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道士
MARCH
建筑学本硕毕业,如今在某国企设计院工作。
建筑学是个好学科,尽管建筑行业是个辣鸡行业。
建筑学是个好学科
最近一次产生“建筑学是个好学科”的感慨是某个周末,我在家里铺地垫,需要把其中一些边边裁掉,于是让我对象帮忙切一下。结果看他切得特别费劲,一小段戳五六下,我说嗯?这软泡沫会这么难切?于是我试了一下,哇也太简单了,一刀定位两刀分离,比PVC不知道简单多少。后来我妈拿了个硬纸袋给我垫着,结果被我一刀划穿四层纸袋,不是我力气大,只是本科手作模型好几年,一握刀那个发力方式就回来了。
图 / 上面是我切的,下面是对象手笔
再上次感慨“建筑学是个好学科”应该是有天我打算给猫装个猫墙,上某宝一看,竟然设计猫墙还要设计费,于是我自己抽了个空进到su里设计了一个。
图 / 我设计的猫墙
建筑学确实是个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好学科,玩一样五年就过去了。随便回想一下,锯过木头竹子,砌过墙,设计过家具,焊过电路板,编过程,画过水彩画马克笔钢笔素描,爬过故宫的屋顶;会排版,会编文案,会剪视频,会p海报,会修图,会3D打印,会数据分析,会一点摄影,啥都会一点。
于是发现自己生活中各个场合都说过“我会一点,上学时候做过”。这些技术虽然没有让我成为什么大富大贵,但是好像成为隐形的金钟罩铁布衫,平时看不见它们有什么好处,但是关键时刻可以帮我破除很多可能性的障碍,想试什么都可以轻松地上手。
比如说,我从本科毕业后开始尝试画一些板绘,然后因为有PS、建模、素描功底,比从零起步的人要偷了不少懒。
作为延伸,我还玩了一段时间的AI绘画,了解过的朋友应该知道,AI绘画虽然把人从画技里解放了出来,但是成品还是看你的想法和审美,因此我觉得这门技术对于建筑学生来说有着天然的掌握优势。
图 / 做过一个AI技术分享里的例子
再说一些更实用的,有一年我老家的亲戚要盖个小院,让我给做了设计。因为他们自己本来就会建房子,所以我只负责了最为快乐的设计部分,排了结构和管线。再下次回家的时候小院已经按我的图纸结合老家的建筑风格建成了。就此亲戚把家里的地皮利用得非常好,而我也有了第一个“建成作品”,那种感觉真的非常非常棒。
图 / 没找到完工图,施工图意思下
同样非常棒的还有每次出去旅游的时候,体验感拉满。别人是旅游,建筑学生是打卡。甚至不止是一些著名景点,建筑学的学习让我们对于光影、透视、流动空间等等美学要素非常敏感,出去玩的时候乐趣真是倍增。
我带着对象或者父母出游的时候,也喜欢给他们讲解。不仅是建筑,艺术品也能讲一些。
尽管建筑业是个辣鸡行业
不过生活毕竟不是由旅游、爱好、不要设计费的自建房组成的。话又回到本文的第一句,不是“建筑学是个好学科”这半句,而是“尽管建筑行业是个辣鸡行业”这半句。
现在有高中生在网上问高考志愿能不能报建筑大类的,一定百分之两百的同行都是声嘶力竭的劝退。其实大部分同行也并不是没有在读书时感到充实和快乐,但是残酷的现实是,人生只有五到八年可以在建筑学的象牙塔里,后面漫长的几十年都要面临日落西山的、产能地下的、工资配不上你付出的建筑行业,如果你没有跑路的话。
对建筑没有爱得那么彻底的年轻人,没有意外都考虑过或者正在考虑转行。好在,对于建筑大类的学生,转行并不算地狱难度。毕竟如前所述,在学校学到的那么多种技术,已经帮你发现了许多的可能性、踏出了许多的第一步。
建筑学带给我们的终身财富,是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文化艺术积累和审美的构建、是表现与表达、是吃苦耐劳、是短时学习能力。
这听起来很像对本专业工作的反讽,不过我是真心这样认为的,毕竟,看看人家同济建筑系都出了三个百大up主了。
我有各种朋友则已经成功转行摄影师、游戏TA或者策划、产品经理、码农。我的规划系同学更是有一大半在准备考公,包括offer4最近很受欢迎的gun同学。而且,他们考起来成功率确实不低。
我也有一段时间在思考转行问题,甚至想了三个可能的方向,比如说我曾经认证到约稿平台试着接插图,发现可以接到600一张。最终我还是没有彻底离开行业,但是即使真的转行了,建筑学教育带给我的依然是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有时候觉得建筑学院之于我约等于夏威夷之于柯南。(越级碰瓷了)
当然,看起来五花八门的技术也有着两面性。我们常说一万个小时的学习能让你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看起来建筑学什么都学了,但是这种浅尝辄止的学习自然是很难学成专精的。你最好让它成为你人生方向的敲门砖,然后花一些业余的时间去主动钻研某个领域。我的经验教训是,看起来大家都在忙设计课,课余都有丰富的生活,但是在长达五年的本科学习后,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裸泳的人痛心疾首地如是说)
最后打个小广告吧,因为正在offer4拍摄的某公司上班(没错就是BIAD),有一搭没一搭地更新了一些节目reaction,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小红薯找我玩,或者期待我的下一篇(手动狗头)
- END -
撰写:MARCH
编辑:小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走偏锋”(ID:jzpf011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