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条例将从2023年3月1日起实施。
条例共七章五十九条,涵盖包括居住类、产业类、设施类、公共空间类、区域综合类等5大类、12项更新内容。条例坚持民生优先,兼顾各方主体利益;明确实行“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等基本原则;明确先治理后更新、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加强既有建筑安全管理、严格城市风貌管控等9项基本要求;为推动本市城市更新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北京市人大:城市更新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立法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副主任、法制办新闻发言人王爱声同志就城市更新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立法情况进行发布。
王爱声表示,北京是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北京市的城市更新和城市更新立法同样重要,各方面高度关注,市民广泛参与。这部法规与老百姓的居住环境、生活品质紧密相关,也为在减量发展形势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在现行法律框架内破解现实难题提供顶层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制定条例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政府统筹、市场运作,明确多方面保障措施和政策支持;坚持民生优先,兼顾各方主体利益;把握好立法与改革的关系,为推动本市城市更新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条例共七章五十九条,主要内容如下:
条例总结固化现有工作机制,明确市人民政府统筹全市城市更新工作,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实施,市规划自然资源部门研究制定规划、土地政策等;区人民政府统筹推进、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城市更新工作;街道、乡镇组织实施辖区内街区更新;居(村)委会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作用。
条例明确通过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和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对资源和任务进行时空和区域统筹,引领项目实施;规定分类制定更新导则,明确更新导向、技术标准等要求,指导城市更新规范实施;明确更新项目应当依据控规和更新需要编制实施方案,符合相关要求的,可直接编制项目设计方案。
条例设定了城市更新物业权利人的范围及权利义务,确保市民和市场主体从“想参与”到“会参与”,让更新改造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更好体现民众所盼所愿;明确实施主体和实施单元统筹主体的确定规则和应承担的职责;明确实施方案的确定规则和执行要求;规定相邻权利人应当依法提供必要便利;明确街乡、居(村)委会通过社区议事厅等形式推进多元共治。
贯彻落实城市更新条例的有关举措安排
北京规资局:规划土地政策创新解读及后续工作计划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党组成员、总规划师石晓冬介绍了《条例》的起草背景及立法出发点,重点说明了规划土地政策的创新点,明确了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后续工作计划着力点。
城市更新是党和国家对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起草背景及立法出发点
规划土地政策创新点
●一是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引领
明确北京的城市更新工作应加强规划引领,首次提出“更新类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概念及要求,支持和保障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需求。
通过“必要附属设施不计”和“保民生增量全区统筹”两条建筑规模核算路径,激活各区建筑规模指标流量池,激发城市更新实施动力。
探索实施建筑用途转换和土地用途兼容,允许商业服务业类建筑用途之间相互转换、工业以及仓储类建筑转换为其他用途,解决实现城市功能过程中合理变更建筑和土地使用用途的需求。
完善国有建设用地配置方式,通过租赁、出让、先租后让、作价出资或者入股等有偿使用方式使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土地供应方式更加丰富和灵活多样。
对符合条件的更新项目,允许在五年内按照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进一步加大对发展新型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高精尖产业、文化产业、养老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的支持力度。
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剩余年期不足的,允许依法适当延长使用年限,有效地解决了更新中剩余年期不足的问题。
对无审批手续、审批手续不全或是现状与原审批不符的建筑,分情形予以处理,为存量建筑更新明确了实施路径。
通过完善消防技术标准和开展性能化设计,解决城市更新既有建筑改造难以满足现行标准的问题,统筹兼顾消防安全保障和改造技术标准合理,实现消防安全性能水平有效提升。
后续工作计划着力点
现在,立法层面主要解决了“敢用”的问题;后续,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牵头市级规划政策专班,会同更多的市级部门,针对上述8个方面,结合实践,持续通过立法的配套政策来系统解决“好用、会用”的问题,确保《条例》接得住,可实施,能落地。以实际行动深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近期,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开展《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规划土地政策的系列宣传解读工作,欢迎广大群众继续为北京的城市更新建言献策,通过打造开放性平台,携手共进,共同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THANKS FOR READING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北京市人大、广东合一城市更新研究院,图片影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BC建筑中心”(ID:CBC_201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