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裁员了80%

新城裁员了80%

      对于新城控股动作不断,每年都要来个一两次的组织架构调整,大家几乎都快审美疲劳了。内部员工对于新城的这种频繁变动,更是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
      最苦的板块,少不了新城控股的商业板块,也就是原来的新城商开(2021年年底商业和住宅整体合并)。根据新城多位离职和在职的员工透露,新城商开条线在这两年前前后后,断断续续进行了多轮裁员,累计裁掉了约80%的员工,这个数据甚至还有点保守。商业板块的裁员凶猛,有的处理得非常粗暴,导致很多人对前公司失去了基础的好感。
      原新城商业板块下的裁员,确实要比住宅板块的要猛得多。大规模的裁员背后,是新城商开业务隐藏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目前难以得到解决。
      跟万达、龙湖类似,新城商业广场也是以住宅反哺商业,商业部分自持,商业靠租金和经营贷滚动的模式。但是新城的商业,却有一些先天的问题,那就是选址不是太好,目前新城的商业广场里面,布局三四线的项目居多。有内部员工透露,新城位置较差的商业盒子,占了总比例的约30%还多。
      在三四线项目住宅销售目前存在普遍困难的情况下,新城商业的住宅部分,销售也陷入了极大的困难,很多项目一个月现金流只有几百万,严重不足以支撑商业的开发和运营(少于一千万都难搞)。住宅部分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去支撑商业部分的开发和运营。
      虽然新城的商业,帮公司在近几月担保融资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了新城保命的护身符,但是商业的待遇确实不咋地。

      目前集团的态度,是回款都极端归集到集团使用了,项目上的资金举步维艰,很多商业项目因此而停工了。 这样的项目很多,比如武汉蔡甸项目、比如湖南永州项目、常德项目、乌鲁木齐项目,都因为资金问题而导致商业项目的施工陷入停工。这些项目,只能去求政府开绿灯把预售资金提前放出来,或者直接躺平不动工,毕竟开发出来短期来看运营大概率也是亏钱。
      这些项目,大多位于贵州、云南、广西、湖南等省的能级不太高的县或者地级市,掉铺率极高。很多商业目前经营出现了困难,大批项目为了提高出租率,采用了低价招商,外场商业直接低价引入内场的模式,有点像是只顾短期利益,饮鸩止渴了。本身这些项目位置就不好,租金收入就不算高,再降价招租恶果严重。
     之前新城商开这些项目拿地之初,都是高比例的商业自持,换得在拿地价格上的优惠。商业后期运营如果比较好,每个月的租金能够产生不错的现金流,还能去办理经营贷,实现项目的正向循环。目前新城商开的项目,大部分的项目都是住宅销售困难,商铺出租率低,经营贷又无法办理,陷入了持续的负反馈之中。
      所以,新城原商开体系之下的员工,被大比例的裁员也在情理之中了,毕竟项目确实不需要这么多人了。公司缺钱,能省就省一点吧。
      想想经历了四年多时间,才成功上岸的万达,新城商开明显还面临一大堆严重的问题待解决,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很可能是要拖累整个新城控股的。唯一的出路,可能是商业走Reits模式了,不过目前这个路不太好走,远水也解不了近渴。
      玩重资产项目,技艺又不精的,很多都躺下了,不知道新城是不是下一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猫哥观地产”作者:猫哥观(ID:maogeguandicha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