科同学联系,也清楚地了解他们夸张的作息:有时我在英国起床了,他们还在加班。我实在是不想这么快就被卷入这种加班熬夜画图的动态里,也在踌躇要不要继续做设计。尤其是ChatGPT出来后,我更加担忧设计师的生命周期。本科时我有给老师打过工,充当做前期设计的廉价画图劳动力,工作流程简单无比,就是来一个活去就去网站上搜索资料,对比哪个案例适合抄,做一个抄一个,我们做项目都是这套流程,最离谱的是有的中标并投建了。如果未来建筑师还是这套工作模式,被AI替代指日可待,现在只是做AI的人不懂建筑(或还不关心建筑)而已。我感觉我和建筑变成了名存实亡的夫妻,虽然还绑定在一起,但也非常知道已经不爱了。
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想过要用这一年的留学身份在市场上拿到多有竞争力的薪水,只是想以此来作为日后步入建筑职场的敲门砖。结果等我回来后,糟糕的大环境和巨大的落差感让人无所适从。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也没有对建筑有多少执念,或是对设计有多么开窍,只是把人生走成了一条轨道,回头才发现入局太深。
现在我的心态比较平稳,我想着说大不了我就去卖烤冷面。这句话在三年前可能是个调侃,但是在如今是实打实的可行性计划。年纪轻轻有手有脚,做什么会活不下去呢。比较遗憾的是我没有在大五时选择gap,去认真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再拿它去做申请硕士的基础。
图 / 回国后的健身计划
图 / 夜行骑车
如今我还是准备去找个设计院工作,但心态会更加乐观,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也在看做副业的机会。人生那么长,gap一年不过就是别人工作40年我工作39年而已(如果能工作到65岁哈哈)。
走到今天这步我也没什么后悔的,时代发展到现在,更高的教育成本早就不和更丰厚的薪水回报划等号,但年轻时候视野、观念、思维的塑造,依然值得用一生去回味。
- END -
口述:ss
撰稿:小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走偏锋”(ID:jzpf011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