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视觉文化盛行的今天,人们对艺术的接受度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景观设计也愈发新奇,其往往成为视觉焦点,以科技+景观方式,让城市景观更具温度,为景观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为未来景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案例二:这是位于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的一个智能数字站,能让使用的每一个人都受益。这个数字站可以遮挡阳光,为人们提供座椅,并提供高速的WIFI接入。其造型像由树桩托起的绿色花园。精心打磨的混凝土座椅配有插座和休息小台面,方便人们放手,或者书,或者笔记本。智能数字站还为游客和居民配置了一个包含城市服务信息和指南的大触摸屏。这款城市公共家具是一个将科技直接植入城市生活的先行者。
案例三:北京龙湖G-PARK海淀科技公园,G-PARK海淀科技公园是融合科技的一个公共公园。设计师希望科技内容能够完美并巧妙地结合到大家所熟知的景观元素和设施中。在园区参观的必经之路上,有着模块设施中的能量互动转化,跟随人的脚步有雾喷体系。人在通过这条路的时候,并不一定会发现地上还有这么一个装置,但是可以不断地感受旁边的景观跟随自己脚步的变化。不断的感应反馈给人,水会喷出来一个景观。
The core of intelligent landscape design
1.自主:更自主的智能设备,是智慧社区的基础;而景观则是社区展示给知己最直接的一面。在景观设计时要结合客户生活日常需求的一体化景观智能设备,让智慧设备拉近知己与景观的距离,为社区景观增添体验性、可互动性,也为社区生活带来更多乐趣。
2.自在:面对新时代用户更注重产品体验的现状,景观打造时不仅要将“贴心”融入对景观的营造中,更致力于实现整体统筹当前社区系统性服务运营模式,提供更自在的持续服务,搭建人与景观、人与人、人与社区的良好亲密关系,让知己社区的生活更加轻松愉悦。
科技景观在公园打造中的应用策略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ndscape in Park Building
6.在植物配植上,充分考虑当地土壤特点、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采用充满地方特色的的植物为基调树种,重点地带采用特色较名贵植物。植物搭配营造不同特色的绿色植物空间风格。
△蓝田滋水公园 / 中国电建北京院
7.采用智慧导览系统,智慧导览系统包括数字化导览图、智能语音提示、智慧标识等。它将常规指示牌和导视牌等替换为相应的智慧屏幕,配合全面覆盖的无线网络,实现公园与游客的互感、互知,提升游客游览路线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8.采用智慧照明系统,物联网路灯远控系统,是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为基础,融合大数据、云计算、微电子等技术,实现路灯及能耗智慧化管理的系统平台。
9.采用智慧休憩系统,智慧休憩系统是将智慧技术融入休憩设施中,使原本功能单一的座椅、廊架等能够实现与游客的互动交流。例如,借助AI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在为游客提供休憩服务的同时,也能为其提供更加详细的景观介绍。
10.采用智慧养护系统,智慧养护系统可自定义养护策略,自动对绿植进行养护管理,实现远程浇水、喷雾等操作,并通过云服务器的AI学习算法更好地实施绿植的智能养护工作。
园区科技系统包含智能广播、智能视频监控、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导视系统。
△江苏旭辉产品体验中心 / 成都赛肯思创享生活景观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摄影:赛肯思 | 刘聪
△北京龙湖G-PARK 科技公园 / IF本色营造
△嘉兴万科光年里未来社区数字植物园 / 蛮石营造 MOOOONS
项目摄影:杜继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园景人”(ID:xyzwi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