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C
#BG
2014-2019年:新疆大学 建筑学学士
2020-至今: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学硕士
#实习:
2017年:新疆某设计院
2018年:新疆某房地产实习
2022:北京某BIM公司 新媒体运营
2022:北京某区块链公司 元宇宙场景设计
2022:北京某游戏公司 海外广告投放
想成为有用又稀缺的人才
高考毕业后,表哥到我家里来(他当时在新疆大学土木专业),强烈推荐我学建筑学,说这是出来以后最挣钱,最有社会地位的工作。建筑学画一张图就可以拿一万多,最不行也得去土木专业,土木专业靠技术吃饭,不怕没工作,年轻时候吃点苦以后就可以当总工程师,管理整个项目,巴拉巴拉...
我将信将疑地翻开当时发行的《志愿报名指导书》,在新疆大学建筑学后面那一栏写着“紧缺人才“。一方面我听信了表哥的话,一方面觉得自己以后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才,这么紧缺人才,待遇又好的专业,我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后面看了一些网上的信息(当时基本上没有人劝退),发现建筑专业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绘画的基础。所以在知道自己被录取了以后,就开始简单地画一些东西,例如素描鸡蛋,然后画一些小房子,虽然画的很丑,但是当时是真的很期待自己能很好的适应这个专业,去好好学习这个专业。
开学以后,学长也会来教室为我们简述一些建筑学需要学好的理论课,如果要考研怎么准备等这些话,我记得记得学长说的两句话让我影响比较深刻:一是“建筑学是理论和艺术结合的专业,要提升艺术素养”二是“建筑行业虽然常被别人说是夕阳行业,但是待遇还是很丰厚的,进大设计院工资很高”。学长的这些话对于当时的我算是打了一针强效兴奋剂。
幸运的学生时代
我也来到了新疆大学,当时的学习情况算是中等水平,挂过高数、专业课。大二大三暑假也和同学一起报过西安的集训班,进行建筑素描、建筑软件学习,每天学12小时,会觉得很有收获。
对我影响最大的经历就是大五的时候去同济大学做交换生,在同济完成我的毕业设计,也算是人生高光时刻了。我很感谢当时带我的汪老师,现在也是如此感谢。因为这段经历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专业能力的不足。想要去大城市更深入的学习,萌生了考研的念头。(此刻对建筑学还是很热爱)。
图 / 谁没有在宿舍画图做模型过呢
图 / 在同济的日子
8年建筑学生生涯,我有三段建筑领域的实习,包括设计院、地产和现在的热点BIM公司。
2017年我在设计院只是负责小别墅平面图绘制、大项目平面填充这种简单工作。但是干到晚上10点,周末自行来加班是常事,就算是休息日,也要接一些工作的电话什么的。只是年轻的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2018年我进某某园房地产成本部实习,周末双休,福利待遇特别好,会发一些超市的卡,团建也很多,滑雪爬山啥都会带你去。只是经常要去工地,当时带上白色工地帽进工地,成就感满满,看着图纸挥挥手,简直就是宣传片里的工程师。
2022年,我去了北京一家BIM公司做新媒体运营,因为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外加领导当时特别好,会让我自由发挥产出一些有意思的视频以及BIM行业内文章。早9晚5,周末双休,整个状态都很轻松。
我按部就班地读研、实习。运气很好,在研究生阶段碰到了一位优秀的恩师,会根据我的能力帮我制定计划,在生活中对我的帮助也很大,经常会关心我在学业中是否遇到困难。如今转行没能从事建筑相关职业,我只是感觉很对不起导师的良苦用心,希望我能带着这份愧疚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拼搏,未来某一天能让导师为我感到骄傲吧。
此路不通就换下一条
读研时我问过一些毕业后直接工作的朋友同学,根据他们的描述,了解到行业现在虽然钱少,但是活还是很多的,设计周期变短却让设计师修改的频率更高了,我想着如果毕业只能干建筑,那就再实习阶段找点有意思的工作。
后面一段时间学校封校,我刷B站的时候发现blender软件可以做很多有意思的模型。因为也比较闲所以想学着做点好玩的东西,学了两三周,某天夜里想找找blender相关行业,就偶然搜到了元宇宙建筑师实习,然后当时感兴趣投了一下,因为有建筑学和blender基础,也算是顺利通过面试。
第三段实习也是因为疫情封在学校,闲的时候开始打起游戏,然后慢慢去了解游戏产业以及和游戏相关的职业。因为学了blender建模想着尝试走建模师的路线,但发现建模师工作所需的要求远远高于业余所学,那就试着要不干地编?学了两周UE4地编相关课程,投了下B站的地编,做完测试题就没有消息了...
此路不通就换下一条。我开始去了解游戏策划,游戏投放。策划需要你玩过很多年的游戏,对游戏的了解要相当专业才可以,我因为之前不怎么玩游戏,便觉得这个岗位不适合自己。那还有什么路子呢?之前我因为自己感兴趣断断续续学了2年营销相关的课程,但是一直处于感兴趣也没实际从事过相关行业。既然自己都感兴趣干了这么久也想破冰,那不如去试试。
因为是跨专业,我的简历基本石沉大海,为了丰富简历也让面试有话可聊,我在小红书,知乎去输出一些游戏投放行业内的知识,手游的测评,买游戏投放相关的书籍去读。最后也是通过不断地投简历,反复面试,最后成功跨进了自己想进的行业——海外游戏投放。
做结果导向的工作
建筑学的工作不是结果导向工,好坏基本上都是一两个人或者小部分人拍板决定的。所以很多时候基层工作不具有创新性,修改次数也多,只能通过不断的熬时长,拼改图次数,提升画图技能拼改图速度,但终究是有上限的。
但是游戏广告投放是结果导向或者说是市场导向的工作,它不会因为你的工作时长够多,受众就会喜欢你,也不会因为你投的东西多,受众就一定会看。所以钻研打磨的就是你对市场的理解,以及你对受众偏好的敏感度去不断测试不断训练,这你会一直感兴趣去揣摩用户的心理。这些东西都是比较灵活好玩的,你的价值是市场所赋予的,对我这种经常三分钟热度的人来说是一个好的选择。
现在我的日常工作分为两个部分:1.提广告素材需求 2.优化投放计划 。因为我们主要做的是休闲类游戏,类似消消乐,绘图这种,所以需要根据游戏的特点,以及市面上好的广告形式,提广告创意需求给设计师。
15秒的休闲游戏广告,分为3秒片头,9秒片中,3秒片尾,片头需要吸引用户,有耐心可以看下去,片中需要去展示游戏的一些特色,例如玩法,机制,画面等,片尾需要展示游戏图标,以及可以下载游戏的应用商店。例如画图游戏,片头可以用九宫格展示画图游戏内的9个动漫人物,加一些特效。片中可以演示画图的步骤,上色过程,加一些介绍玩法的口播,片尾口播“点击下载 一起试玩吧“然后展示游戏图标,游戏名称和应用商店。如果感兴趣的用户会点击链接去下载游戏。
第二部分是优化投放计划,根据google\tiktok\facebook\unity等投放平台的后台数据,看哪些广告的点击率高,转化率高,哪些广告的点击率低,但是转化率高,哪些地区的某一个广告数据跑的特别好,但在别的地区不行,然后分地区进行优化。例如东南亚地区A广告点击率高,但是转化率低,就可以分析是不是广告宣传与游戏玩法不太相符,替换玩法的部分,重新上架。或者北欧地区动漫人物相关的广告素材数据跑的特别好,但是游戏人物广告素材就不行,就可以考虑以后北欧地区的广告多用动漫人物宣传。
因为广告投放是市场导向的工作,需要你了解每个地区热门的元素,了解不同国家的一些文化,了解google\tiktok\facebook\unity投放平台特点。前期投放成本不是很高,所以前期你可以尽情发挥,去提各种类型的需求,比如真人口播,动漫人物,真人剧情向,纯玩法介绍等,慢慢提升你对市场的理解,对受众偏好的敏感度,揣摩用户的心理。工作还是很有意思的。
和建筑设计的差异在于广告投放创作周期短:可能需要你一周出四个创意,创意步骤比较简单,试错成本低,你看到市场上有一个广告突然火了,你就可以马上结合你的游戏试一试这个方向,如果不行就下架换方向继续试。但建筑设计方案可能需要你较长的时间的去推敲,去做调研然后创作方案,试错成本比较高,周期比较长,后期调整也比较繁琐。
如今的工作内容是我非常非常非常满意的,对我来说就和玩一样,是自己一直想干的。但是在工作时长上没有以前轻松,我在BIM公司实习5点下班,5点10分公司关灯锁门。游戏公司虽然明文规定晚上8点下班,但是基本上都不会走(因为9点打车报销),除了时长没有别的不满意的点。
干活
推荐一些学习游戏投放的资源
1、看手游的测评,刷平时弹出来的游戏广告
2、通过游戏广告分析案例去分析里面的素材
3、平时多关注游戏营销案例或游戏推广方式
4、手游公众号:游戏茶馆,游戏寿司,游戏行业报告,游戏脱落,手游那点事
5、投放公众号:广告从业者自习室,广告投放补习班,dataeye,不知道海外优化师是什么
6、知乎投放大佬:蓝夕
总的来说,这个行业目前学习的渠道并不多,我很希望能帮到想要转这个行业的人。大家一起交流,如果有想转这个行业的人,我会尽力去帮助他们入门。
毕竟学了八年设计
人生的路不是一个专业就能限定死的,我们终究是打工,那还不如选个自己喜欢的方向努力打工。建筑学能给这个职业带来的就是可以很装的跟别人说我学了“八年设计”。
如果还是在校的同学,可以去尝试接触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实习,通过实习了解下市场,再结合你的兴趣爱好你就知道该怎么选了;如果是工作或者即将毕业的人,还是不劝跑路,因为确实工作后跑路成本大,你需要利用工作之余去干另一份工作,但是是从0开始干,进去了也不一定是你想象中的样子。所以一定一定要了解好,去深入了解相关的行业信息,然后尝试输出一些知识。
加油吧,建筑学的学生是最不怕卷的。
- END -
撰稿:C
编辑:小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走偏锋”(ID:jzpf0118)。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