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与狠活——设计院的薪酬预发机制

落后与狠活——设计院的薪酬预发机制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事情:设计师到了年底,不但没有拿到年终奖,反而倒欠公司几万块钱的事情,而这一切都是拜设计院的“薪酬预发机制”所赐。其实底层设计师们苦这种机制久矣!今天就来深扒一下这种“邪恶”的机制!
薪酬预发机制到底是谁发明的,不得而知。但网上可查的开始时间是上个世纪90年代,距今已经30多年,像《勘察设计收费标准》那样落后(虽然各地方陆续出台了自己的收费标准,但效果一般般)。然而这种落后的薪酬制度仍然被大多数设计院所采用,你说落不落后
为什么设计院的管理者们不愿意放弃这种薪酬制度,采用更先进的薪酬激励政策呢?这其实是有原因的。薪酬预发制度对于设计院的管理者来说是制胜法宝,对于设计师们来说是落后与狠活,这种薪酬制度可以将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设计院的管理者手中。
一、设计师们要怀着感恩的心去工作,这可是薪酬预发,顾名思义就是你还没干活呢我先给你把钱发了。能获得这种“美名”领导们当然是十万个愿意了。
二、利润归公司、风险与广大设计师一起承担。对于轻资产的设计院来说,最大的经营成本当然是设计人员。很多设计院也不知道当年到底能接多少项目,这种薪酬制度反正是年底算总账,风险由广大设计人员一同承担。
三、主动权完全在领导手中。劳动合同给你很低的基本工资,其他收入一律不明确写进劳动合同。每个月再给你发几千块的预发薪酬,最后年底一起算总账。然而年终奖一直是笔糊涂账,每位设计师具体拿多少基本由领导说了算,就算你干的多,领导也可以以设计费没有回款为由不给你发。项目少的时候更不用说了,年底一算,你还要把平时预发的工资还给公司,这个时候领导又掌握了主动权,大笔一挥,算了不用还了,以后好好干,你还得感恩戴德地一顿谢领导。
四、可以轻松让员工自己离职。设计院一旦项目不饱和,那么就只给员工开两三千的基本工资,还美其名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样持续几个月,为了养家糊口,就会有一大批员工主动辞职,也不用N+1劳动赔,真是绝了然而有没有人想过:项目不饱和或者回款不好,难道不是导层力不不应该裁领导吗,而实际受伤的总是底层设计人员!
综上所述,薪酬预发机制对设计院管理者来说真是一件“制胜法宝”,而对底层设计人员绝对是一种“狠活”。都21世纪了,广大设计师们必须认清这总薪酬机制的本质,一起抵制这种“狠活”。
说了这么多,那么有没有一种先进一些的薪酬制度适应设计院呢?目前有一些比较好的设计院开始实行年薪+绩效的方式,笔者认为还是不错的。还有的设计院已经实行员工持股了,至于效果还有待后期观察。

(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土木功成”作者:大成子146(ID:tumuzatanb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