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才 | 20221230上海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工作主要举措

AI人才 | 20221230上海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工作主要举措

(一)出台重要产业及人才政策

“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成为新时代上海高质量做好人才工作的科学指南和强大动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上海不断加强人才工作战略谋划和政策创新,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让各类人才汇聚上海、扎根上海、干事创业、实现价值。

一是出台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政策:

1. 2017年11月,出台《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0年,实现人工智能重点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其中,智能驾驶产业规模达300亿元,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200亿元,智能硬件产业规模达200亿元,智能软件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智能核心芯片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应用于工业和消费电子的高端智能传感器实现产业化突破,填补国内空白。到2030年,人工智能总体发展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2. 2017年12月,出台《上海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项支持实施细则》。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有关要求,推进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加快人工智能产品市场推广应用。

3. 2018年9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上海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

围绕集聚高端人才、突破核心技术、推进示范应用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2条具体举措,具体包含人才建设、数据开放与应用、产业协同、产业布局、政府引导及投融服务的政策支持。在集聚高端人才方面,上海将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人才和核心团队纳入本市“人才高峰工程”,并以“一人一策”的方式,为人工智能人才在上海的创新创业、工作生活等提供保障措施,配置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事业发展平台。

4. 2019年7月,出台《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行为方案》。

上海将集聚最优资源,聚焦创新的活力、动力和能力,通过开展五方面专项行动,实施18项重点任务,到2021年,全力打响上海人工智能“一流创新生态”标志性品牌。根据《行动方案》,在3年的时间里,上海将充分激发各方创新活力,布局建设十大融合创新载体,部署十大全球领先创新应用场景。通过开展 4+X 融合创新载体建设专项行动,以国家级试验区、先导区为依托,重点发展张江、滨江、马桥、临港新片区4个产业集聚区,以及X个品牌特色载体。此外,《行动方案》还强调要全力提升创新能力,打造百家创新标杆企业,形成重点产业千亿产值规模。通过引源头活水,强创新激励,助创新流动,推创新规范,率先建立最适合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

5. 2020年10月,出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集聚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若干政策》。

支持关键技术源头创新。支持企业围绕人工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操作系统及基础软件、智能传感器等基础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攻关,对引领产业发展或取得颠覆性突破的项目,根据技术创新性和投资额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金支持。对于特别重大的项目,原则上可根据项目开展情况连续支持三年。支持建设开源深度学习平台。支持企业开发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开源框架,建设以深度学习框架为核心的开源开放平台,经认定的,给予研发费用50%的资金支持,最高3000万元,给予平台年度运营费用10%的资金支持,每年最高100万元。

6. 2022年8月,出台《临港新片区大力培育人工智能产业行动方案(2022-2025)》。

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集聚AI人才2万人到3万人,汇集企业500家,产业规模升至500亿元,成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国家人工智能产业重要集聚地。方案立足四个战略基点,清晰地描绘出临港新片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路线图”,强调要着力以技术突破、底座搭建和载体建设为侧重点,不断夯实核心基础能力;以工业软件、关键软件、行业软件和关键部件研制为发力点,加快关键系统(部件)研发突破;以智能网联汽车、服务机器人、交互终端、智能穿戴和无人机领域为突破点,持续做大高端智能终端规模;以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数字安全场景为关键点,不断扩大AI应用示范场景。

二是出台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人才政策:

1. 2018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上海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提出:

1)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人才高峰,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才和核心团队纳入本市人才高峰工程,配置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事业发展平台,完善工作体制和社会保障。

2)支持本地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合作开设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所,建立人才实训基地,提高应用型科技人才培养精准度。

3)加强本市人才相关政策的覆盖适用,集聚人工智能领域各类优秀人才。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选拨力度。

4)支持本市人工智能领域重点机构引进各类优秀人才,鼓励各区因地制宜、自主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在本区的生活、就业等保障举措。

5)设立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论证和评估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战略问题研究和重大决策咨询。

2. 2022年6月公布的《关于新时代上海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

产业人才是上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支撑,也是引领产业发展、培育产业新动能的核心驱动力。为持续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形成人才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着力建设高水平产业人才高地,高水平推进产业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实施意见》提出了实施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专项,旨在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创新活跃、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国际人才高地。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集聚10个以上国际顶尖人工智能团队,完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梯队建设,建成10个左右人才培养与实训机构;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国内外人才有效汇集和交流合作,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力争“十四五”末上海人工智能人才规模达到30万人。重点培养基础技术开发人才、应用赋能人才和行业治理人才。主要举措有加大人工智能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工智能学科设置;加大人才培育平台建设;壮大人工智能青年人才队伍;打造首席算法师核心队伍;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探索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完善人才研发基础环境建设;建设国际高端人才交流平台。

3. 2022年8月,上海发布《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

1)进一步优化人才落户政策,赋予临港新片区引进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重点扶持用人单位推荐权,建立和动态调整适应临港新片区发展需要的重点专业目录;

2)支持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根据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和发展实际,动态调整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推荐范围;

3)加强人才子女就学服务,完善相关保障机制;

4)提升人才管理工作政务服务效率,将“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服务人才范围从A类工作许可证扩大至B类;

5)提高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人才工作生活便利性,外籍人才凭永久居留身份证在临港新片区定点医院享受网上挂号预约医疗等服务;

6)完善海外人才服务体系,为重大项目建设紧缺急需海外人才提供出入境“绿色通道”服务;

7)定向优化临港新片区人才购房政策。

4.“海聚英才”,打造全球人才高地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全面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扩大“海聚英才”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大规模集聚海内外人才,加快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为此,上海开始打出“落户王牌”来推进人才战略的实施。

2020年9月,上海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发布《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将之前“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的政策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即该4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此次落户范围的扩大,被认为是上海实行积极人才战略的一个信号。

2020年11月,上海连续发布了《关于优化本市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政策的通知》《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并从当年12月1日开始,施行更宽松的“居转户”政策,以及引进人才、留学回国人员申办常住户口的政策。

2022年6月,根据《2022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办法》,在沪各研究所、各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应届硕士毕业生,无需“打分”,符合基本条件就可直接落户。

2022年6月,上海市人才办发布2022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九大行动,此次出台的政策举措包括:

1)优化应届高校毕业生落户政策,调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办上海户籍评分办法,进一步优化在五个新城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落户政策;

2)优化留学人员和国内人才引进落户政策,毕业于世界排名前100名院校的留学人员,全职来沪工作满6个月后可申办落户,其中世界排名前50名学校的留学人员,全职来沪工作后即可直接申办落户;

3)创新外籍人才引留举措,《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快速申请机制,参与抗疫科研攻关的外籍科研人员可直接办理;

4)缓解人才安居困难,2022年全市新增人才安居租赁房源2.5万套。此次发布的政策还涉及减轻人才企业房租、税费负担,加大金融支持,促进科技产业创新等方面。

5. 实施“上海产业菁英”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

“上海产业菁英”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是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新时代上海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和本市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总体部署,聚焦重点领域加快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产业化能力的产业高层次人才。以产业化项目为载体,面向各类企业选拔产业化创新成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团队成长性好、市场认可度高的国内创新创业人才。

“上海产业菁英”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产业领军人才,要在本领域具有较强的团队组织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在优化企业体制机制方面有重大改革创新,并经市场检验,对推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取得重大贡献;或在核心技术开发、创新成果产业化中有重大成果,在解决关键“卡脖子”技术难题中取得重大成就;或在本行业中技能拔尖、技艺精湛,在基础制造、传统企业升级、新技术新工艺推广中取得重大突破。第二类是产业青年英才,需要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在重点产业领域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在产业领域具有市场敏感性、机遇把握能力强,有独到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成功的经营管理模式,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或在产业领域取得较突出的创新成果,为推动产业发展作出一定贡献,一般应当取得博士学位;或在本行业中掌握关键技术、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一般应在国际或国内重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

6. 助力复工复产的人才特殊支持举措

为进一步促进本市复工复产,发挥人才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上海市出台了《关于助力复工复产实施人才特殊支持举措的通知》,从“政策创新突破”和“服务保障提升”两方面实施一系列助力复工复产的人才特殊支持举措,其中包括要全力落实更加有力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行动。

一是积极营造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环境。《通知》明确,2022年7月-2023年6月,人才引进相关政策中涉及“平均工资”的事项,仍维持现有基数标准作为参考水平;针对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留学回国人员,取消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要求,全职来本市工作后即可直接落户,毕业于世界排名51-100名的,全职来本市工作并缴纳社保满6个月后可申办落户。此外,针对用人单位因受疫情影响未按期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最迟于2022年年底前补缴的情形,《通知》明确,完成补缴后在办理人才引进相关业务时不受影响。在经办服务方面,《通知》提出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于复工复产的重点企业人才以及国(境)外名校留学人员等,在申办人才引进相关业务时优先办理;针对疫情管控等特殊情况,继续实施“书面材料暂缓递交、线上流程正常办理”的支持措施。

二是全力落实更加有力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行动。《通知》明确,今明两年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普通管理岗位人员和通用性较强的初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主要向高校毕业生倾斜;2022届院校毕业生可在年底前回院校参加技能等级认定并按规定享受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三是充分发挥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作用。《通知》指出,本市将进一步加大上海市人力资源服务“伯乐”奖励计划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猎头机构加强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选聘以及对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人才的支持。推出一批公益性人力资源免费服务项目,推行“告知承诺”服务模式。

7. 发布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专项

目标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创新活泼、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国际人才高地,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集聚10个以上的国际顶尖人工智能团队,完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梯队建设,建成10个左右人才培养与实训机构,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国内外人才有效汇集和交流合作,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力争“十四五”末上海人工智能人才规模达到30万人。

一是加大人工智能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围绕智能芯片、类脑智能、认知智能、量子智能、下一代机器学习、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二是完善人工智能学科设置。支持在沪高校承担“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增设人工智能博士、说是相关学科目录和方向,加大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招生力度。鼓励有条件的高效建立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或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中心,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创新,多渠道培养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人才。

三是加大人才培育平台建设。“十四五”期间,聚焦人工智能专业技术培训、行业标准制定以及推广、知识产权保护及市场化交易等相关行业及工作领域,开展人工智能紧缺急需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新增5家以上的全市人工智能重点领域继续教育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机构。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专业共建等方式,对企业设立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或院士专家服务中心,给子专项资助。

四是壮大人工智能青年人才队伍。建设面向全球的人工智能青年科学家信息服务平合,拓展AI 青年科学家联盟影响力,打响“A班生”品牌。推动本市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青年科学家团队在沪创业发展。鼓励建设各类开发者社区,定期支持举办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黑客松、嘉年华等活动,持续吸引青年开发者来沪,培育开放的极客文化。

五是打造首席算法师核心队伍。面向城市数字化转型,培养和选树一批精通人工智能算法和行业业务知识、牵头推动算法应用实践、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首席算法师队伍,发挥国有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构建枢纽型核心算法应用团队,形成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

六是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人才评价体系。突破学历、年限等条件限制,形成人工智能高级职称评定绿色通道长效机制,建立完善人工智能中、高级职称评定机制,到“十四五” 末,力争全市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和具备行业发展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行业高级专家人才达到 500名、中级业务骨干人才达到1000名。探索建立人工智能领域职业评价标准,积极争取国家人工智能职业资格评价试点,积极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试点,推动相关职业资格国际互认。

七是探索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以人工智能领城为试点,推动相关高校、科研院所探索制度创新,以双聘等灵活聘用方式吸引企业优秀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完差人才学术、产业双向流动制度,搭建人工智能领域教师挂职锻炼、产学研合作等工程能力训练平合,为高端人才提供宽松多元的发展空间。

八是完善人才研发基础环境建设。聚焦海外人才、高端人才来沪后技术研发相关需求痛点,支持鼓励高校和公共资源开放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公共服务平合建设,加快推动政府及公共领域数据向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开放,持续推进交通、医疗、教育等行业的市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为人工智能人才集聚和干事创业提供有效支撑。

九是建设国际高端人才交流平台。推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顶尖科学家大会、浦江论坛等国际性会议跨越发展,进一步打造国际人工智能综合性品牌盛会,持续发挥大会平合的资源集聚和对接功能,提升人工智能“上海高地”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吸引高端人才来沪发展。深化国内外合作交流,组织和引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会议,办好2024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 (IJCAT)。


(二)推动重要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平台建设


高质量发展项目落地实施、产业投资项目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各类人才发展平台项目建设等,为吸引、集聚、培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1. 加快重要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建设

1)“滴水湖AI创新港”。项目将有超过40个人工智能产业重点项目签约入驻,合计投资额超过300亿元,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可带动集聚相关专业人才约5000名,不仅覆盖智能芯片、自动驾驶、机器人、算力算法、数字孪生等多个热门领域,而且涉及多家细分赛道内领军企业,包括图形引擎头部企业Unity中国、粒界科技等,自动驾驶知名企业商汤绝影、云骥智行等,汽车电子领军企业延电科技、华翔翼锐等,以及AI芯片头部企业沐曦、韦尔、芯砺、芯启源、鸿钧微等。

2)上海工业智能中心将承载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标杆性载体的核心功能,对接引入上海交大、大零号湾等科技创新资源,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创业生活,致力于引领区域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系统、智能传感器、智能新硬件等“四智”产业集聚,提高产城融合度和功能复合度,带动营造园区科创氛围,最终建成以“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特色、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研发中心和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的集成样板间。

3)张江人工智能岛(AIsland)位于张江科学城中区,是由张江集团负责开发运营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聚集地。是国内首个“5G+AI”全场景应用示范园区;上海市首批“AI+园区”试点应用场景;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产业标杆。目前,岛上有21幢建筑,31个智慧未来的应用场景,已实现5G全网络覆盖。

当前,张江人工智能岛集聚了IBM研发总部、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英飞凌大中华区总部、Ada Health等跨国企业巨头,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等科研院所,云从科技、小蚁科技、汇纳科技、黑瞳科技等“独角兽”企业。以及刚刚开启的张江创业工坊@AIsland。未来将有8000位人工智能研发工程师和科学家在这里工作。

张江将以张江人工智能岛为主轴,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VR/AR等数字产业项目加快在张江中区集聚,将技术和应用扩散至整个张江科学城,与其他产业交叉融合,力争建成中国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与体现人工智能最新技术、最高水平的应用示范区。

2. 加强人工智能平台建设

搭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围绕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重点应用和数据支撑等建立联合实验室或创新中心;鼓励企事业单位或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人工智能算法开源平台和数据训练平台。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两站一基地”(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对各类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数据支撑平台、创新创业基地和工作站等,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把对人工智能企业的项目支持和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相结合;在联合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中心等载体建设过程中,增加人员指标要求;对人才基地建设过程中,给与相应项目支持的配套,形成政策聚焦。以下是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搭建的部分重点平台:

1)基础研究平台: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上海人工智能算法研究院、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上海期智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处理器研究中心、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2)十大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视觉计算(上海依图)、营销智能(明略科技)、基础软硬件(华为)、 普惠金融(中国平安)、视频感知(海康威视)、智能供应链(京东)、图像感知(旷视)、安全大脑(360)、智慧教育(好未来)、智能家居(小米)。

3)技术开发转化平台:上海白玉兰开源开放研究院、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

4)重大算力服务平台:阿里云华东智能算力中心@金山、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产业基地@松江、商汤科技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平台@临港。

5)上海人工智能服务对接平台: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青年AI科学家联盟、张江人工智能赋能中心、红杉数字智能产业孵化中心。

(三)改革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工作机制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破解人才紧缺困局

《关于新时代上海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自主培养产业人才,加大产业人才供给,培育产业亟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上海在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中创新培养模式,鼓励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在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人才培训。

2022年3月,上海人社部门主动牵头,联合人工智能头部企业深兰科技搭建了上海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实训中心,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人才紧缺的问题。此次人社部门和深兰科技搭建的上海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实训中心有诸多功能和创新模式。首先,具有完整的培育链路。实训中心将会通过校企合作课程研发、教、授,行业交流研讨会与技能体验,形成从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创新项目孵化到就业创业的完整培育链路。其次,将软硬结合、理论实践双结合。中心还能够提供从人工智能算法教学到人工智能软硬件项目实现的全过程。另外,将科研成果反哺。在运营期间将不断优化算法研究方向及课件更新,并结合深兰科技在CVPR、ICCV、ECCV、IEEE等国际顶级赛事上夺得40多项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等算法领域的世界冠军科研成果反哺中心。

2. 搭建国际一流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吸引国际化高端人才

吸引和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搭建事业发展平台。“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要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和交叉学科协同创新中心,发起人工智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通过自主研发创新与外部合作模式,为人工智能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吸引和集聚全世界优秀人工智能人才进行伟大创造。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为世界人工智能发展搭建一个顶级交流平台的同时,也吸引全球行业人工智能人才参会落“沪”。顶尖专家集聚赋能,历届大会参会的学界大咖、领军企业家、国际组织负责人超过2000名,其中图灵奖得主14名、诺贝尔奖得主6名、国内外院士258名,国际科技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投资机构负责人超过200名;带动一批重大创新机构、产业项目落户,如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白玉兰开源平台等。多元人才创新活跃,AI青年科学家联盟打造“A班生”品牌,汇聚20余名顶尖AI学术及创业新星;WAIC开发者生态辐射超过100万名开发者。得益于这些国际一流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的搭建,上海也在吸引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多位国际知名人工智能专家落沪发展。上海人工智能百家重点企业创始人近半数有海外经历,形成兼具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群体。

3. 打破传统体制机制约束,创新人才评价制度

一是开通人工智能专业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和“绿色通道”,打破原有的职称申报的学历、资历等限制,构建以能力、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海外留学归国的高层次人才以及民营企业高端人才符合条件即可申报高级职称。这项政策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对于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有直接帮助。二是首次组建工程系列人工智能专业专业评委会,建立人工智能产业中高级职称评审体系,完善具有人工智能专业特色的人才评价标准。


(四)加大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资源投入

1. 实施人工智能研发人员和优秀团队奖励政策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上海对人工智能重点企业的研发人员和优秀团队实施奖励;按照企业及个人贡献、岗位性质等给予相应奖励;人工智能研发人员个人奖励最高50万元。针对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扩大现有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人员及核心团队奖励政策范围,对人工智能重点企业研发人员依照纳税情况,按照比例给与返还。

2. 设立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奖项

上海设立国际人工智能贡献奖,对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海内外顶尖人才,通过直接评选方式,授予相应荣誉称号,并给与相应奖励。依托全球人工智能高校联盟等在沪人工智能相关国际组织,通过募资等方式,设立国际人工智能贡献奖,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颁奖;一方面扩大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吸引顶级人工智能人才来沪。

3. 深化资源汇聚融合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完成首轮资金募集,设置“上海AI会客厅”,与上交所共建“科创板AI产业工作站”,打造人才、科技、产业、资本等各类要素联通、对接、整合的“一站式”平台。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青年AI科学家联盟等行业组织成立,张江人工智能赋能中心、红杉数字智能产业孵化中心等正式启用,为行业发展凝聚合力,打造服务对接平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ID:saia2021)。大作社经授权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