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Du木头人
#BG
2014-2018:双非本科-园林设计
#工作
2018-2019:某深圳外企
2020-2021:某深圳国企
2021-至今:创业做WooDu
1
无奈的离开
从景观本科毕业,我已经工作了4年。很幸运一毕业就加入了一家著名的外企公司,不管是环境、同事、项目还是领导都是很好的。也是因为毕业就在一个各种氛围都不错的公司,会产生对行业的错觉,以为整个行业都是很规范的,不鼓励加班,work life balance…以为外面的所有公司基本都这样。后面我换工作时尝试了事务所,国企,知名大公司等等 。截至目前,去过的每一家,都有一个月通宵几次,五一国庆加班,调休不给调,以上情况也是景观建筑规划公司的通病。
大家都知道我们景观,建筑这些专业上课时候会讨论有很多概念,理想之类的东西,但是现在每天面对一些改不完的ppt和虚假宏大的概念,没有本质区别地改模型里的某个线,经常做到凌晨的加班,我常常想是哪里有问题呢 ?每个处在行业里的人都会想着一定会有好的公司存在,然后为它付出热血青春持续战斗。
我最后一个老板是行业的比较有名的领头人,也是有情怀的人。从他的维度看行业也是感慨万千,他说以后房地产的项目会逐渐给施工队做,政府的项目有时候也是走了一些人情脸面关系才拿到。相当于每个城市的资源其实掌握在本市或者省规划院的手里,已经不会有太多事务所公司能接到了。
再讲到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薪酬、工作时间、劳动付出、个人回报”我离开公司的背景,也是行业全面降薪的时候,且有时候付出心血感情做的项目,拿奖落地却没有实际劳动者的姓名时候的无奈。
2
那我还可以做什么?
我做了景观这么多年,那么我还可以做别的吗?我尝试着稍微走出一点自己熟识的领域,就发现其实我还是有很多其他想做的,也能做的好的事情。
在去年的时候我就去报班学了UI。不得不说,UI的报班三千多,而景观的报班费六千还只针对毕业生,我朋友学完UI马上转行工资是12k,景观学出花来(一般都是刚毕业的朋友们对未知恐惧而报的班),一线本科是6k,研究生8k到顶。工作第三四年才有可能12k。
从去年关注建走偏锋后,我几乎每一期都没有落下,看大家转行都去哪了。就在这时候我看到了一篇方块君在建走偏锋分享web3的文章,我就也去研究了web3,进入了一些学习小组每天看一些课,和别人分享。
虽然很多人说web3是个骗局,但我觉着不管现在是不是骗局,我觉得未来的世界以后都会走向web3.。里面提到的平等共治的理念是我喜欢的。这时候我还是一边上班一边学习新的东西,还没想真的离开这个行业。直到上文提到公司也在全行业降薪潮上开始降薪,感觉也是上天可能push我去做一些选择,给了一个契机便拒绝签合同,便下定了决心去做一做别的事情看看。
在这个时候我的一个学建筑的朋友读完研究生毕业了,他研究的课题是在未来,在一个机器人代替人类劳动的世界,人们做什么工作呢?他认为如果这个未来是美好的,每个人就可以成为任何人,人们可以做任何他们想做的工作。人们一生都在学习新的知识,不是为了工作去学,而是为了兴趣去学。即"人可以不用一生拘束于一份工作,人可以尝试各种选择”
3
迈出新的一步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理念和机会去运用到web3里,于是我们开始画了108个职业的人物,我们做了动画,开通了各种平台ins、推特、小红书、微博、即刻等平台去推广我们的品牌里每个小人物故事。希望后面有了一段的知名度后去海外的平台发行nft。我们项目的白皮书可以看这里:WooDu木头人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这是我们画的人物图鉴,目前第一期是画了108个职业系列,每个职业都有三种状态:普通状态、蒙圈状态、高光状态。
我朋友也花了一年去拍了一部记录中国农民工的纪录片,记录基层人们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我们也根据他们这个环卫工的职业设计了一个系列的形象,这是三个状态下的模样:普通状态:扫扫地;蒙圈时态:秋天叶子一直掉,怎么也扫不完;高光时态:扫完地后在路边打牌打赢了。
4
发散我们坚持的理念
离职后我回到老家,就在国庆前一周,一些同学提出我们这些东西很有趣,如果做成一些小玩意去市集摆摊应该很好卖。我觉得这也是推广的路径之一,就马上和我woodu朋友们操办起来了。
我们进行了一番选品,然后设计并找厂家定制。比如飞盘,挂布,T恤,立牌夹,手账夹,贴纸,徽章等等。在国庆当天东西刚好到齐了下午晚上开始摆摆摊售卖了。我们主要目标人群是青年群体,觉得这些艺术和设计会让大家有共鸣。但有可能我所在的城市是三线小城市,当地年轻人对我们这些艺术周边兴趣不大,不用任何宣传能吸引到的就是小朋友中小学生。所以我们就跟这群孩子们互动玩游戏,比如猜这个人是做什么的,那个是做什么的,讲每一个小头像的故事。
有个女孩说"你们画的好毕加索哦,帮我挑一个你们这里最抽象的我要买。"还有的小男孩说:“等我十年后我有钱了,你一个徽章我要三十块买”。然后小男孩拿了我们一堆名片回家珍藏和发给他学校的小朋友,我跟小男孩说:“十年之后一定要来找我们哦!”我把这些摆摊经历和我们woodu的小伙伴讲了之后,大家都好感动哈哈哈。
图 / 现场照片
我们还在继续做更多的尝试:和许多店铺联名,给每个头像寻找对应的人物,打造城市探索地图;开了网店 “WooDu木头都市”,设计和拍摄了一些产品上架。
我们的想法是通过图案周边去扩大我们品牌的传播范围,只要有人用我们设计的鼠标垫,卫衣T恤各种小玩意等等,我们的WooDu也会被更多人看到。开网店的过程中我们也鼓励群里的大家所有人可以一起参与到共建创作中来,如果店铺售卖的产品里面有大家设计的,我们会0.5%-10%的收入都分给创作者。这个想法和思维就是从web3里受到的启发。希望在这个世界里,打工人普通人无产阶级的人也可以有一个属于自己持有的创作品,又能带来收益。
后来有转行做品牌策划的前同事,对我们WooDu的“人可以不用一生拘束于一份工作,人可以尝试各种选择”的理念很感兴趣,她也过来帮助提了很多运营上的想法,也有朋友的朋友做虚拟空间设计的,表示后期发展的时候可以帮忙创建WooDu三维空间的世界;还有前面提到的白皮书,也是另一个web3朋友帮忙撰写的;网站是英国的it朋友帮忙抽空搭建的…所以可以看得出,我们不止想做一个个人的品牌,我们希望搭建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共创的东西/平台,然后以这个为基础,感觉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东西。
5
链接你我,链接每一个人
当我自己开始做的时候,就发现有更多东西需要学习:比如社群运营、社交平台怎么发内容可以有更多曝光、店铺总体风格的设计等等。最近秋冬到了,很多人说他们想买WooDu卫衣,催我们赶紧设计,也有海外的朋友也要购买;还有很多人建议我说做抖音,我们的东西都很有趣。我觉得都可以再探索探索,不过想做的事情太多了,都可以逐步发展,目前常驻WooDu建设的小伙伴除了我,大家都是有本职工作。大家看好这个事情的未来,都是把这个事情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事情在做。
欢迎感兴趣的的小伙伴加入我们、有钱的资本方可以给woodu投资哦!我们的策划书第三阶段就是打算去融资(前提是慢慢做好第一二阶段哈哈哈,我们会努力前行的!)
希望本次分享,可以让身陷囹圄的大家不要对未来灰心,大不了回家躺平一段时间也不怕,重新出发不一定比重蹈覆辙更难!
我现在就像WooDu的木头人一样,人生不拘于一种选择。人生就是一场巨大的游戏,大家都是自己的主人翁,尽情玩耍享受参与这七八十年的世界吧!
撰稿:WooDu木头人
编辑:小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走偏锋”(ID:jzpf011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