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好转后,设计院好像更完蛋了…

经济好转后,设计院好像更完蛋了…

编辑|还是叫XX吧

图源|网络


2022年,经济是真难,以我所在的杭州为例,全年GDP增长仅1.5%,这还是统计局骚操作下的结果,各行各业都扑街,消费更是一言难尽。

本就是行业寒冬的设计院,更是惨得一批,欠薪的、裁员的还有直接关门大吉的。

好在去年年底,政策放开,2023年各地政府摩拳擦掌,准备提振经济,浙江省开年就组团出海抢订单。

前几天又印发了《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打算每年投入一万亿用来提振经济。

具体方案将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强基、交通强省、清洁能源保供、水网提升安澜、城镇有机更新、农业农村优先、文化旅游融合、民生设施等九大领域展开。

看上去经济马上就要好转了,大量的基建项目将要上马,设计院的春天就要到了?

我看未必,部分设计院的日子恐怕会更不好过!

年前工科就业交流群里发布了一则某新能源车企招聘电气工程师的信息,负责人亲自下场捞人,给的年薪是30-70万,对应6-8岗。

招聘主要面向有电气设计经验的工程师,社招为主,当时就有不少群友表示很感兴趣,后期也有工作7~10年的画图主力投递简历。

最终的招聘结果我没问,但从咨询的情况来看,原先被认为是设计院中被压榨主力的中年画图匠也都起了跳槽的心思

虽说干越久,转行的沉没成本就越高,但相比于一年不如一年的设计行业,蒸蒸日上,四处圈地造车的新能源企业确实更吸引人。

也许前几年大家还在观望,可这都已经开出大几十万年薪下场抢人了,中年画图匠也动心啊!

要知道设计院最大的成本是人工,通过扁平化管理的模式,形成了极少数领导和大批量画图匠的管理架构。

这虽然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但也导致大量人才积压。

大多数中年画图匠,有技术,有经验,但却一直干着一线生产的活,领着大头兵的工资。

技术大牛在各项工程建设已经标准化、规范化的设计院里很难得到尊重。

可要是去了人才紧缺的新能源行业呢?

活多钱多,人少岗位多,上升空间大,技术得到尊重,收入也有保障,对于大部分痴迷技术的工程师而言,是很好的出路。

更不要说复苏时,拉动经济的一定是风口上的增量行业,而不是快要扑街的夕阳产业。

现在的新能源就像20年前的房地产,发展中偶有挫折,但站起来后只会跑得更远。

纵使浙江省万亿投资计划意味着大量基建项目上马,但看看这些钱流向的行业,就清楚哪些会在未来蓬勃发展。

当然,前文所述的9个方向有部分是ZZ任务,真正火热的行业还是得由市场决定,政府最多起个引导作用。

随着经济复苏,新兴行业开始下场抢人,经历了几年低谷的中年画图匠大概率也会把持不住,选择转行。

到时,各大设计院生产人员青黄不接,行情虽好,却没人画图,行业下行时期培养的大批市场人才还能拿得起专业吗?


再换个角度。

以光伏产业为例,设备厂商的毛利率大部分在20-30%之间,龙头企业的营收几百亿。

相关建设工程的毛利率大概在10%左右,净利率能超过国债就阿弥陀佛了,当然搞工程的,灰色收入也多,侵蚀了部分利润,这个不展开说和普通人无关。

设计院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一环,能挣到的钱有,但真的有限。

产业链下游的设计院,与其等着上游溢出些利润,在工地苦苦挣扎,为何不直接跑路利润更为丰厚的上游,同样努力下,挣钱却更为轻松。

当然,从这个角度讲,设计行业的日子再熬一熬,最差的日子也就过去了,熬过了YQ,再熬过人才流失的阵痛,设计院还是会迎来一波春天的。

至于春天的长短,得看设计院所属的行业,电力、能源、水利、交通、工业、车辆行业的或许会久一些,建筑恐怕就很短暂了。

最后,做个小总结。

我认为站在当下时点,经济复苏是必然,新兴行业增长快过社会平均增速也是必然,行业相关的设计人员跳槽利润更为丰厚的上游是更好的选择。

而由于人才流失,本就效益不佳的设计院或许吃不到复苏阶段的完整红利,但等人才短板补齐,相关行业设计院还是会迎来一波有限的增长。

对于当下设计院的从业人员而言,走出去,机遇大过风险,只是需要跳出舒适圈,从头开始;

留下来,熬过去,日子会比现在更好过,说不定也能走到设计院中性价比不错的岗位!

以上,祝大家事业有成、年入百万,公司上市时,不要忘记我!

-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还是叫XX吧”(ID:Armstrong_xx)。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