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简称“《纲要》”)正式对外公布。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随即发布了《“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众所周知,投资对建筑业发展影响巨大,面对当前复杂严峻、风高浪急的宏观形势,新发布的《纲要》和《实施方案》有哪些主要内容,对未来建筑业市场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笔者试着从背景、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供大家批评指正。
从短期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多发广发等形势,2022年(特别是第四季度)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11月份三驾马车持续降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调查失业率等同比表现均低于市场预期,我国社会经济形势严峻,需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表1 11月份主要经济数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总局和海关总署
从长远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平衡不确定性增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发展构成威胁,这些都会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我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品市场,超大规模性是中国经济最显著的特点,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扩大内需是应对国际局势深刻变化、满足人民需求和促进经济循环的重大战略选择。
《纲要》共11个方面、38条、22300余字,全面阐释了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规划背景,明确总体要求,提出政策举措。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纲要》规划背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扩大内需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实施扩大内需对满足人民需要、发挥市场优势、应对国际变化、促进经济循环等都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扩大内需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部分明确规划的总体要求。在明确扩大内需战略总的指导思想基础上,提出扩大内需的五大工作原则,设定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主要战略目标。
表2 扩大内需工作原则及“十四五”战略目标
第三部分提出八个方面政策举措。主要包括全面促进消费、优化投资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供给质量、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共同富裕和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等。
第四部分要求从党的领导、组织协调、政策协调和宣传引导四个方面做好实施保障。
图1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和纲要(2022-2035年)》总体结构
毫无疑问,《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发展的新形势,在新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应对全球复杂环境挑战、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结合对《纲要》主要内容的分析,笔者认为其至少会给中国建筑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三个层次的影响:
▌1. 宏观政策
与建筑行业具有较大关系的政策有三个方面:
(1)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纲要》提出,培育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严控中心城市规模无序扩张;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未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将明显产生两大变化:一是超大特大城市、强省会城市重点是提升城市功能,实施瘦身健体,与周边地区产业分工协作,带动发展,而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二是包括健全农户“三权”(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市场化退出机制等,鼓励推进以县城(特别是东部城镇化地区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
(2)经营性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纲要》提出要“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合理调节土地增值收益。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建设用地指标配给制度”,建设用地指标存在平均主义,以及做为鼓励中西部省份发展当地工业的工具,存在较大的不合理和供需错配问题,典型表现是:一线和部分东部热点城市人口流入较多、增长快,但建设用地受到严格控制,供给不足,三四线和一些西部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净流出,但土地供给过多、使用效率低。随着国家推进土地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我国中东部地区建设用地紧张程度将得到进一步缓解,适应新阶段的各类建设需求将会逐步释放,中东部建筑市场将迎来一波较快发展。
(3)加速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纲要》要求“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程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这是继今年4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后,国家再次以重磅文件的方式强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国家战略”,是我国未来扩大内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给建筑业市场带来发展的新生机。
▌2. 业务发展
《纲要》中与建筑业务相关的内容和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总体方向是高质量、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按业务领域大体可以分为房屋建筑、传统基建、新基建和其他新兴领域四个部分,具体如表2所示。
表3 典型建筑业务领域和方向
▌3. 公司治理
除上述两点外,《纲要》中关于“推动共同富裕”和“加强品牌建设”的相关内容,也将对建筑企业带来一定影响:
(1)共同富裕 :《纲要》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服务,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建筑企业要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报酬,坚持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2)品牌建设 :《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打造中国品牌。中国建筑业未来必定大踏步走向海外市场,因此建筑企业要不断增强品牌意识,在市场竞争、科学选择和自主培育中构建自己的商标品牌,自主品牌,实现品质发展。
审核丨杨亚庆
排版编辑丨刘小琴
本文作者张军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筑前沿”(ID:psd-0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